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初探

2015-10-21 17:10董晓东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

董晓东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工程工安全管理创新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

1 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够

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很多,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企业不重视安全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客观因素。随着建筑企业的增多,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不断的压缩成本,在建设中过分重视建筑质量与成本控制,而忽略了安全管理,对于安全管理不愿意投入或投入极少,总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管理者对于安全管理不重视,只重视经济建设,对于一些新兴的中小企业甚至没有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不能发挥作用,安全事故频发。

1.2 施工安全管理不完备

建筑施工分包制是建筑业最为普遍的作业模式,这就会有很多弊端存在于其中。施工面范围不明确,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各个施工单位互相推卸责任。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些大型的建筑單位把整个工程承包下来,为了经济利益,他们又把一些工程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恰恰这些单位都是没有资质的小承包队。施工设备不专业、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受到利益的驱使,施工中许多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也不到位、安全管理没有专人负责、安全管理负责人玩忽职守,没有把安全管理落实到位,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以上问题最终导致了建筑施工事故频发,施工工作进度和安全生产毫无保障。

1.3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一直较为薄弱。在的建筑企业的施工队伍中,大多数属于零时组建的队伍,其人员大多数又来自于农村,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远远不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不熟悉、不知晓。甚至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此也缺乏了解。

施工人员一般是农民组成,这些人文化素质比较低,又没有经过比较正规的岗前培训,他们没有什么安全意识,所以这其中建筑安全隐患比较大。另外,因为没有专业培训,出现安全事故,他们没有系统化、专业化的救护措施,将直接危及生命安全。

1.4 职能部门监管不力

作为人们群众的公务员,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需要负起施工安全监管的责任。建筑施工安全也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责任机制,真正将监管工作落实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看到,职能部门不但缺乏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而且在事故发生后,为了推脱责任而故意瞒报或者虚报,进而达到掩盖事实真相的目的,这种做法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没有丝毫益处。

2 建筑工程工安全管理创新措施

2.1 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随着建筑业发展,越来越多建设单位认识到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保证安全文明施工资金合理投入既可使施工得到安全保障,又可改善施工现场面貌,同时还能为自己带来更大利益。比如,在房地产业,合理投入安全文明施工资金可保障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工程施工协调有序,保证了施工环境,以良好形象去面对前来参观潜在客户可争取更多客户。而且还可使得客户感觉到公司管理规范,进而使公司品牌得到宣传,获得长远利益。

2.2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我国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中,始终提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负责项目安全的领导和员工都要认真负责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在对项目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时务必要根据当时的施工条件、特点和施工方法进行安全隐患的预测,一旦发现不当之处,务必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纠正,并引以为戒。对现场的工作人员务必要进行相对全面和详细的安全技术了解,一定要让每一位现场的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其次,由于天气季节的变化,不同的施工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安全隐患,例如气温或者天气等因素,因此施工单位要应对不同的条件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确保每一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教育目的。

2.3 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在于企业,企业管理是实行安全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员工要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意识的培养,施工企业要不断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形成全新的管理约束和激励机制。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建筑的安全重视程度的提升成为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在不断完善,传统的成本、质量、工期管理体系已经发生了改变,成为成本、质量、工期、环境和健康的管理体系。建筑施工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相应要求,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创新和发展。第二,要加强劳动安全预评价体系的建设。建筑施工企业建设项目劳动安全预评价体系,是各种建设项目工作发展的必经程序,也是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从本质上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水平,从源头上对治理事故进行管理,建立劳动安全预评价体系的建设是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2.4 完善管理体系

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对于很多施工方来说,有没有完善的体系对安全进行管理是无关紧要的,因此要求每个项目的施工方制定一套适合本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必须的。以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为指导,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管理人员的智力以及参考以往项目的建设经验,从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2.5 设立责任分担制度

针对建设方、监理方容易忽视安全问题的情况制定一项安全责任分担制度。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参与管理的最主要人员是施工方,建设方和监理方对于施工安全的管理是少之又少。因此可以制定这样一个制度,把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分到建设方和监理方,让三方一同对项目的施工安全进行管理,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三方的安全意识,更好的进行安全管理。

2.6 加强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在施工中采取有效地安全技术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轻安全事故发生的伤害程度,进行安全生产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适当的加大安全管理上的资金及技术资源,针对项目本身存在的特点及施工技术上的安全隐患进行技术改进,不定期的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对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项目进行重点防护。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将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可以提高作业人员的积极性,也使得安全施工中的费用投入得到回报。

3.7 加强培训,持证上岗

上岗前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是及其必要的,在培训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在现在的中小型建设项目中,很多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培训的,同时也是无证上岗,因此对于他们的培训是必须的。对于有岗位证书及安全意识较高的人员可以优先录用,这样可以提高现场作业人员学习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对他们培训,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懂得建设施工的安全知识,让他们不断的掌握专业技能,确保自己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安全进行施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能够如期完成。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在施工前做出有效的方案,认真分析施工环节,加强施工现场的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永涛.浅议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建筑科学,2012,(10).

[2] 田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12).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