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015-10-21 17:10李斯佩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技术要点混凝土施工

李斯佩

【摘 要】市政路桥工程建设是改善人们生活的重要工程,是交通工程的重要設施。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材料的选择和技术的管理是保证施工项目高质量完成的前提。为了人们出行的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问题以及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保障市政路桥工程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技术要点;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是影响城市的政府形象和市貌市容关键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混凝土市政路桥工程。以下就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提高市政路桥工程的质量。

一、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在市政路桥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导致市政路桥垮塌的事故屡见不鲜。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笔者认为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收缩易变形。普通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也将发生收缩变化。然而,收缩容易导致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会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实际施工中,普通混凝土很容易结硬,结硬之后,混凝土中的水分子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变形也较大,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流失快,内部损失慢,就产生了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

2、抗拉力不强。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碎石或卵石、砂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材料。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但是水泥、石子和砂石是易脆性的材料,抗拉力不强,当混凝土受拉或受弯,在很小的拉应力下就会开裂。

3、耐久性较弱。耐久性曾被认为是普通混凝土的优点,随着普遍的应用后问题的出现,以及科研力的增强,发现了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并不强,反而较弱。耐久性包括三个方面:

(1)抗渗性,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普通混凝土的抗渗性还是非常强的;(2)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的环境中,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的完整性的能力。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很弱,当气温在零度以下时,混凝土中膨胀力加大,混凝土强度降低,就会出现裂缝;(3)抗侵蚀性,指在酸、碱、盐等环境中对水泥石的侵蚀所表现出现的免疫力。随着环境的恶化,再加上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容易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从而减弱了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

4、弹性不好。由于普通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性,虽然抗压强度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7.5~60MPa之间,当掺入高效减水剂和掺合料时,强度可达100MPa 以上。但是它的弹性不好,没有能屈能伸的品性,好比一个大丈夫只能拔剑而起,却不能忍辱负重。所以,在市政路桥面的荷载量非常大且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荷载力不能驱散分匀,这样就导致某一个构件不堪重力,最终产生裂缝。

二、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1、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混凝土制备技术要点。道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制备应结合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及坍落度。通常的坍落度适宜维持在80~100mm左右。此外要保障混凝土凝固时间维持在7小时左右,含气量不高于2%。混凝土选择时要注意水泥必须为硅酸盐类,其强度级别和生产批号必须保持一致。外加剂通常使用高效减水剂,并选取适宜的品牌"水泥特性以及配合的比例,避免混凝土出现坍落度的降低。掺合料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需要注意其活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其颗粒将混凝土紧密充填起来,增强混凝土的致密性。为增强混凝土整体的强度以及可塑性,可加入一定量细度在二级以上的粉煤灰材料。在混凝土制备的过程中应该保持配合比和原材料的一致性,严格遵照试验所分析出的配合比制备混凝土物料,严禁原料配比的随意性,此外对于搅拌时间以及混凝土水灰比也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并根据实际的气候情况不时检测砂石中的含水率,以做到更加准确的用水量调节。对混凝土浇筑外观造成影响的因素还包括骨料,骨料在选取时要注意其颜色必须保持一致"杂物量低于 5%"含泥量不能超过 1%"碎石的强度必须足够,所以在混凝土制备时应该均匀调配砂石,统一混凝土骨料,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2、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要点。在施工现场依据混凝土模板结构,开展浇筑工作。混凝土的钢筋绑扎以及模板设计与制作都必须遵循相关的严格规范,模板工程是整个浇筑施工的核心,决定着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通常使用的模板都是按照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设计定做而成,大多数模板为一次性使用。混凝土是一种多孔物质,吸水能力比较强,通常吸水后容易发生颜色变化,吸水率的差异也会引起颜色差别,容易给人不洁净的视觉感受。混凝土在油污、酸雨、阳光等条件下也十分容易遭到破坏,影响其表面洁净程度,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问题将更加突出和恶化。为确保混凝土市政路桥表面的外观,呈现出整体自然的视觉效果,应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喷涂透明保护材料是保护混凝土表面的不错选择。

3、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后期修补及养护工作。(1)路桥面的修补。混凝土养护工作虽然避免了浇筑后的一部分问题,然而鉴于可能出现的混凝土模板漏浆的情况,引起了混凝土表面出现砂带、孔眼等瑕疵,所以修补工作也必不可少。主要的修补方式为拆模后迅速清除市政路桥表面的砂浆,并用强度以及品种一致的材料修补缺陷。当水泥浆体完全硬化后,利用细砂纸将混凝土表面打磨光洁,再用水清洗干净使得整体颜色一致。对于大面积的露石、露筋等情况,基本上是因为配比不合适,搅拌振捣不充分而引起的。所以应对上述情况时,必须按其深度除去混凝土薄弱层,并清理突出的石块颗粒,再用高压力水进行混凝土表面冲洗,最后使用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2)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最常见问题为表面失水引起的色差与开裂,严重影响了市政路桥面的耐久性和整体质量,因此混凝土硬化时必须加强养护和管理工作。在混凝土模板拆除完成后,其表面通常要利用遮盖物以实现养护,塑料薄膜是最为常用的覆盖材料,避免使用草包草垫等材料,以防止产生混凝土表面的黄色污染。

结束语

市政路桥工程建设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于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但有效提高市政路桥工程的质量,也满足了人们出行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蓝少洪.如何加强城市道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1

[2]李军.加强城市道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1

[3]黄木良.浅谈道桥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2011

猜你喜欢
技术要点混凝土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