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法在水工隧洞施工中的应用

2015-10-21 17:10田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田琳

【摘要】本文应用"新奥法"原理,在水工隧洞施工中结合实际的地形、地质与水文地质

条件,进行控制开挖。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不良地质洞段水工隧洞的设计与施工经验,包

括:(1)查明开挖后的地质情况,是凿通不良地质洞段的基础;(2)短进尺、少扰动,分

部开挖及时支护以及治塌先治水等,是確保施工安全的主要措施;(3)不良地质洞段因岩

体破碎,围岩稳定性差,为了确保工期,采用开挖后及时组织衬砌,即是常用的施工安全

措施。

【关键词】水工隧洞 新奥法 设计施工经验

1 工程概况

文山市小河尾水库位于我市西部薄竹山东麓坝心乡的小平坝自然村, 距文山城43.8km,其中:文平线二级油路文山至新开田21.0km,新开田至坝心四级(下限)混凝土路18.0km,乡村公路4.8km,交通快捷。

水库坝址地理坐标东经103°59′30″,北纬23°23′22″,坝址海拔高程1985.0m。属红河流域泸江水系盘龙河一级支流暮底河发源地,是州内目前已建海拔最高的水库之一。

小河尾水库主要枢纽工程:拦河坝为埋石混凝土双曲拱坝, 坝高35.6m, 挑流消能,总库容398.9万m3;输水隧洞全长671.089m, 无压, 进口设1×1m铸铁检修、工作闸门各一道;输水干渠长1.2km。小河尾水库坝址以上控制径流面积8.2km2,外引区径流面积35.1km2。经现场量测, 外引流区有0.5m3/s的水量常年补给,年供水量达1500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 兼顾乡村人畜饮水等综合利用,具有中转功能的小(一)型水库,因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效益显著。

2005年3月小河尾水库开工建设,本人作为建设单位的主要专业技术骨干,参与完成该项目的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

2007年3月31日大坝封顶标志着主体工程完工,主要建设内容:拦河坝埋石混凝土浇筑11000m3,输水隧洞长671.089m,干渠1.2km,至马塘集镇Ф250mm供水主管12.4 km ,总投资1460万元。2007年5月10日文山市委、市人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下闸蓄水仪式,自下闸蓄水验收投入试运行以来,特别是在2010年百年不遇的抗旱减灾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水库居高临下、水源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工程初期运用效益显著。

2 工程地质

芭蕉箐组(D1b)地层,分布于库区大部,为库盆主要地层。灰色、浅灰色、深灰色、紫红色及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及硅质岩,呈互层状岩层单层厚3~10cm,地层厚500~1000m。与奥陶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工程区因受文山至马塘北西向构造断裂的影响,派生发育岩羊坡、小平坝至所支弯F2断裂,走向280~300°,断裂面倾角40~43°,断层破碎带见糜棱岩,破碎岩,钙泥质充填胶结。具压扭性,为逆断层,沿小河尾水库尾输水隧洞出口通过。断层破碎带宽20~30m。

派生发育所作底至陡舍坡F3断裂与F2断裂近似平行,地表偶见断层崖,为正断层,断裂面倾角约78°,断层破碎带见断层角砾岩,角砾岩间钙质充填胶结紧密。

小河尾水库输水隧洞长671.089m,根据开挖揭示的地层岩性:因受F2 、F3构造断裂的影响,全洞为全风化至强风化白云岩、泥岩、泥灰岩、泥质粉砂岩,地层岩性十分复杂。强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呈薄层互层状,层厚10~40cm,棕红、黄、灰黑色粘土状,可见风化残余碎块0.5~3cm;强风化泥灰岩,呈灰色、灰白色薄层状、碎石土状,碎石块径1~7cm棱角状,碎块间被粘土冲填,碎块岩性含方解石。

3 "新奥法"原理在不良地质洞段施工中的应用

小河尾水库输水隧洞为芭蕉箐组(D1b)地层,岩层倾角∠13~15°,缓倾角软质岩层间结合差、节理、裂隙较发育、岩土物质结构较松散,开挖后的毛洞稳定较差,若遇地下水时则以上特点表现更为突出。本工程隧洞围岩类别多为Ⅳ~Ⅴ类,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坍塌。对不良地质洞段的处理,隧洞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目前,国内水工隧洞支护设计常用两种方法:一是传统的支护设计方法,即围岩松动荷载全部由支护结构承担;二是"新奥法"即依靠测量数据来分析、预测并划分地基地质条件,允许围岩尽可能大的屈服,以采用轻型的临时支护来完成初期支护,并根据量测数据确定二次支护时间,使岩体的初期屈服终止,以防止强度的损失,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围岩承载能力的目的。

小断面水工隧洞开挖后,洞室围岩应力会重新调整分布,沿洞壁形成岩体松动圈(塌落拱理论),松动圈的范围与岩体强度及开挖洞径等因素密切相关,且洞壁围岩从变形到松动失稳破坏有一个时间差。此时,加强监测,认真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初期临时支护设计方案,使支护结构紧贴围岩,保护和加固围岩,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共同支撑承担松动圈荷载,达到洞室围岩稳定的目的。

小河尾水库水工隧洞施工,我们结合实际的地形、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新奥法"原理,进行控制开挖。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水工隧洞不良地质洞段的设计与施工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查明开挖后的地质情况,是凿通不良地质洞段的基础

水工隧洞施工的关键是确定围岩类别,而围岩类别确定的依据是监控量测信息资料。采用现场监控量测信息指导施工,通过对隧洞施工中量测数据信息分析,对开挖面的地质观测进行预测、预报和反馈,并根据已建立的监控量测信息资料,结合实际地形,分析不良地质构造的位置、边界、组成、特性及对工程的影响,并通过常规计算和工程类比,提出相应的水工隧洞施工方法、断面开挖步骤、顺序和初期支护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开挖后加强监测和根据经验调整开挖方案和支护设计参数,是凿通不良地质洞段的基础。

3.2短进尺、少扰动、分部开挖及时支护

不良地质洞段岩体破碎,特别是地层岩性交界处,围岩稳定性差,一般不宜强爆破作业,宜小药量弱爆破,小断面宜人工开挖辅以机械出渣,以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进尺宜控制在0.8~1.2m以下,开挖后及时支护往往是保证围岩稳定的关键。实践证明,对不良地质洞段,短进尺、少拢动、分部开挖及时支护,是确保施工安全的主要措施。

4 结语

对缓倾角软质岩段,围岩稳定性较差的水工隧洞设计、施工中采用"新奥法",能够使隧洞掘进开挖比较安全,可节省建材、降低资源消耗、节约投资,并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加快进度,实现投资、工期目标控制。

我市小河尾水库输水隧洞,因全洞为全风化至强风化白云岩、泥岩、泥灰岩、泥质粉砂岩,地层岩性十分复杂,其实施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做到:

a. 少扰动,尽量采用小药量弱爆破结合人工开挖(小断面机械无法发挥作用),人工开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频次、扰动强度,小药量弱爆破减少扰动持续时间和扰动范围。

b. 早支护,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有承载能力。

c. 勤量测,在施工过中,对围岩周边位移加强监控监测,及时分析反馈修正支护设计参数,指导施工或改变施工支护衬砌方法。

我市小河尾水库输水隧洞施工,因措施、方法得当,工程竣工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确保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保证了工期。

参考文献

[1] 张述毕、胡传安等. 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技术论述 . 云南水力发电,2010(3):100~104.

[2] 张传茂、张宝忠等. 小断面长隧洞施工技术研究. 云南水力发电,2010(3):156~160.

[3] 曹永平. 简介新塘房水电站引水隧洞塌方的几种处理方法. 云南水利水电,2009(1):45~4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