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

2015-10-21 17:10杨吉林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研究

杨吉林

摘要:本文将对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国内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农业发展水平得以提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农村饮水、耕地灌溉问题而修筑的田间工程、小型水库、抗旱水源项目、塘坝、水窖以及水井以及蓄水池等工程,与农田作业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当前农业发展形势下,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

1.1工程项目建设滞后、盲目

随着农业发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个体意识提高,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只顾个人农作物的灌溉,对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屑一顾。据调查显示,国内很多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已经趋于老化,加之维护修理不到位,多存在着严重的渗漏水现象,水资源浪费严重。值得一提的是山区农村小(二)型以下塘坝的数量非常多,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以致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滞后。随着新农业政策的不断落实,各地为响应号召,盲目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意义不大,甚至只能作为摆设。此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工程规划建设则由村民做主,缺乏统一的技术方案作为指导,因工程项目规划建设随意性较大而导致该工程项目难见成效。比如,忽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水源年际变化问题,在建设管理及维修过程中,没有长远的打算,只顾眼下有水用即可,以致于工程丰水期受水灾、枯水期受旱灾。

1.2工程老化,安全问题凸显

据调查发现,国内现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的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健全,加之常年失修,很多设施基本已经严重老化。以水庫为例,目前国内小(1)、(2)型多为病险(Ⅲ类)水库,散浸、浪坎以及输水闸难以启闭问题非常普遍;渠系不断萎缩,有效灌溉面积呈逐年减少之势。同时,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运行恶化,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安全管理问题。比如,泵站运行能耗高,尤其是机电站相对设备磨损严重,甚至带病运行,近乎瘫痪;病险小塘堰、小水库等,地处村庄上游位置,落差相对较大,一旦汛期来临,则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水资源利用率低,损失严重,尤其是小型灌区衬砌率相对较低,多为土渠结构,长期失修状态下难免会出现冒、滴、跑、漏等现象,因严重损失而导致供需矛盾加剧。有些沟渠,因长期失修、淤塞损毁,导致过流断面急剧缩小,加之排水不畅,以致于灌排不及时,灌不进、排不出。

1.3资金问题成为重大桎梏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财力依然比较紧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发展。十八大以后,虽然新农村建设方案已经提到了记事日程上,而且国家也加大了农村水利项目建设扶持力度,但是帮得了一时却帮不了一世,往往工程建设开启容易运维管理难。尤其是广大农村山区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虽然水利部2008年有《关于进一步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通知》,但因为工程规模小、点多面广分散,很难立项,也就很难享受专项补助资金,在应用和管理过程中依然因为资金问题而搁浅。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措施

基于以上对当前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管理,确保我国农村水利建设以及农业快速发展,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科学规划,完善管理审批机制

针对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滞后、盲目性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在工程建设之初深入实地调研,进行科学规划,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审批机制。首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进行科学的规划,避免盲目跟风现象发生。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需进行合理规划,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以后,再进行施工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规范性、可行性。建成的水利设施的投用以后,认真遵循水利体制改革方针,责权利明确,充分发挥村集体的重要作用,让他们自治、自主应用和管理。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度,将水利设施应用、维护和管理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个人。同时,还可以利用乡规民约,也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利用。其次,完善和健全管理审批机制。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审批机制,对投资进行计算,建立评价管理体系。实践中,对于农村的小泵站、蓄水池等基础工程,应当一视同仁。同时还要采用多种形式的灌溉技术手段,设计水利技术方案,通过对比选择,降低成本造价。就水利工程建设审批问题而言,权力可下放到县、乡级,这样便于农民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审批。

2.2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做好引导工作

针对目前国内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已经老化,以及存在的安全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有效解决,必须有政府及相关部门带头,引导农民自力更生,才能做好利用和管理工作。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引导并非政府主导,具体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政府不能亲自组织,也不能全面规划,而是应当尊重和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建什么、如何建以及劳力如何出和工程建成以后如何运行管理,都由拟建工程所在地的人民群众说了算;传统模式下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成一个工程,政府及相关部门就会背上债务,而广大农民也会因此而背下劳务。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应当进行深刻的反思,立足实际,摸索解决新办法。比如,以政府引导为切入点,具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由广大人民群众民主决定,在规划建设以及日后的运维管理过程中,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以此来建立和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新机制。

2.3拓展投资渠道

针对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不断拓展投资渠道,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扩大专项资金规模。目前应当借助新农村、农业发展新政策,扩大我国广大农村市场以及拉动内需的契机,不断扩大财政专项投入规模。在此过程中,建议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从试点建设逐渐推广为全面建设,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第二,充分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在农村干旱山区,水利发展至关重要,应该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重点放在农民积极性高、需求迫切、反映强烈、受益最直接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维修项目上,严格程序,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实现申报一个,完成一个,受益一片的目标。

第三,加大政策性信贷帮扶实施力度。不断拓宽广大农户小额贷款以及联保贷款覆盖范围,地方政府部门同时还要给予一定的贴息扶持,将贷款条件适当放宽协,以此来有效满足农户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信贷需求。

结语:十八大以来,国内农业发展迅速,粮食增产以及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新形势下,虽然在组织农民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探索出新出路,但是具体工作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就能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走向正轨。

参考文献:

[1]王虹; 余金凤.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05).

[2]徐荣才.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03).

[3]王秋凤; 宋兵.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02).

猜你喜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筑高校学生温馨之巢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