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危险点及其控制

2015-10-21 17:10孙立宁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电力线路对策

孙立宁

【摘要】在线路施工中,危险点具有不固定性,变化比较大。作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工作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本文探讨了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危险点探索;对策

电力线路施工不同于变电施工,电力线路施工就有较强的工作流动性,没有相对固定的周边场所和环境,并且工作人员在高空中的作业比较多,工作难度较高,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分成几个工作小组来完成,因此,工作地点和人员相对比较分散。电力线路施工不像变电施工一样,工作环境较为固定,安全防范措施也比较成熟,在各个环节都有安全把关。而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则没有变电施工的优势,电力线路在进行施工之前,要进行仔细的现场查勘,针对施工现场不同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并需要自己负责实施。在线路施工中,危险点具有不固定性,变化比较大。作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工作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危险点预控的概念

所谓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动作等。危险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诱发职业病;二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质,如转机无安全罩,与人体接触造成伤害;三是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技术或工艺规定,随心所欲地作业。

危险点预控法,是对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点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的方法。它要求各级领导和职工群众对电力生产中的每项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机械设备、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超前分析和查找可能产生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危险点--不安全因素,再根据有关规章制度,研究制定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危险点具有客观实在性、潜在性、复杂多变性、可知可预防性,作业危险点的产生是伴随着生产实践活动而生成、伴随特殊的天气变化而生成、伴随生产设备制造缺陷而生成、因维修和检验不善而生成、冒险违章作业直接生成。

二、运用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法进行送电线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送电线路施工与维护中的危险源和危险点是真实客观存在的,都具有着隐蔽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同时也是可以事先预知和事先防控的,运用危险点分析与防控方法,将针对于安全风险的危险分析工作提前到送电线路的施工之前,可以有效的避免施工设计及具体施工中,因为各种影响因素考虑不够全面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较为经济的实现送电线路的安全施工,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的实处,切实的做到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在送电线路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中运用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方法,可以提高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对危险点的认识,克服施工中的侥幸心理和不规则施工作业,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保护能力,从心理认识角度有效的减少施工人员因为随意性、盲目性较大的不自觉的各种行为引发的违章作业,可以有效的弥补现场施工人员由于业务不精,或者是操作流程不够熟悉等个人技能素质问题所引发安全事故的不足,确保送电线路施工作业中的人身安全以及設备安全,将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施工作业中危险点控制的要求

1、提出施工中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是对现行工作票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加强。提出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工作票中安全措施的不足之处,满足施工作业中动态变化的要求。

2、在电力线路施工作业中,为了更好的控制危险因素,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应该对线路施工作业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做到明确和熟悉,并对危险因素控制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好严密的安全措施,提高线路施工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3、班组在制定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时,其控制措施要根据线路施工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结合安规中的内容,确保危险因素控制措施的可行性。

4、线路施工作业中的危险点因素控制措施要确保认真的执行和落实,防止出现走过场、形式化。相关管理人员就需要认真履行好自身的安全职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四、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危险点控制措施

1、在进行线路施工作业的前三天,要将事先制定好的安全防范措施、施工方案以及技术措施等内容下发到作业人员的手中,作业人员要提前学习和制定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2、工作负责人应该在在班前会上,结合当天的电力施工作业点、工作内容和精神状态等进行强调,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点,并对作业人员宣讲在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同时,还应该在班后会总结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分析控制措施中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3、在进行施工作业之前,工作负责人要向全体施工人员交代工作票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并讲解施工作业中危险点的控制措施,要求全体作业人员确定无疑之后,并签字。

4、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标准化作业书中的内容进行规范性的作业。相关的监督人员要做好监督的工作,对每一项施工作业进行安全措施检查,发现施工人员存在有违章时,要及时的纠正。

5、在施工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要及时纠正。工作结束后,要及时的进行总结指导,不断完善安全控制措施,为下次施工作业积累经验。

6、落实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的方法来强化安全管理

对于送电线路施工中的静态的危险点要进行彻底的根除,在土石方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基面的放坡不够或者是基面附近存在危石,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消除危险点严格的落实施工工具、机械设备进场前的安全管理,对于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的落实持证上岗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作业过程中,对于机械工具和机械设备的带病作业以及施工人员的无证上岗等,进行严格的查处,对于存在刹车失灵、接地不良等缺陷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等,要求施工人员立即停止对其的使用,在进行严格的维修之后经由安全管理人员确定其可以符合安全施工标准,才可以再行使用。

对于送电线路施工中无法消除的危险点要进行远离规避,可在施工现场增设警示牌、加装防护围栏等,在危险点的的附近设置合理安全的范围,将与施工作业无关的人员严格限制在该范围之外。在送电线路架设以及铁塔的设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大量的高空作业,为了保证施工作业的正常开展,高空作业的危险点很大程度上是无法采用远离规避方法的,这就需要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帽要科学佩戴、安全绳还设置正确等。在施工作业中的动态的危险点因其具有随机性和隐蔽性,在很大程度上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是内外环境的改变才可能出现,对于这类的危险点要进行施工前的重点的分析与预测,对施工人员就这些动态危险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教育,使施工程序进展中能提前预测这些危险点,并能做到防控措施及时有效的落实。针对施工过程中各种危险源和危险点,施工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施工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各级人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制,签订相关的安全管理的责任书,去全面应对施工中动态、静态、可远离和不可远离的危险点的分析与预控。

综上所述,在送电线路施工中存在诸多危险点,但是因其具有可知可预见性,因此,只要施工单位做好危险点预控工作,切实做好危险点的防护措施,危险点也将不再具有威胁性。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在安全第一的条件下,才能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电网建设,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周治芬.浅谈10kV配电线路施工管理及造价控制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2)

[2]林宗锋.浅谈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5(20)

[3]熊朝阳,刘隽,刘巍.电力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用电.2015(09)

[4]罗永吉.送电线路施工质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20)

猜你喜欢
电力线路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依托型输电线路专用接地线的研制
论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安全控制
电力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