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与未来

2015-10-21 17:10张南奎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管理工作质量

张南奎

【摘要】改革開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作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其施工进度和质量逐渐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入手,探讨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字】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发展方向

建筑工程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生活提高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突显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工程设计问题、专业化问题、系统化问题以及质量上的问题。解决这些,需要从建筑工程管理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从工程项目立项开始,就对规划、设计、施工及竣工等全工程进行合理化的监督引导,包括投资管理、人员安排、进度把控、风险评估、质量检测、合同规范、设备采购与维护、物资采购与分配、施工监理等等,涉及到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部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让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因此,建筑工程管理能否做好,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能否顺利推进,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目前,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收尾阶段,要充分考虑到地质、水源、居民、噪音等等影响。同时,对天气的考虑也是一方面,当地天气的变化,不仅影响到在工程设计时的建筑物强度、防水等性能,也影响到一些精密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施工进度的快慢与否。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和地震带地区,还需要考虑台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些地标性的建筑,还需要考虑实际的使用,如江苏省中医院、中共南京市委党校等必须考虑到人文、医疗等环境方面影响。环境因素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不仅要考虑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在工程完成之后对当地环境的持续影响也需要纳入考虑之内,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而人为因素,一般是工人技术、施工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水平、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而技术方案、检测方法和使用工艺会对实际施工过程造成影响,施工方法不当,不仅在补修的时候浪费投资资金,也会拖慢施工进度,甚至影响最后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管理制度对于管理机制的选择和规章制度的制定,则对工人技术和施工方法有着间接的影响。完善的管理人员组织,能够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监督,而完整严谨的管理制度,能够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制度的缺失导致资金的流失。

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用地上,对迁移百姓和当地政府的债务问题;在企业参与上,对施工单位、业主相关责任人的选择、管理问题,也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一部分。如果不做好这些管理工作,极易发生群众上路阻挠工程施工、政府反映强烈甚至工程进度滞后的严重后果。

2,建筑工程管理的未来

环境方面的因素,一般要从相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划上入手。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就需要对当地的地貌、环境进行严格详细的考察,并对建筑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论证。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不赶夜工、不乱排污水、不乱弃废料、不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下施工,不仅要保证周边环境的和谐,也需要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资金、造价的管理上,要重视核算工作,完善核算体系,定期对工程的投入进行核算。在材料、设备等招投标活动中,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运用科学合理的评标方法,保证价格符合市场规律,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在交货时,要对材料、设备进行抽检和检测,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避免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情况的发生。从原料上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在人员选择、管理上,首先就要规划好管理人员组织和资金投入,聘请高素质、重信誉的管理人才和团队参与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来,保证对整个建筑工程流程做到全覆盖、全监督。另外,对于施工人员要定期进行安全宣讲和技术培训,监督施工人员做好安全工作,如正确佩戴安全帽、使用电梯、操作机械设备等,对安全带、安全网的质量、损坏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并更换,杜绝"因事小而不为、不见"情况的发生。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杜绝"凑合着用"情况的发生。另外,对于从业人员生活安排加大重视,保证饮食安全和健康,定期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和了解,对从业人员的日常行为作出规章规范,保证内部的团结与和谐。

在工程施工、验收上,项目的负责人需要全程入驻并监督,及时处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情况,调节好百姓、政府和施工人员等各方面的关系,对于出现的问题,要责任到人、到位。不仅施工单位要重视管理工作,业主单位同样要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去。业主单位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告知施工单位,并要求及时解决。如责任人长期不出现在施工现场,遗留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各方矛盾越演越烈等等,业主单位可以通过发送工作函的方式进行要求和提醒,甚至通过扣除保证金或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同时,通过招标等形式引入监理单位,配合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对整体工程进度进行把控,做好每个阶段的工程验收工作,保证分项工作的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

在相关法规、行政上,需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敦促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依据相关法律,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施工单位、个人进行行政处罚。相关质检部门,要积极对市场的材料、设备进行抽检,并对不合格的企业、产品进行通报和处罚,从材料环节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政府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要求,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而让建筑工程管理有法可依,从政策上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工作,牵涉的企业、单位和个人较多,涉及的领域较广。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重视管理工作,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不仅有利于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和质量合格,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雪琴,李晓薇.浅谈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9(02):90-91.

[2]姚若远.浅谈如何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 2007(23):148-149.

[3]吴涛.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门窗. 2012(07):31.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管理工作质量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施工企业项目招标管理浅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