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化模式下的住宅全周期研究

2015-10-21 17:10邱文斌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邱文斌

摘要:介绍了全周期住宅理论,分析了我国目前住宅建筑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引进住宅产业化理论,以住宅全周期为主线,分析了住宅产业化模式下的住宅开发、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使用后处理过程中的变革,构筑了理想的住宅方式,坚定了推行住宅产业化的信心。

关键词:寿命周期;住宅全周期;住宅全周期理论;住宅产业化

引言:全周期住宅不是人类建造活动的一个结果和一个物质实体,而是有机循环持续发展的一个系统。以"住宅全周期理论"为指导,首先,要求从环境的角度考虑住宅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对环境和消费者的影响,符合能源消耗最少、资源最佳利用、环境负荷最小等原则;其次,要从使用功能的角度,考虑住宅的适应性、可变性,包括住宅物质性变化(物质结构老化、设备老化等)和功能性变化(由于家庭生命周期的變化而引起的住宅面积、空间等不适应的情况)的要求,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住户的需求;最后,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住宅从材料构件的生产、运输、建造、日常运行、维护直至拆除的各个阶段所发生的能耗成本及产生的效益。

一、传统住宅全周期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住宅建设一直采用投资者出资或者房地产商投资开发,由建筑设计院设计,建筑公司承担施工建设,最后出售或出租给用户的方式,很少涉及住宅的交付后使用阶段,这种方式中间环节过多、分工过细,效率低下,各建筑主体只顾自身利益,相互之间缺少协调合作,从而存在着很多不利于住宅健康持续发展的因素。

(1)住宅设计、施工环节和消费需求脱节,相互之间缺少动态反馈。住宅未能按照市场规律以住宅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平面布局、功能空间不能最大限度满足住宅需要,建筑产品低效率使用,无形中浪费严重。

(2)建筑设计标准化低,模数化、标准化、定型化落后,住宅设计随意性很大,不能满足通用性要求,加上建筑设计市场管理不完善,致使许多不合理的设计付诸实施。

(3)住宅建筑施工一直采用现场施工的方式,工作环境差,现场手工操作多、湿作业多、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质量不容易得到保证,成本高,损失浪费严重,易发生质量安全等事故。

(4)住宅建筑材料与制品的种类和数量不多,材料(散料)多,而由该材料生产出的制品少,尤其是定型化、规格化的制品更少,且大多数制品层次较低,在产品性能和价格等方面不能满足需要。

(5)住宅使用过程中耗能严重,需要高耗能的设备运转才能达到一定的舒适度要求;住宅质量缺少保障,使用维护中缺少规范指导,随意性大,存在维护性破坏,使得住宅使用周期短,浪费严重。

二、住宅产业化下的住宅全周期思考

住宅产业化是以住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成型的住宅建筑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住宅部品为基础,以科学的组织和现代化的管理为手段,以"住宅全周期理论"为指导,通过将住宅生产全过程的开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住宅的生产、供给、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住宅产业化将改变各住宅建筑主体孤立发展、缺少联系和协作的分散工作状态,引领一场新的住宅建筑方式改革,即产业化住宅模式下的住宅全周期建筑方式,住宅建筑的开发、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使用后处理都将发生巨大的变革,以达到住宅建筑全周期的高效性,符合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要求。

1住宅建筑开发的变革

住宅建筑开发将更加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它的业务范围不再局限于项目开发前期调研、项目立项、土地使用权取得、项目规划、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和房地产经营等程序,要深入到住宅全周期的其它过程:包括组织住宅的标准化、工业化设计,指导产业化住宅的原材料和建筑部品供应,协调施工现场的装配化施工作业,负责住宅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以及住宅使用后的处理等,住宅开发在整个住宅周期中起组织领导作用,并实行终身责任制,把住宅开发作为一项事业和责任来完成,同时也将获得更大的企业竞争力和商业利润。

2住宅建筑设计的变革

住宅产业化的标准化设计和工业化生产,要求制定相关的"模数化"设计规范和技术指导,改变以往随意性的住宅建筑设计方式,提高住宅的通用性,达到设计、施工、装修、材料供应和部品生产的协调统一;要求制定《住宅产业化设计资料集》,丰富和完善《住宅部品推荐目录》,指导和规范住宅建筑设计,保证住宅产业化的顺利进行。

住宅产业化的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以及部品化供应,使住宅产品具有较大的可复制性,因此住宅建筑设计的重心应从单体设计转向群体规划设计和整体环境设计,以提高住区的环境和品质,并结合地域气候环境特征和地方文化传统,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地域性建筑,继承和发展多元化的住宅形式。引进汽车制造业的相关经验和技术,通过个性化设计,在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上满足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提高住宅的品质。此外,诸如行为心理、领域感和场所感,以及城市文脉设计等也是住宅设计关注的内容。

3住宅建筑施工的变革

住宅产业化将改变以往现场手工操作多、湿作业多、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采用高度机械化的现场施工方式,并组织严格的上岗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劳动力素质和建筑施工技能,使之科学熟练地掌握现场的各种机械设备,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现场装配式施工。

住宅原材料将实行工业化生产、部品化和集约化供应,从源头上保障住宅质量。为方便原材料供应及减少住宅的碳排放,要求建立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原材料生产和供应基地,尽量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减少空间运输需求。此外,还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原材料的运输供应和现场的施工顺序,使原材料供应与现场施工工序紧密连接,提高工作面使用效率,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影响。

三、结语

住宅产业化模式下的住宅全周期,经历了从住宅的开发、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到使用后处理的一系列变革,通过全周期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优化设计、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的分析介绍,展现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住宅模式。当前社会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要求我们在追求生产效率最高化的同时考虑消费经济,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完成住宅建筑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如何更好地使用好住宅,达到住宅的适度消费和高效消费;同时着眼于如何更好地延长住宅的使用周期和住宅的使用后处理,达到住宅的生态节能。

住宅产业化模式下的住宅全周期,作为一种新的系统设计观,很好地满足了住宅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作为新一代建筑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推进住宅产业化模式下住宅全周期的发展,在满足消费者经济性和舒适性要求的同时,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住宅产业,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甄兰平,邰惠鑫.面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学,2003(3):56-57.

[2]高宇波.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可持续住宅研究[J].建筑学报,2008(11):44-46.

[3]李忠富.住宅产业化论:住宅产业化的经济、技术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曹震宇.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建筑设计模式探讨[C].第一届中国绿色建筑青年论坛论文集.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27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