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管道工程建设的通病和防治措施

2015-10-21 17:10丁伯香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通病防治对策

丁伯香

摘要:近些年,自来水资源的枯竭现象比较明显,这给人们的用水带来严重的问题,可见自来水的重要程度比较突出。从自来水利用的工程中可以看出,自来水需要根据水管网络来实现输送和利用,因此,提升自来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是保证自来水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自来水管道;通病;防治对策

随着地下水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自来水自然成为人们主要的洁净水源,而自来水管道则担负起运送这些自来水的责任。为更好地解决城镇用水问题,一般需建立自来水管道网。实践证明,自来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自来水的供水功能。现对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两方面存在的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

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一定的测量放样,以确保管道施工路线的合理性、经济性;同时在施工前还要注意控制管道的轴线以及其标高的大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管道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影响到供水质量。另外,各个阀门、法兰、预留口以及各个连接点处的施工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施工质量控制内容。在此对这几个施工内容中的常见质量通病即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1、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放样以及管道轴线、标高控制。由于配套管线利用道路水准点或道路中心线交装的特点,施工单位测量、复核意识不够,往往贪图便利,利用道路的临时水准点或道路中心线(雨污水管位)与各已成型的基层基准面,进行施工高程与轴线放样,且未定期对临时水准点进行复核,致使高程与轴线控制存在偏差。为了防治这一问题,在施工中应当由专业的勘察单位进行测量放样,并确定正确的临时准水点。明确必须根据临时水准点与道路中心线进行测量放样,并定期进行复核,做好记录。为避免出现多重累计偏差,在管道标高与轴线的测量放样过程中,不得以雨污水管位与各基层的相对距离、高差进行测量放样。为确保管道安装时管顶标高的准确性,安管期间管顶标高必须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与允许偏差的控制。

2、预留口与割接点位置的施工。预留口与割接点位置未按设计图纸施工到位,造成后续管道施工时需挖除新建道路路面、人行道与绿化带。割接点位置虽按设计图施工到位,但割接点位置的现状管道材质与设计图中所标注的不相符,且未及时向建设单位与设计部门反映情况,致使局部管道未进行改造,造成供水安全隐患。这一问题的防治措施为:预留口位置必须以道路中心线为基准,按设计图纸施工到位,且保证在新建道路外侧1m以上。若因征地拆迁不到位等其它原因影响,导致预留口无法按设计图纸施工到位,则必须及时上报联系单位并按签证意见实施。割接点位置现状管道材质与设计图纸中所标注的不相符,则必须及时上报联系单位并按签证意见实施。

3、各类管配件法兰部位螺栓连接。管配件法兰部位的安装是决定自来水管道出水口是否会发生渗漏现象的关键,很多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中都忽视了管配件的法兰连接问题,往往只将螺栓安装上去,而忽视了橡胶垫片的正确安装,使得法兰部位并不能得到完整的密封,导致渗漏发生。这一问题的防治措施为:首先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提高其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正确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的重要性。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将施工质量的责任落实到人。并加大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力度,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责令更改。在管道工程完成后进行试压试验之前,要重新检查管道各个阀门或法兰的连接情况。并将所有的未安装阀门或法兰的管道口都堵严,以此来检验管道系统是否密封严实,是否存在渗漏现象,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二、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除了施工质量问题以外,在自来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现场还有存在着一定的施工管理问题。事实上,施工质量通病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影响。为此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加强管理问题的防治也是很有必要的。

1、进场材料质量的控制。甲供材料出厂合格证未能及时提供。各类材质的管配件合格证上具体规格、材质、数量标注不明确。阀门、排气阀、消火栓等合格证部分缺失。钢筋、水泥等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材料购货票据上的数量与本工程明显不符。其防治措施为:甲供材料使用于工程中前按批次进行材料报验,报审资料须附出厂合格证原件,否则不得用于工程中。阀门、排气阀、消火栓等合格证必须妥善保存。自行采购的材料必须在进场前按批进行报验,票据上的数量必须与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相一致。

2、管道内部清理不到位影响供水水质。管道及管配件安装前内部未及时清理干净。沟槽开挖时排水措施不到位、暂停或分段施工时管端未及时封堵或封堵措施不到位,泥浆水、垃圾等杂物进入管道内部。局部盲管或预留口管道冲洗不到位,造成供水水质二次污染。这一问题的防治措施为:管材、配件等管道设施材料堆放地点宜选择使用方便、平整、坚实的场地,避免堆放点为低洼处。为便于日常管理,其堆放点宜采取集中或多点堆放。管材、配件等管道设施安装前,做好管道内异物清洁工作。检查沟槽排水措施是否到位,槽底有无积水现象,严禁将泥沙、垃圾、污水带入管道中。不得采用使用影响橡胶圈寿命及通水水质的润滑剂。

3、各类管配件法兰部位螺栓连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防治对策(1)通病:在自来水管道施工中,往往忽视了管配件法兰部位的安装问题。管配件法兰的连接直接关乎自来水管道出水口的渗漏问题。很多施工人员在安装螺栓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安装橡胶垫片,以致法兰部位的密封程度达不到标准,从而出现渗漏的情况。(2)防治措施:分析管配件法兰部位螺栓连接方面存在的通病,其实多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因此,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非常重要。为此,应对施工人员加大培训和管理力度。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实行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4、预留口与割接点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防治对策(1)通病:在进行预留口与割接点位置施工时,很多未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以致在进行后续管道施工时,必须将人行道、绿化带或新建的路面挖除,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的效率。另外,有些割接点的位置虽然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但管道的材质却与设计图纸上标注的有很大差异,给供水造成安全隐患。(2)防治措施: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预留口和割接点位置的施工。预留口的位置可以道路中心线作为基准,并在新建道路口的外侧预留1-2m。受各种因素影响确实难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应上报上级单位,在取得批示后再按照签证意见进行施工。

结语

我国城镇的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如果不对这些通病进行及时的防治就会对城镇自来水的供应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并加强对施工通病的防治,应十分重視自来水管道的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均应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做好各方面的细节工作,减少通病现象,提高自来水管道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凌斌。浅析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8):138.

[2]葛永强。试论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163.

猜你喜欢
通病防治对策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通病及其防治
港口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防治管理
怕站而不怕慢
探究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通病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强化质量管理 全面落实质量通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