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景观中水景营造设计方法的探讨

2015-10-21 17:10王思良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类型手法

王思良

【摘 要】在我国现有的城市景观建造中,水景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首先,因为水可以使景观变得更加美丽,生动,同时也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其次,因为水的运动外观,设计形式的景观更贴近于大自然,做一个更现代华的园林艺术风格。本文介绍了景观中水起到的重要性,水景突出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重要性;手法;类型;应用

一、水景设计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柔化自然空间,增加艺术气息

滨水城市景观与柔和自然为一体,流动性,现实主义的艺术,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了与环境的连通性,新鲜性和快乐性。借水流动自如能形成倒影的特性,使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并在这个自然的环境下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能力。水作为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它表达的是独一无二的题材,软化自然空间,增添了景观艺术感,营造出清爽随意气息的艺术。水的动静和水的声色在运动感官相结合使用时可以让人有感同身受的效果。在公园,水景烘托出来的气氛中,其表达内容的完美体现。人会体会到和谐氛围下的假山、水、泉和岩构成了一个心旷神怡画面。例如,西安莲湖公园,放眼看去,全是绿油油的树,这茫茫的大树会将倒影倒扣在水中,与大自然接近,像一眼泉水,缓缓流淌入人的心中。

(二)保护生态多样性,恢复自然之美

水资源的目的,是维持生态完整性和可变性。景观结合人文理念,突出本土文化,营造绿色环境,当地劳动力,合理,有效的帮助人们开发自然资源。艺术的营造离不开鱼塘、湖泊、假山、小溪和树木等,突出生态多样性的功能,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心理需求。例如,在亚运会和奥运会,利用喷水雾化把具有历史气息的仿古石路和生态湿地巧妙结合,而且还融合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和理念在其中和我们传统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天然风味儿,创造无限的自然之美。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和设计方法

(一)动静结合的艺术营造

水景的营造主要有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有:流水、喷泉、湖水和压力水等。宁静明朗的水净化了自然空间和增加了美妙的气息。喷、涌、溢泉、间歇泉等压力水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动态美。水的时而宁静,时而欢乐的声势和千姿百态地变化都富有动静结合的美感。结合音乐、光线、水射的提点,在一些博物馆、展览馆以及风景区设定了一些音乐喷泉,演绎了水火相容的艺术效果。无限的音乐带来无尽的激情燃烧,给人们营造了清醒超然物外的最高境界。在溪水、泉水、池水等静态的水流中让人心旷神怡,欣赏静止的绿色植被,慢慢地品味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二)绿意盎然的艺术氛围

经过仰视、俯视、远观近看,的欣赏角度,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艺术氛围。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植被种植在不同的生态坏境。

如:上荡漾的荷花,映衬着的水里环游的鱼类,形成了和谐美好的局面。清澈透明的水在阳光照耀下折射的效果,更是大自然赋予的美感。湖上垂直的杨柳、还有水杉、月榕树等和假山完美的融合,形成了鲜明的错落感,造成了完美的审美情趣。例如:杭州九溪玫瑰园,自然山水与居住环境得到了和谐的共存。完整的小瀑布、绿色的屏障、石头上攀援而出的羽毛枫,形成了美好温馨的画面。

(三)水中享乐的艺术活力

水是万物之源。为了适应城市的生活、工作、娱乐的需求,可以开展更多的活动乐园,展示水景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在湖水的两边可以通过榭、舫、廊、榭等建筑的创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让人可以倚栏赏景、拍照留念。全面地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丰富变化的水元素,将生活空间与艺术空间融合起来。

三、园林景观设计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水景景观

(一)喷泉:水自下而上喷涌,形成不同形式的水态,在长期的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喷泉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景,主要有扇形、瀑布以及蒲公英等各式各样的形态。

(二)涌泉与溪流:涌泉主要是在模仿自然状态下的承压水形式,与跌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循环的动态系统,其主要设计构成有管道、泵以及喷嘴等部分。溪流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可涉入式与不可涉入式。其中,可涉人式水深一般在0.3米左右,可有效防范儿童溺水,而且水底还做了防滑保护措施,可供儿童戏水;不可涉入溪流则主要是以水生植物的种养为主,并以此来增加其观赏性与趣味性。

(三)瀑布跌水:瀑布主要是按其跌落方式进行划分类型,有阶梯式、丝带式、滑落式以及幕布式等类型。为确保瀑布能够沿着墙体、山体等结构平稳的滑落,通常会对墙面进行坡面处理,有效要对落水口位置的石头实施卷边处理。实践中可以看到,因瀑布水量不同,在视觉、听觉效果上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落水口位置的水流量、高度差成为设计的重点。

四、在园林景观設计中水生植物在水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应当加强对水生植物的开发性研究。当前国内相关单位及个人虽然已经对水生植物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但仍然多集中在资源分布、分类研究上,而对水生植物研发力度不够。同时,应当注意水生植物配置中的平衡性,坚决避免只求短时间的观赏价值、不讲艺术性的理念左右水景设计行为,一定要充分考虑生态平衡,均衡。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观赏性植物的种植与养护,不同的水生植物生活在同一个水体之中,群体数量可能会不断的扩大,若不加以适当控制,必然会导致营养、光照难以维持正常生长。

(二)应当避免出现水生植物混乱现象。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植物的适应性非常的强,而且在不同水域其生活型也不相同。比如,竹叶眼子菜和矮慈姑等,均属于沉水植物,但实践中也可在湿土中生存。同时,要注意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植物品种选择,养分含量高、肥力强的土壤中,可栽种一些喜肥性植物,而较为贫瘠或沙化非常严重的土壤中,应以耐旱性植物为宜。静水环境中以浮叶和浮水植物为主,而流水环境中则要以挺水类植物为最佳选择。

(三)不同区域环境下,选择的植物及配置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植物配置过程中,特别是人工湿地营造时应以乡土植物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乡土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能力,对当地的气候、温度、土壤以及光照条件比较适应,因此成活率比较高,也便于日常管理。在园林水景设计过程中,对较为新奇的一些外来水生植物应用时,应当参考其所属地区的生长表现进行配置,以免盲目配置导致难见成效。

五、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是一个比较系统、要求全方位技术的整体结合应用,既要考虑到动态与静态结合、色彩之间的巧妙配置、山水有效地融合,也要考虑到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园林设计给人们带来的价值等方面进行考虑,创造出其设计的真实意义。因此,我们要从多方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水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更好的发挥谁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让水景在园林设计展现其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吉,试谈水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J] 科技经济市场,2009, (7):123- 124.

[2] 韩煜,张志伟,蓝湖景苑西湖海岸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传统理念及应用[J] 绿色科技,2011,(3):8-9

[3] 傅刚斌,水体造型与建筑环境设计[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1)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设计类型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