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设计之探讨

2015-10-21 17:10黄子凌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植物配置景观设计

黄子凌

摘 要:生态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项兼具审美功能、艺术功能和生态、环保等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环境,还可以为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本文主要对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促进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意义

隨着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绿化的高速发展,对园林中植物的绿化配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现代风景园林中的绿化有着重要意义。现代风景园林绿化通过种树、栽花、种灌、培草、布置园路、营造建筑等过程,使得风景园林的绿化率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以前那些空闲的地方也得到了更加合理的配置。园林中立体多元素绿色植被的原生态效应,可以起到降音除尘、调节温度、湿度及大气中含沙量等,使城市污染和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更好地为城市居民创造出一个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美好环境。

2.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艺术特性是生态风景园林设计对植物配置的主体要求,通过构建艺术性的生态风景园林,展示植物配置的价值。发挥配置的艺术价值,离不开多样化的生态植物,同一设计中,使用多类植物,可以稳定生态结构,体现小型生态园的生活方式,提高植物的生命力。基于多样化生态植物的基础上,提出植物配置的艺术方式,具体如下:

2.1基调与韵律

生态风景园林设计思路体现完整的艺术特色,既要体现平衡的基调搭配,又要展示起伏、变换的韵律,特别是注重布局变化,避免过于单调。针对园林设计,可以先设定统一的基调,确定基调布局后,再增加含有韵律艺术特性的点缀,例如:某地区生态风景园林中的廊道设计,廊道两侧基本以花卉为主,选择适宜群体观赏的花卉,花样尽量保持一致,然后在花卉丛中点缀垂柳、槐树,增加廊道的生动性。

2.2动态与柔和

植物本身具备动态的艺术感觉,通过合理的配置,促使植物在生态园林中,在体现动态的过程中,展示柔和特点。利用本身偏带柔和的植物,如:红叶石楠、木棉,不仅提高生态风景园林的审美能力,而且展示柔美的气息。

2.3衬托与对比

此类艺术特性,增加植物配置在生态风景园林中的设计难度,借助树木合理的搭配,体现协调能力,尽量避免将多种性质不同的植物放在同一层次,可选择比较相近的植物,通过同科属或同类别的植物,形成对比艺术,衬托生态风景园林的艺术气息。如以灌木为科属系别,对金针、南天竺、金丝桃、月季进行合理搭配,组成生态风景园林的分割区域,月季选用淡色,随着金丝桃的颜色变化,体现衬托与对比的艺术景观。

3.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式

3.1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观花与观叶植物相结合是指在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多种植一些颜色多变的植物,这样不但可以观赏到颜色艳丽的花朵,也可以观看到颜色淡雅的绿叶,两者的结合才能使得园林变得让人舒适。例如可以种植一些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树等,或是可以在生态园林里配置一些颜色深浅不一的植物,形成层次感,如在同一景观中可以种植颜色是淡绿色的草坪、深绿色的樟树、暗绿色的油松等,形成对比的色彩,形成不同效果的观赏意境。

3.2注意层次。在拼花艺术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花木的层次、色彩的搭配,当花木的层次与色彩的搭配恰如其分时,那就是一件完美的作品,会让欣赏它的人有着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样在生态园林设计中也要注意让不同的叶色、花色的植物搭配合理、突显层次感。如可以将1米高的杨树、2米高的枫树、3米高的松树进行从低到高的排列,这样既可以呈现多层的树种,又可以观看到不同颜色的植物。

3.3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植物配置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年四季单调、雷同的特征,那这种植物的配置是非常失败的,不符合生态园林设计的要求。所以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我们要追求一种春天繁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落叶飘黄、冬天白雪皑皑的意境,这样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观赏亮点,这样的配置也显得不做作,突出自然的特征,可以让生活其中的人们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发展。例如,要设计一个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园景图,可以做以下选择:在春天选择早早开花的迎春花,让它首先告诉人们春天已经到来了;接着选择平常的桃花、杏花,最后在晚春时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玫瑰花等。在夏天的时候,选择一些紫藤萝等。

3.4草本花卉可弥补木本花卉的不足。所谓的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卉就是在以木本花卉为主要的植被下,配置一些草本花卉,让木本花卉不显得单调、乏力。如可以在木本花卉桃花树下配置万寿菊等草本花卉,使得不再是粉粉的一片,变得颜色多样化。同时,在配置园林植物时也要考虑到各种植物的色泽、形状、寿命、生长地势等综合因素,使各种植物能够相互协调,并且在配置植物时还要将周围的地势地理加以考察,如周围的水池宽度、草坪的广度等。

4.注意事项

4.1设计者尽量避免随意性

从整体出发,利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综合考虑当地的发展需求和人文历史进行整合设计。只有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发展要求与周围建筑物的合理协调,才能真正达到科学合理的目的。同时,风景园林绿化植物在配置的时候还应充分考虑园林自身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及时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生长形态,及气象环境条件对其影响,从而对植配置做到科学合理,避免植物在配置中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

4.2将绿地作为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基础

从植物自身生长习性和四季交替对其产生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植物搭配。设计者在对风景园林绿化植物该如何进行有效地保护问题的考虑上,设计者可以在风景园林的绿地建设中植入开放性和具有观赏性且可践踏草坪及绿化设施,以满足人们对绿地及设施等各方面的需求。此外,风景园林的管理人员应提高对植物护理,尤其是在植物病害时,尽量做到少用杀虫剂、化肥和除草剂等危害性较大的化学药剂对其喷洒,才能更好的保护土壤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的健康度。

4.3加强风景园林乡土树种优势的发挥

在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对风景园林的绿化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对风景园林的观赏也能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乡土树种是指在本地区域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树种,这些乡土树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性、观赏性以及抗逆性等优良特点,而且相对于其他外来树种而言,乡土树种更能适应园林建设施工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确保植物在生理、生化、生态方面的功能下均可正常且健康运转,进一步使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得到充分展现。

5.结语

关于生态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要综合考虑生态学和环境美学等相关学科,园林设计本身涉及面较广,同时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建设、城市发展等相关因素。生态风景园林的植物配置并不是对各种植物进行一个简单的堆积过程,而是在各生态群落的审美基础上进行的艺术配置和科学配比,从而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休憩地。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亦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起到一定促进。本文简单的分析了一下如何对生态风景园林的植物进行配置,旨在能够促进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和完善性,对生态园林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

参考文献

[1]李美丽,杨娜.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9:262-264.

[2]祁倩倩.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彩叶植物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3,23:246.

[3]陈玉玲.浅析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与手法[J].现代园艺.2011(08)

猜你喜欢
植物配置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探讨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关惠聪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