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

2015-10-21 17:10杨泉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建设与管理发展思路农田水利

杨泉峰

【摘要】目前,我国山区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水资源分布区域不均、垂直分布不均以及时间分布不均匀,遇到暴雨洪水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二是降雨过后地表渗漏问题变得严重,其保水能力很差。本文对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山区农田水利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发展思路;建议

水作为生命之源,是农业发展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是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目前,农田水利已经变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要不断地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将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要不断地加快,使得水利跨越式发展得到有效地推动,对于农业生产为主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

1. 山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

山区的水资源比较贫乏,就农田水利建设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小型水利设施常采用的拦蓄方式是对有限的地下水和降水进行利用。近些年,随着山区修建了小型水库、山塘和蓄水池以及田间的灌溉沟渠等一系列的农田水利设施,虽然使得山区农田的水资源缺乏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是还是存在着的问题,比如:水利工程的建设存在着盲目性,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比较差,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再加上病险和安全隐患的作用,使得山区的山塘和蓄水池出现了无人管的状态。另外,加上山区的水资源不断地减少,利用效率也不够高,使得农田在遇到洪灾的时候,损毁程度非常严重。所以,对于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来说,最重要还是要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山区农业的发展。

2.山区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

对于山区农田水利建设来说,虽然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和进步,但是客观地说,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具有较强的盲目性

近些年,我國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农田水利局部也随着这些改进措施的应用,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观。但是在小型工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问题,最终使得规划没有顺序、施工没有质量以及管理没有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加上其利用率不够高,最终造成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这对于山区农业的发展来说,盲目地建设水利工程,不但没有解决水资源问题,还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2缺乏高效到位的养护管理

山区由于缺少技术人员、建设水利工程经费不足、不到位的管理,使得山区农田的水利工程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小型水利工程中,由于其管理是由基层水利站完成的,本身的管理人员是比较缺乏的,加上管理经费也是很少的,很多的农民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劳动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使得基层水利工程的作业无法得到正常的进行,最终使得小型灌溉工程始终处于没有人管理的状态,最终使得水利工程出现了损坏、沟渠淤塞问题,水利工程基础设备也出现了老化问题和破损问题,这些对于水利基础设施的安全维护和良性运行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除此之外,农村自从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正在逐渐地增强,集体观念也逐渐地淡化,加上有很多的农民都外出务工,农村存在着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使得水利工程在管理工作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只用水,不管水,支渠以下的用水情况混乱,甚至山区还存在着"跑、冒、渗、漏"问题,使得山区水利工程出现了老化失修的问题,灌溉面积也在不断地减少,农田抗御灾害的能力也逐渐地降低,经济效益自然也就降低了。此外,上世纪80年代80年代至90年代末,由于对深林植被的严重破坏,使得水土流失的情况较为严重,使得当时在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很多农田水利工程使用寿命急剧下降,而

水利工程的老化,年久失修、加之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极大的影响了山区农田水利建设水平的发展。加上山区干、湿两季十分明显,造成旱季干旱严重、雨季自然灾害频繁。

2.3缺乏财政的支持

由于农村地区每个部门的资金是比较短缺的,加上制约水利工程兴建和维修的体制比较缺乏。在新农村里,虽然我国对其加大了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扶持力度,同时也在规划布局和项目安排以及资金补助上加大了力度,但是在很多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地区,由于很多的资金无法合理利用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使得水利工程无法得到有效的修建,水毁工程维修速度也很慢,国家财政支持的资金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一问题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山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3. 发展思路分析

要想让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发展,就要不断地增强和提高农田的抗灾能力,使得农业经济发展得到有效地促进,同时使得山区的经济得到稳步的保持和推进。总的来说,加强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努力:

3.1强化投资模式,拓展投资渠道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投入的资金是比较少的,加上建设标准比较低的原因,使得山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出现了恶性循环的局面。所以,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这一局面进行有效地改善,需要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形式要足够地多样化,严格按照谁投资、谁管理和谁受益的基本原则,采取各种各样的投资形式,放宽政策扶持的条件,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投资;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水权制度的改革力度,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市场来运作和社会多渠道筹资的一个水利投入新体制;另外,还要不断地加大政府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投入的比例,提高政府管理力度,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得到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3.2构建防洪体系,科学合理建设

对堤坝、排水沟渠等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地完善和加固,使得沟渠的畅通性得到保障,同时沟堤也要尽可能地坚固,从而使得防洪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加强水土保持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力度,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加快完成小型病险水库的加固工程,对水毁水利设施进行及时的修复。

3.3改革管理体制,夯实建设成效

对于新建的小型水利工程,要尽可能地放开建设权、管理权以及经营权,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来运行,有效地实现投资主体的多样化。使得小水库、塘堰等水利工程的政策保障得到不断地完善,不断探索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长效的体制。从经费和制度上入手,加大水利工程的保障措施,形成一个有效的水利工程管护体制。

4. 结语

总之,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其任务很艰巨,困难也很多,但是不管是从经济层面、政治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上来说,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突出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政治性。所以,不断加强山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服务于灌溉农业的基础设施,同时她也是一种生产资料,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困难,如管理权则不明确、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完善以及效益降低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山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所以,不断加强对山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和工作。

【参考文献】

[1]毛永强,汪忠华.山区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J].农技服务,2012,04:493-494.

[2]吴流坤.山区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J].农民致富之友,2013,12:215+106.

[3]杨应华.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式[J].低碳世界,2014,07:82-83.

猜你喜欢
建设与管理发展思路农田水利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河南为农田水利设施“上保险”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民族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
对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