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面混凝土开裂现象分析与有效防控建议研究

2015-10-21 17:10杨君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开裂混凝土防控

杨君

【摘要】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很多的建筑都开始应用混凝土来完成建设工作。在现阶段的施工中,楼面混凝土开裂现象,成为了危及建筑安全的主要因素。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混凝土开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但导致开裂的原因是比较多样化的,包括水分因素、温度因素、混凝土配比因素等等,任何一项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开裂的发生,如果未能选择针对性的措施来处理,势必导致开裂反复发生。今后,应针对楼面混凝土开裂现象深入分析,选择合理的防控措施,健全工作体系,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关键词】混凝土;开裂;防控

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的常用材料,其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大的积极意义。从技术指标上来分析,混凝土的强度、弹性等,均可根据实际的要求来完成,既可以保持均衡,也可以促使某项指标突出。但是,在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楼面混凝土开裂现象,直接导致日常施工遇到了很多的问题,甚至是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对居住者和办公人员,均造成了人身威胁。在此,本文主要对楼面混凝土开裂现象展开分析,针对防控展开讨论。

一、 楼面混凝土开裂原因

随着混凝土的广泛应用,裂缝问题获得了高度的重视。从问题本身来分析,裂缝与一般的质量问题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在初始阶段很容易被人忽略,从而导致裂缝的不断扩大。另外,引起裂缝的原因较多,应针对不同的因素,选择合理的方案予以处理,否则很容易失去对裂缝的有效控制,对后续的建设工作将造成不利的影响。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楼面混凝土开裂原因的分析,避免造成防控的偏差。

(一) 设计原因

混凝土施工经过长久的发展与优化,对设计的要求不断提升。从现有的工作来看,混凝土在施工之前,势必会经过不同的设计,并且在多方面的考量以后,才会将设计付诸实施,力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建设要求。但是,混凝土的设计比较复杂,任何一个方面出现细小的差错,都将直接埋下裂缝的隐患。设计方面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混凝土的整体性设计当中,部分墙体的刚度被片面的提升,楼面现浇的厚度仅仅徘徊在8cm--12cm之间,虽然强度提升,但楼面相对墙体的刚度出现降低,造成裂缝。第二,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观上忽视了某些重要的指标,例如,因高度重视承载力,忽视了变形情况,造成裂缝出现。第三,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浇板当中的布管出现了密集的情况,很多管子因重叠现象,直接导致楼板局部的厚度出现变薄现象,最终出现裂缝。

(二) 施工方面

楼面混凝土开裂时,设计固然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施工所造成的影响也是绝对不能忽略的。现阶段的混凝土工程,在工程量方面是比较大的,表现出工期紧、工作要求高的特点。因此,楼面混凝土开裂现象,与施工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施工当中的模板工作未达到标准,其突出表现在拆模过早;模版安装及支撑过程中,刚度指标、强度指标、稳定性指标均未满足要求,导致开裂现象的发生。其次,混凝土工程问题。楼面混凝土的开裂,也有可能是混凝土本身的因素所造成的。例如,在部分开裂现象当中,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出现偏差,本身出现了应力的过渡集中,导致裂缝。另外,部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配比未達到要求,指标表现不均衡,在施工后容易出现裂缝的情况。

二、 楼面混凝土开裂现象的防控

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建设工程的数量有所攀升,如果楼面混凝土开裂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势必会导致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是造成安全事故,这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建设。针对楼面混凝土开裂现象分析后,应结合客观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防控措施,需在多方面完善施工和设计,实现施工水平、设计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楼面混凝土施工的效果。

(一) 提高设计水平

针对楼面混凝土开裂现象分析,设计所占有的影响比例较大,日后应针对设计开展优化处理,并且在各项指标的遵循上,达到更加严格的效果。本文认为,楼面混凝土的设计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充分的努力:

第一,楼面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工作应对所有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构造、强度等等,要在混凝土的收缩、现浇板的厚度等方面进行计算和分析,选择合理的参数进行设定。第二,伸缩缝的间距控制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根据现有的楼面混凝土施工来分析,伸缩缝的间距,可以做出适当的缩短处理。例如,规范规定≥50cm需要设定伸缩缝,但如果施工条件允许,应适当的缩短,降低裂缝的出现概率。第三,混凝土本身的特点在于非匀质体,其在承受本身收缩而产生的拉应力的时候,将会产生大量的、不规则的应力集中点,为此,在现浇板的配筋设计方面,必须提升细密的程度。

(二) 严格把控施工质量

楼面混凝土的施工是建设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出现裂缝后,对建筑整体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严重。为此,除了要在设计上做出足够的努力外,还应该针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要在多方面提高施工水平。

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楼面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把控需在以下几项内容上努力:第一,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7 d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混凝土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第二,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的24 h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第三,加强对楼面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发生。

三、 关于楼面混凝土的讨论

混凝土工程和施工方法,在目前受到了业界的广泛重视。楼面混凝土开裂现象的出现,意味着混凝土的相关工作和方法仍然存在不足,应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并且要确保最终的优化结果是稳步提升的。值得注意的是,楼板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有些方面是细节的问题,应从客观上和主观上进行双重分析,例如,部分建筑板底则粉刷层较薄,并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并引起投诉,所以板底更应妥善处理。板底裂缝宜委托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复合增强纤维的粘贴宽度以350--400 mm为宜,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总结: 本文对楼面混凝土开裂现象与防控展开讨论,从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楼面混凝土的施工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开裂现象的原因、严重程度均有深入了解,防控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与现实条件有效结合,总体上的防控效果较为突出,细小裂缝出现概率降低,大型裂缝基本无任何发生的可能。日后,应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高楼面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振平,杨辉,蒋正武,杨正宏,谢慧东,张云飞.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 混凝土世界,2012,05:44-50.

[2]叶金宜,王俊,周爱江,薛茂家. 海南省政府办公大楼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2010,S1:139-147.

[3]聂建国,陶慕轩. 多高层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体系弹塑性分析模型[J]. 建筑结构学报,2010,07:1-12.

[4]乔江. 浅谈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防治措施[J]. 混凝土世界,2014,09:84-86.

[5]高超,宗周红,伍俊. 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破坏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13,07:9-20.

猜你喜欢
开裂混凝土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浅谈房屋建筑内墙机械喷浆施工工艺
浅谈混凝土早期养护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