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灾害的严重性及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2015-10-21 17:10赵乔乔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灾害土木工程

摘 要:我国作为灾害高发国,成为全球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其中一个国家,我国在灾害严重方面不但存在自然灾害、矿难、燃气爆炸等问题,还存在人为因素。我国灾害分布较广,发生率较高,人员及财务损失较重,源于我国国情及以上特点,土木工程身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对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灾害;严重性;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要性

引 言:防灾减灾取决于土木工程的属性,在土木工程中,防灾减灾尤为关键。灾害所形成的损失尤为严重,世界上每年由于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甚至上万亿美元,而我国又处于灾害多发地,因此必须对防灾减灾问题给予重视。

一、灾害属性和灾害的严重性

首先,灾害属性。

在宇宙当中,随时随地都会有发生灾害的危险,早在人类出现时,就与灾害紧密相连,由此可见,灾害存在以下几个属性:

(1)灾害存在突发性、迟缓性。地震与火山均为突发性灾害,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则为迟缓性灾害。

(2)灾害存在全面性和长久性,灾害简直可以说与宇宙同生。

(3)灾害存在随机性和推测艰难性,比如地震灾害,不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面,还是发生的范围、强度方面,都存在无法预料的难度,可是由于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准确判断并非痴人说梦。

(4)灾害存在差别性与丰富性,体现在类别繁多、来源不同等方面。

(5)灾害存在关联性与衍生性,暴雨会诱发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灾害,从而造成溃坝,严重的还会造成瘟疫。

(6)灾害存在区域性和全球性,整体归属全球,可是局部中灾害类别和程度却各有不同。

(7)灾害存在延迟性和移动性,人口膨胀滞后性现象明显,大气污染存在严重的转移性。

其次,灾害的严重性

(1)自然灾害逐渐上升

全世界的自然灾害发生率持续攀升,全球逐渐变暖,冰川逐渐融化,均对动植物具有较大的影响,也对人类的生存具有无法评估的损失。

(2)人为灾害备受关注

从整体而论,人为灾害包含了人口数量急剧上升、生态失衡、战争、恐怖袭击等等。

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严重束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自然资源丰沛,可是人口基数却较大,使得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能达到世界人均水平。老龄化现象尤其严重,令中青年压力大增,束缚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在短期内的高发展必定会由于资源过度开采以及不合理运用,而导致环境的污染[1]。

生态失衡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开采所形成,从而令资源逐渐短缺,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而发展生产,则会致使环境出现污染。我国作为灾害高发地,每年都会由于地震、洪涝、干旱而令人财出现庞大的损失,各类灾害也呈现出逐渐攀升的现象。沙漠化也成为我国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方面对于西北地区而言尤为严峻[2]。

战争指的是非正义战争,例如日本的侵华战争,这类战争不但对受害国形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其百姓的内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恐怖袭击中当属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911事件尤为著名。当时恐怖事件所形成的损失高达300亿美元,死亡3000多人,在此之后,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反恐行动,却并未阻止恐怖袭击案件的发生。

二、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1、防灾减灾成为全世界的重任

人类社会属于地球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地球中的大气、水、生物以及岩土等方面给予生存,它们相互融合并相互作用。可以将每部分都称之为圈,不论哪一个圈失调,均会对正常运转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失调失衡则会形成灾害。

2、防災减灾逐渐变成一个重要的学科

由于灾害愈发严峻,众多专家学者均对其产生兴趣,并逐步变成灾害学。通过灾害学以及其分支不难看出,其不但涉及众多学术范畴,并且相互间存在显著的依存感、综合性以及相互渗透性,且具备相互交融性与共生性。这一特点体现出灾害的繁琐性与错综相交的关系,其不仅相互依存还相互束缚,不论在环节还是网点中,任何问题均会造成其四周的变动,成为连锁反应,也称为灾害链。

不难看出,在之前灾害属性中所提到的相应属性,对正确看待灾害而运用的减灾、防灾措施尤为关键。而将某一灾害单独处理并不正确,面对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乃是生存等方面尤为关键的灾害问题而言,必然会逐步构成并逐渐扩大成为一个尤为关键的学科。并且因为灾害本身具有的属性,令其涉及面较广,尤为罕见。灾害学这一全新领域,也令从事此项领域的人员倍感荣耀[3]。

3、注重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1)超前性

防护措施必须建于遭受袭击以前,比如交通须先修路、架桥,发电需先建立电厂等;

(2)普遍性

所有行业均无法摆脱土木工程,其对土木工程在程度方面的依存感各有不同;

(3)防护性

不论对于远古时期的筑巢穴居,还是当前核电安全壳、地下指挥所均要具备土木工程的防护;

(4)基础性

国民经济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令效益较高,服役周期较长;

(5)持久性

土木工程的固定属性令其在防灾减灾中存在较强的积极主动性与无法取代性,这些属性也体现出其独特的持久性。

结束语: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具有尤为重大的意义,在其他学科当中,均未具有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超前性、积极主动性。以哲学方向而言,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处于运动之中,灾害则变得无法免除。因此,我们通常会将灾害规定为永恒性,而身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方式,土木工程也随之成为了永恒之作。

参考文献:

[1]罗仕姜.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灾害[J].2010.(08):63.

[2]李永祥.什么是灾害?--灾害的人类学研究核心概念辨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12-20.

[3]张英,王民,谭秀华.灾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J].灾害学.2011.(01):9.

姓名:赵乔乔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8.2.7 籍贯:汉 所在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职务:副教授 职称:高级工程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灾害土木工程
灾害肆虐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