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探析

2015-10-21 17:10樊勇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优化升级调整

樊勇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是新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是新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是新疆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并有提出了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疆农村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新疆居住着47个民族,共计2010.3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263.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2??85%,要加快农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农牧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

一、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新疆农业三十多年来保持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势头,农业总产值高速增长,1978―2010年农业总产值由19.1亿元增加到1846.1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56.8%。表明经过近三十年的调整,新疆农业实现了稳定持续增长。1980―2008年以来,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呈显著增长态势。

由于新疆的农业产业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以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业为主。同时牧业产值在新疆也占很大的比重。农业和牧业是新疆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重点产业,这既与自然气候有关,也与生活习惯有关。但随着人们生活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其他产业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愈来愈显著,渔业、林业发展速度增大,使得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影响新疆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制约因素

1.环境制约日益严重

新疆是我国典型干旱区,降水稀少。新疆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面积占全新疆总面积的65.5%(其中极端干旱区占28.8%,干旱区占36.7%),如果将半干旱区计算在内,其面积占全新疆总面积的88.7%。新疆是中国多种自然灾害群生的典型地区,沙尘、大风、干旱、洪水、雪灾、寒流、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近十年新疆农业平均受灾率虽低于全国,但成灾率却高达6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自然灾害的频发给我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制约了新疆生态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2.水资源的约束

新疆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2008年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9%,是我国最为干旱缺水的省区。新疆水资源利用率高但基本用于农业生产,农用地用水多却产值不高。在新疆水资源紧缺的环境下,新疆的农业就是灌溉绿洲的农业,土地的开发、利用和效益均严重受水资源的制约。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间水资源的配置也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

3.农业科学技术条件

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最强大的推动力之一。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新疆地区农村科技资源十分稀缺,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显著。

三、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且调整速度缓慢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与部分省份相比较,新疆地区农业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为69.3%,此比重过高,而且四川和吉林已低于50%。新疆的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均低于其他省份。总的来说,林牧渔业所占比重低,结构不尽合理。近三十年来, 新疆农业产值结构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种植业产值一直在70%左右,牧业产值所占比重基本维持在20%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新疆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偏大,具有资源优势的畜牧业,林果业发展与开发不足。

2.农业科学技术条件

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最强大的推动力之一。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新疆地区农村科技资源十分稀缺,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显著。

四、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策略

1.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优势,缔造新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提高农产品品质,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就是把新疆种植业原来的粮、经"二元结构"为主调整为粮、经、草"三元结构"。构造畜牧大产业,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农场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依托大西北牧业、麦趣尔、天康畜牧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生猪、羊、奶牛养殖,培育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小区和养殖户,迅速扩大生猪、羊、奶牛的养殖规模,为龙头企业提供有一定数量、较为稳定的优质畜产品。新疆应抓住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机遇,不断加大畜牧业比重,提高经济总量和质量,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现代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

2.积极调整农业的区域结构,加强农业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发展特色农业区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行区域化、规模化开发,同时注意避免区域农业产业结构雷同,着力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关联产业群。加快建设"四大基地",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推进棉花、粮食、特色林果和畜牧四大基地建设。粮食基地重点发展伊犁河谷、环塔里木盆地北线、塔额盆地、昌吉东部、博州西部粮食产业区和产业带,规划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县。特色林果产业区,做优做强特色林果业,加快建设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主产区,稳步建设吐哈盆地、天山北坡和伊犁河谷优质特色林果产业带。畜牧业生态区,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在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焉耆盆地、额尔齐斯河流域加快建设牛奶产业带;在伊犁州直、博州、昌吉州、巴州、塔城地区、阿克苏地区重点建设细羊毛产业带等。

3.围绕重点领域,推进技术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围绕棉花、粮食、畜牧和林果四大基地建设和名牌农产品的开发,按照特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配套开发和应用推广。切实加强优质农作物、畜禽及林果品品种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把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努力在优良品种引进和培育、高產种植和养殖、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技术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总之,要推进技术创新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把有比较优势的农业整合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以便推动我区的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 总结

新疆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促进新疆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就变得更为重要。但是农业结构的不合理,低效率等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使新疆农民还处在贫困状态。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历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张丽.新疆农村产业结构的动态演进和效应分析〔J〕.新疆财经,1997,(4).

[3]陈和清等.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与"三农"关系分析〔J〕.南方农村,2005,(5).

猜你喜欢
优化升级调整
工位大调整
本报调整刊期
股指强势上行 逢调整继续增持
股指震荡调整 创投概念兴起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试析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优化建议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试论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