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思维下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性

2015-10-21 17:10卢翱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法治思维重要性

卢翱

【摘要】国家通过法律确立和保障职工在国家的主人翁地位,赋予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并保障职工群众当家作主政治权利的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争取职工合理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国工会责无旁贷的基本职责和重要任务。

【关键词】法治思维 企业民主管理 重要性

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因此,法治思维需以法治概念为前设。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决定性作用,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产生积极重大影响,为深入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顶层设计和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

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根据《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的精神,企业民主管理是指中国境内的企业职工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尊重、支持和保证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行使及落实的有组织的制度性、规范性活动。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在企业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有力措施。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体现形式。国家通过法律确立和保障职工在国家的主人翁地位,赋予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并保障职工群众当家作主政治权利的实现。

第一,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在企业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有力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争取职工合理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国工会责无旁贷的基本职责和重要任务。市场与法制,法制与民主是中国工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中国工会十六大在认真总结回顾过去五年乃至十年工会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体会的基础上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会各方面工作,奋力把党的工运事业推向前进。

第二,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也为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企事业单位中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尊重和保障职工的知情权、表达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引导职工有序地参与,体现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是基层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直接实践。

第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企业必须承担的法定责任。我国《工会法》《公司法》《劳动法》《破产法》《劳动合同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等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大量的地方性文件都要求企业实行民主管理。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以执政党最高政治文件和最高政治决策的形式,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引导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积极稳妥地深化各种体制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制度化、法治化的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实行企业民主管理,是实行科学管理,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制度的应有之义。《工会法》第六条: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向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继续推行厂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推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落实職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中国工会十六大报告》)。党的十八大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职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保障。"

第五,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在企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民主管理是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环节,能有效扩大企业民主,吸引职工群众参加企业管理。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克服企业民主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就必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促进培育和发展职工与企业合作性劳动关系。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要求企业民主管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思考有没有法律规定,有哪些法律规范,法律法规有哪些规定和要求;其次是要清楚由谁负责、在什么时间、按什么程序去处理。要求企业民主管理更好体现"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这一核心价值理念,致力于使职工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宝贵资源,切实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使得企业民主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更大,有利于培育职工与企业合作性劳动关系。企业发展离不开职工,职工权益只有在企业发展中实现,通过企业民主管理把企业建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落实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项民主权利,调动和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才能,为发展和培育职工与企业合作性劳动关系夯实基础。

我们要以法治思维优化企业民主管理民主意识氛围,只有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意识和独立地位的权利主体,职工方能自觉地、负责任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中,使企业民主管理取得最大成效。我们要以法治方式切实保障企业民主管理的表达权,通俗地讲就是职工的话语权,焕发职工工作积极性、自觉性。我们还要以法治方式创新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依靠制度来保证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是有关企业发展、职工利益、生产经营的。

猜你喜欢
法治思维重要性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用法治思维创新群众工作
运用法治思维推进精准扶贫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无敌上上签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