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现状与需求分析

2015-10-21 19:40杨桂芝鲍强
关键词:双师型师资队伍职业院校

杨桂芝 鲍强

[摘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师资队伍能否满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查和研究。为此,课题组对我国部分省市的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进行了抽样调查, 对“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并对调研结论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关键词]职业院校 师资队伍 抽样调查

受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提高国家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创新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VE2003)课题委托,承担对“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调查组制作了分别面向职业院校的学校和教师两套调查问卷,走访了16所中高职院校,并向全国部分地区中、高职学校寄发教师调查问卷表共计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16 份,其中有中职学校44份、高职院校172份。向全国29所中、高职院校寄发学校问卷,全部收回并有效,其中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6所、省部 级重点校 2所、民办1所。现将调研结果归纳如下:

一、师资队伍建设抽样调查

(一)教师在组织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调查显示,将近36%的教师认为,组织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师生互动不够,22%的教师认为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不配合。针对目前高校扩招,大部分省市中高职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受到一定影响,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与教师之间不能很好的配合,许多师生互动措施无法落实,师生互动不够或效果不显著。

(二)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

调查顯示,讲授,伴随启发式教学占37%,伴随讨论式教学占16%,教师教学中大多以教授为主,伴随启发式教学,根据课题特点穿插讨论式教学,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占17%。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及项目教学法逐渐融入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了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影响教学内容确定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学生的理解能力占21%,企业行业要求占29%,知识的扩展占19%,授课难易程度占14%,学校要求占11%。中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行业需求联系紧密,一方面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更多的考虑行业要求,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对接。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也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高职师资队伍素质要求

调研显示,教师过硬的理论教学水平占35%,能够指导学生实训技能的教师占25%,可以看出在很多高职教师心目中,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仍然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指标,甚至高于对技能教学能力的关注度。排在第二位的是指导学生实训的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首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双师素质的培养和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调查来看,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仅占19%,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全面落实受到限制。其次,职业院校理论课教师具有较高职称教师占19%,实习指导教师及双师型教师职称相对较低,师资队伍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各职业院校都拥有一支来自企业、同类院校或社会不同行业的较大数量的兼职教师队伍,调查显示这个教师群体占14%,他们为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聘用及管理是各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六)教师对师资培训项目的期待

调查显示,教师对培训内容关注较高的是如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占15%,其次是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占13%,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只占3%至9%。由此可见,教师的期待与职业教育教学对师资要求相吻合,各院校组织实施的教师培训项目,基本都是针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将专业能力提升确定为培训目标。

(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举措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职业院校都根据本校实际制订了相关政策及措施,例如,双师型素质培养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教师基本技能培训等项目均取得了一定实效。其中实施双师素质培养工程的院校所占31%,比例最大,其次是高技能人才梯队建设占23%。

(八)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一线教学实践情况

调查显示,职业院校对选派教师参与企业一线教学实践比较重视,许多院校为此建立相关机制,使教师赴企实践形成一种常态,占调查院校的45%,该机制有效促进了校企融合和师资队伍建设。

二、综合分析

近十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重视,政府及地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多项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以扩大学校规模为主的职业教育发展阶段已经基本结束,现已转型为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三大板块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建设阶段,职业教育由量的扩大转变为质的提升,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培养必须先行。

(一)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客观需求

专任教师主要是从高校引进,大多为本科或硕士毕业后直接任教,企业实践能力欠缺;从企业引进的部分师资,生产实践能力较强,但专业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职业院校师资大多为本科学历,另有部分实训教师为专科学历,学历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目前的师资服务现状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亟待加强。

(二)学校内涵建设需要更高水平的双师型职教师资

职业院校已全面进入内涵建设发展阶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院校现阶段建设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除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实践能力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调研能力、教学内容设计开发能力、教材编写能力、科研能力等,对师资培养模式及培训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师资水平差异较大,双师型师资培养任务艰巨

从调查数据表面看,各院校一体化师资数量较大,队伍基本形成。但由于各院校一体化师资没有实行统一的评定标准,各地区、各院校掌握尺度不统一,导致双师型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存在地区和校际间差距,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师资培养培训空间还很大,任务还很艰巨。

总之,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各中高职院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本校实际,也出台相应政策,不断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和引进力度,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但距全面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师资培训模式很有必要。

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提高国家职教改革创新示范区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创新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VE2003)(主持人:卢双盈)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炳耀.天津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2]丁燕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需求状况调查与分析[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2011.(2)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

猜你喜欢
双师型师资队伍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