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汽车技术类专业优化与调整

2015-10-21 19:40袁杰
关键词:高职高专建议

袁杰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陕西、重庆、四川、西藏、青海五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开设汽车技术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具体调研,充分分析了当前高职高专开设的汽车技术类专业在专业设置与培养面向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以科学合理的原则为基础,提出了能够符合当前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的高职高专汽车技术类专业设置建议。

[关键词]汽车技术类专业 高职高专 调整和优化 建议

新世纪以来,汽车后市场随着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提供了空前大量的就业岗位,随之带来的是全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均在开设与汽车后市场相关专业,使汽车技术类专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汽车后市场对高技能复合型汽车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但在高职高专汽车技术类专业出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突出,与高职高专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偏离。很多学校没有找准专业的社会定位、发展方向和就业目标,也没严格按照专业的培养要求来制定详细合理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而是来不断盲目的提高学校的规模和就业率,导致专业设置重复、不具特色,反而加快汽车技术类专业群不合理饱和。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对国内部分开设汽车技术类专业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对当前在高职高专中开设的汽车技术类专业设置与培养面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能够符合当前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的高职高专汽车技术类专业设置建议。

一、高职高专汽车技术类专业开设情况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文)、《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及《教育部关于公布2005—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目前汽车类专业共十三个。

本文主要通过对陕西、重庆、四川、西藏、青海五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开设汽车技术类专业的8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具体调研,涵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营销与维修、汽车改装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整形技术、汽车定损与评估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等10个专业。表1为所调查五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设汽车技术类专业高职高专院校统计,表2为所开设的各个汽车专业的院校数量占开设汽车类专业院校总数的比例。从表1中可知,重庆市开设汽车技术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所占本市高职高专总数的比例为88.90%,为调研省份中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汽车技术类专业比例最高的省份,开设汽车技术类专业为7个;其次为四川76.40%,开设汽车技术类专业为8个,为所调研省份中开设汽车技术类专业最多的省份。经统计,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汽车技术类专业的院校平均比例高达70.83%,汽车技术类专业的发展如此迅速一方面是与当前汽车后市场的迅速发展相关,另一方面

表1:开设汽车技术类专业高职高专院校统计

表2:各个汽车专业的院校数量占开设汽车类专业院校总数的比例

高职高专院校以当前汽车市场为锲机,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从图2中可以看出,开设专业最多的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占开设汽车技术类专业院校总数的58%,在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均开有;其次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分别为51.80%和31.80%,除西藏外,其余省份均开设有。同时除这5省份外其余每个省份均有十几所学校开设有汽车技术类专业。

由以上调研可以看出,汽车技术类专业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但随着高职高专汽车技术类专业的增多,许多专业间存在了较大的重叠,并且再加上各院校的培养方案之间的不同,在专业设置和专业面向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致使学科体系不统一,专业建设较为紊乱。

二、专业设置与培养面向存在主要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给予全国各高校自主灵活的办学权利,只要各学校在某一专业领域达到一定条件的资质,原则上可以开设此领域及相关专业。但实际上,高校专业的开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而是一个需要在很多方面都需达到要求的复杂系统建设过程,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当前社会对高等院校的要求是具有培养专业学科领域内专门型高素质人才,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和积极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的社会职责。因此要求高校把学科专业规划和职业要求有机地紧密联系起来,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定位准确。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文专业目录中汽车技术类专业有13个。专业培养面向几乎涵盖了汽车后市场涉及的维修行业相关职业岗位(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汽车检测与维修)及相关产业岗位(汽车定损与评估、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同时也包含了与汽车制造行业相关的部分岗位(汽车造型、汽车试验),以及紧扣行业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汽车改装等岗位。在一段时间内,相关专业的开设和人才培养较好的满足了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近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的转变,原开设专业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部分岗位人满为患、部分岗位无专业培养,如不及时调整相关专业设置,将大大影响行业转型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

通过前期调研及综合各方面信息,认为目前设置专业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名称不够规范,专业内涵不够明确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设置的13个汽车技术类专业,有的是面向汽车整个后市场的,如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等;有些是面向一些特定岗位的,如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专业、汽车改装技术专业、汽车整形技术专业、汽车定损与评估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等专业;有些培养目标和就业面向不太明确,如汽车营销与维修专业、汽车服务与管理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等。

专业名称的设置应规范、内涵应明确,通过专业的名称应能直接表达专业内容,明确培养目标。另外,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面向、职业能力要求、专业教学内容等应有一定的区别,既突出自身的特点,又能与其他专业进行很好的衔接。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各高校在专业调整和设置上有较大的自主权,此时高校自身在追求利益的观念上比传统计划经济时代更为突出,这为高校增设与市场接轨的热门专业提供了动力,从而导致专业设置趋同,例如:汽车运用技术(520104)和汽车运用与维修(580407)、新能源汽车技术(520116)和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580419),单纯从专业名称上很难区分专业培养的差异。

2.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不明确,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我国教育部对高校中涉及高职高专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社会基层和企业一线生产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题,建立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加强专业课对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明确反映行业和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就业面向,而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专业在培养目标和就业面向上確实很模糊。例如:汽车运用技术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两个专业,部分学校在对外招生时,在招生简章和专业介绍中强调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是“高技能专门型人才”,但从就业面向和培养目标发现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可以从事多专业的,几乎囊括了汽车后市场的所有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人才”。这说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面向一味的准求大而全,而忽略了各专业本身的职业能力要求。

3.专业设置中没有统一的职业资格标准,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专业设置中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和主要开设的课程与实训都要与职业资格或者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制度相关联。在当前职业技能工作领域中,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是对技能劳动者最直接的体现,是特定岗位最基本的从岗资格,同时也是是招聘单位招录从业人员的主要依据。针对不同的专业,国家都有相关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制度如汽车营销师资格证、汽车经纪人、汽车美容师、二手车评估师资格证、维修工中级或高级职业证书、机动车驾驶证等(在一些有校企合作的院校学生还可以获得一些企业的任职资格证书如丰田、宝马的维修工等级证书等)。

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和社会市场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实行毕业生“多证书”制度。由于国家教育部门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相关职业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缺乏强制性规定,以致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设置随意性较大,这样就会导致专业发展偏离行业常态发展轨道。部分学校实施了“双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均为劳动部门颁发,其中四川和陕西可鉴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还有一些院校规定学生必须取得汽车营销师、汽车维修工、二手车鉴定评估师、汽车保险公估师,四种职业资格证中至少选考一门,如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大部分学校对此没有要求。因此汽车技术类专业应该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必要的专业标准。

4.专业面向宽窄差异大

在13个高职高专汽车技术类专业中,专业性较强的汽车造型技术和汽车试验技术,就业面向最为狭窄,主要从事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相关岗位。而汽车营销与维修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宽,毕业生可以适应汽车维修企业多岗位工作,专业面向宽窄差异太大。

5.中高职衔接困难

中高职业衔接的主要内涵是指中等职业教育在学科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课程及体系等方面均与高等职业教育各方面能够有效承接,并能够明确对职业教育的分工。以致不产生资源重复浪费的有机结合。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在中职阶段已对本专业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使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时,起点高,专业接受能力强,同时有效避免对高职院校资源的浪费。而当前中职专业目录中有6个专业能够与高职13个专业衔接,存在一定的一选多的情况,就会导致学生报考偏离中职专业方面的高职专业,就很难避免对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浪费,没有达到中高职衔接的真正的效果。

6.专业涵盖面不够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院校的汽车技术类专业从事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工作很多都属于小型汽车企业的维修、管理、销售等相关岗位,而就业面向大型车辆的维修几乎没有专门的专业和院校开设,这就导致高职高专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方向与汽车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失衡。

三、专业目录调整原则

1.服务行业、职业导向

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行业整体协调发展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设置和分布,合理设置专业,提高社会服务能力。2006年11月教育部颁布[2006]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包含四个加强。其中一方面关于加强专业改革和建设,要求在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导下,加强和规范专业建设。教育部、财政部于2011年9月下发教职[2011]11号文件,在2011-2012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有效提高对社会经济服务能力。

2.专业内涵明晰、培养定位准确

高技能专门型人才的培养由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建设体制、专业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开发以及开设相关课程内容等体现专业内涵的因素决定。高职高专教育是以高技能专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需以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建设,才是从根源上提升学生就业技能的最佳捷径。因此专业建设应充分体现出专业内涵,准确把握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制定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专业和就业形成一条符合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与市场经济有效衔接。

3.专业面向不重复、专业方向可扩展

有效拓宽专业口径,按照类别招生,与实际需求结合,制定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的原则进行任务实施,依照“基础+模块”的教学模式,对专业所表达内涵进行及时调整。例如,在教学模式上搭建公共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技能提升平台。体现设置专业宽基础特点,避免出现专业面向交叉重复现象。针对专业面向较窄的岗位可根据基础职业能力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设置专业方向。例如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内部分开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新专业目录设置建议

根据前期调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建议设置专业目录及简介如下:

五、结论

综上所述,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服务社会为宗旨,深化专业内涵,拓宽专业口径,准确定位人才培养和专业面向为准则来调整与优化高职高专院校汽车技术类专业,才能为各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并能够调整好人才结构,使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相平衡,为学生职业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立峰.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

[2]邓岳敏.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问题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冯皓.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错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4]刘德发,林明,张志洪.从社会需求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优化[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2(9).

[5] 郑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视角下的高校专业内涵建设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36).

[6]张惠芳.专业调整与改造探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0).

(作者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 四川成都)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ERP沙盘对抗在高职高专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