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多种形式课堂,将课外阅读进行到底

2015-10-21 19:40康雪梅
关键词:课外阅读

康雪梅

[摘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度君子之腹好的阅读习惯,是课外阅读的目标。但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内容片面、阅读缺少方法、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等问题。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扎实地进行课外阅读,本文将从开创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课型,阐述自己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开创 多种形式 课外阅读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皮萨略夫也说:“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在学校、教师为学生选定书目的基础上,怎样把读书计划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我们探索、实验,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开创以下几种课外阅读课型来帮助师生将课外阅读进行到底。

一、“每周一背”开创国文诵读课堂——重在积累运用

为了把“诵读国文”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开辟每周四早晨20分钟为“国文诵读课堂”。教师根据计划和内容,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如我们五年组,根据教学计划,学习国文。教学时,我们先指导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教师示范朗读,读出诗句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然后学生试读,达到能读准字音,会停顿的程度。接下来体会诗意,理解诗的意境。最后是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感悟、背诵。国文诵读课堂的古诗教学与传统的故事教学有所不同,对诗意学生只要理解大概意思就可以,重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欣赏诗的韵律,品味诗的韵味。

二、“每周一播”开创美文赏析课堂——重在感悟提升

学校为了让学生从美文中品味韵味,赏析体会美文内涵。特开辟每周三早晨20分钟“每周一播”时间为美文赏析课。首先学校的主任和老师们利用学校的广播为学生诵读精选的美文。通过学校广播向学生诵读,诵读时辅之以适当的音乐。这时,全体师生都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细细聆听着美文。在老师们如水般的潺潺的朗读声中,学生们体味着人世间一份份美好真挚的情感,品味着一句句精妙的句子,一股股读书的情怀由然而生。接着教师布置学生拿出事先引发的文本进行美文赏析的指导。启发学生的想像和思考;点拨学生不同的感悟和体;,指导学生从文章主题、选材、结构、描写等方面进行审美積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聆听中反思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完成了一次次自我洗礼、自我完善的过程。多年的坚持已经在学生心中开垦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心灵驿站”。

三、“每周一练”开创阅读训练课堂——重在传授方法

为了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表达方法。我利用“每周一练”——阅读训练课堂。时间定在每周五的第六节课。在阅读训练课中,用前准备好的拓展文,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拓展文的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中主要指导掌握阅读方法和表达方法。如教给学生批画法。用画“○”出不认识的或难懂的字词,查清后标注。用“‖”号给文章分层次;用“﹏﹏”线画出佳词名句。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及看法等。教给学生揣读法。看到文章题目,先揣摩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读对照。如教给学生质疑法。让学生能对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互相讨论或请教老师。教给学生鉴赏法。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课文,鉴赏出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力争做到做到每课一得。

四、“每课一说”开创新闻发布会——重在关注时事

我们利用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进行新闻发布会,用轮流方式,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新闻,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向大家发布。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观察力,判断力,还积累了很多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习惯。

五、“每期推荐”开创好书导读课堂——重在读文导航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中少社社长、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会长海飞先生所说:“中国的孩子总不能一代又一代只读安徒生等古典作品,他们需要阅读当代世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因此,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非常重要。为引导学生会读好书,读好名作,我校在开学初和学期末开创“每期推荐”——好书导读课堂。开学初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介绍几本好书,然后布置学生有计划的阅读。

如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认知水平较低,识字也较少;他们开始分辨现实与幻想的不同,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进行一些社会模拟活动。因此我们推荐短小凝练的儿童诗、注音童话、及趣味性强、篇幅短小、通俗易懂的书籍。《豌豆花·蝴蝶》、《帽子的秘》、《蓝色的树叶》、《小布头奇遇记》、《小鹿班比》、《穿长筒靴的猫》、《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凡提的故事》、《为什么动物会有尾巴》等。

中年级学生思维由形象思维向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存的阶段发展,社会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他们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但他们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因此我们重点向学生推荐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而较之低年级又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蓝萤火》、《伊索寓言》、《鲁天飞打赌》、《怪老头儿》《艾丽丝漫游奇境记》等。

高年级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他们逐渐有了较明确的时空概念,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因此,我们侧重为学生推荐表现神秘、玄奥、超自然的较有品位的科幻作品、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及长篇儿童小说和优美儿童散文等,增加符合这一時期儿童口味的现代、当代精典文学作品。如《绿野仙踪》、《小王子》、《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小桔灯》、《昆虫记》、《哈利·波特》等。

六、“走进作家”开创作家作品赏析课堂——重在了解作家

为引导学生大概了解作家生平和写作背景。能更深入了了解他们作品表达的深刻含义,我们每学期开展“走进作家”阅读培训大讲堂。由主任和骨干教师为学生讲述作者的生平,以及一些代表作品。通过阅读赏析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好文章,从而感受作家的写作风格。如本学期初,我校六年级学生学完《匆匆》一课后,金主任就组织六年组学生,在多功能教室向学生进行了有关朱自清及其作品的讲座,指导学生赏析了其他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

总之,以引导促方向,以平台促成效,在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课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水涨船高。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期的坚持下去,课外阅读一定会为学生终身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师范附小)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阅读模式初探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跟踪导练(五)(5)
线谈高中英语课外阅读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