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5-10-21 19:00王朝志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知识点传统

王朝志

摘 要:高效课堂之所以高效就是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更多的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高效课堂在很多学校都在实施,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效课堂教学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在此研究的是“136高效课堂”,这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136高效课堂;学生自主;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学生的主动性会发挥得更好,与此同时,也会带动班级的气氛,使教学课堂更加活跃。传统模式教育的弊端,我们所知的有以下几点,比如说:老师主导性太强,这就导致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弱,其实这是本末倒置,这也是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再者就是课堂气氛,传统课堂一般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缺乏一种课堂的积极互动。对于136高效课堂,在很多方面改变了学生的这种情况。

一、学生自主学习

预习是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状况中很重要的部分,当然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也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是,这一環节并没有得到老师们的重视,老师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法去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在136高效课堂中,我们采取课前导入的方法进行学生的课堂预习检验,在此之前,我们会给学生整理一份课前预习方案,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预习课文,提前感知课文,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二、老师适当点拨,学生提出疑问

这是我们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会忽略大家都明白的知识点。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可适当忽略较容易的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老师一般只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还有就是重难点的突破,对于基础的知识点,老师会选择一笔带过。这是我们老师在高效课堂中对知识点的分解,做到详略得当,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模式多样化

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中,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136高效课堂改变了这一模式。每个学生都可以上台去讲,只要你有足够多的发现,发现文中的闪光点,找到其他同学没有找到的,你就可以上台去分享你的成果。在高效课堂中学生上课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传统模式之下,学生都是一人一张桌子,然而,在136高效课堂中,学生的位置是相对自由的,这就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信息资源,促进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交流。

在136高效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使课堂教学更生动,老师的任务轻了不少,促进学生的自觉性的养成。在高效课堂模式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所以,希望我今天介绍的136高效课课堂会给广大老师些许启发。

参考文献:

王荣君.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实现课堂有效教学[J].生物技术世界,2014(4).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知识点传统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知识点自测
少年力斗传统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做好课前预习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