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2015-10-21 17:25贾世刚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心线预防措施混凝土

贾世刚

摘要:根据衡水地区部分建筑工程在松软地基上的桩基础施工经验,对预制混凝土方桩的施工前期准备和施工要点做出归纳,分析了桩基施工中的桩位偏移、桩身碎裂等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防止措施及处理方法。

关键字:预制桩基础 施工技术 防止措施

混凝土预制桩是桩基础的一种,已成为软弱地基上建筑、桥梁、码头等结构最常用的基础形式。

混凝土预制桩适用于:表层土质及厚度不均匀;地下水位浅有缩孔现象;在一定深度内有可利用的较好持力层,上部无难以穿透的硬夹层,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进行施工。衡水市及周边地区,特别是临近衡水湖的部分地区,地表水位偏高,自然地平下2~3m处可挖出暗河、淤泥、芦苇荡等,属于松软土质,地貌空旷,远离居民区,地质条件适合进行混凝土预制桩桩基施工。

混凝土预制桩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现场施工条件,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分析沉桩阻力,合理选用静压桩机的型号和施工工艺,作好施工准备。

1.混凝土预制桩的运输和放置

混凝土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 70% 后方可起吊,达到设计强度 100% 后方可进行运输。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钢丝绳与桩之间应加衬垫,以免损坏棱角。起吊时应平稳提升,吊点同时离地。经过搬运的桩,还应进行质量复查。桩放在地面时,地面必须平整、坚实,垫木间距应根据吊点确定,各层垫木应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最下层垫木应适当加宽,层数不宜超过四层。不同规格的桩,应分别放置。

2.桩基施工

首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然后进行机械设备和施工现场的场地准备。沉桩前必须处理架空和地下障碍物,场地应平整,排水应通畅,并满足打桩所需的地面承载力。打桩顺序按照设计标高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先大后小,先长后短。打桩前,按设计图纸准确定位、放线。打桩的方法多用锤击法和静力压桩法。

锤击法是将桩锤及桩帽同时压在桩顶,开始沉桩,先采用小落距轻击数锤,观察桩身的下落垂直度及锤的垂直度,满足要求则开始正常施打,由于场地及桩架高度的限制,桩身不能一次完成,需要采用现场接桩、分节沉入。

静压法沉桩一般采取分段压入,逐节接长的方法。接桩有焊接法和浆锚法。在接桩时,应先检查下节桩的顶部,如有损伤应予修复,并清除桩顶上的杂物。在上节桩就位前,要清除接头处附着的污染物。

3.预制桩施工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预制桩在施工时会出现桩位偏移、桩身碎裂等常见问題,下面就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加以分析。

3.1桩位偏移

3.1.1桩位偏移的原因

(1)测量放线有误,或者是放样小桩移位而没有加以校核纠正。

(2)插桩对中工作马虎,尤其是平头十字形桩尖没有对准桩位中心点。

(3)先施工的桩位被挤动,特别是在软土层中且桩位较密集时,施工引起地基中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大,把相邻桩推向一边。

(4)方桩入土后, 遇孤石或坚硬障碍物将桩尖和桩身挤向一边。

(5)多节桩施工时,接桩不直 ,桩中心线形成折线,桩顶偏位。

(6)方桩本身弯曲,沉入土中后,导致位移。

3.1.2预防措施

(1)加强测量放线定位的精确度,及时检查和校正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

(2)开始插桩时,要使桩尖对准桩位中心点,并使桩身垂直。

(3)在饱和软粘土地层施工较密集的群桩,应选择合理的沉桩顺序,同时应控制沉桩速度,以减缓孔隙水压力的增大。

3.2桩身倾斜

3.2.1桩身倾斜原因

(1)打桩机导杆不垂直(施工场地不平或场地承载力不足引起桩身倾斜)。

(2)插桩不正,底桩倾斜率过大,或桩身弯曲度过大,形成“香蕉形”桩。

(3)开始打桩时,桩身还没有站稳就猛烈击打,容易使桩身倾斜偏位。

(4)施打时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偏心受力。

(5)桩垫或锤垫不平,锤击时会使桩顶面倾斜而造成桩身倾斜,或桩帽太大引起锤击偏心使桩身倾斜。

(6)先施打的桩被挤斜,尤其是打桩顺序不当时更为严重,或先打的桩送桩太深,附近后打的桩会往送桩孔的方向倾斜。

3.2.2预防措施

(1)平整场地并加固地基。对软弱地基应铺设碎石并整平,控制坡度小于1%,这样打桩机不易倾斜。校正打桩机导杆,对弯曲的导杆进行维修或更换。

(2)注意校正底桩插桩时的垂直度,弯曲的方桩不得使用。

(3)开始打桩特别是在淤泥质软土中开打时要轻击,待方桩入土一定深度,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无误后,转入正常锤击。

(4)及时矫正桩锤。 校核桩帽和桩身中心线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保证桩顶面与桩帽接触平整。检查桩帽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的桩帽进行改进或更换,保证方桩不受偏心荷载影响。

(5)接桩时必须保证上下节桩在同一轴线上。

(6)合理确定打桩顺序,当送桩太深时,打完桩要及时回填。

3.3桩身碎裂

3.3.1桩身碎裂原因

(1)桩身材料质量差,制作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

(2)预应力主筋的墩头高出方桩端面。

(3)打桩锤选用不当或锤过重,锤击应力太大易将桩头击碎;锤过轻,锤击次数增多易使桩头产生疲劳破坏造成碎裂。

(4)桩帽太小、太大 、太深,或桩头尺寸偏差太大,桩帽衬垫材料太薄或未加衬垫。

(5)施打时,桩锤、桩帽和桩身不在同一中心线上,产生偏心锤击。

(6)贯入度要求太小或总锤击次数过多。

(7)送桩器尺寸不合适或倾斜时易使桩头击碎。

(8)在厚粘土层中因故停置间歇时间太长,重新施打时易打碎桩头。

3.3.2预防措施

(1)加强方桩进场质量检查和验收,外观质量或强度不合格的桩一律不得使用。

(2)检查方桩预应力主筋的镦头是否高出桩的截面,若有要进行处理或不得使用。

(3)根据设计方桩的规格、型号,合理选择锤型、桩帽和衬垫,使之相互匹配。

(4)施工时,要始终保持桩锤、桩帽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防止偏击。

(5)当贯入度要求较小时,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贯入度。

(6)施工中要保持每根桩施打的连续性,尽量减少沉桩过程中的间歇时间。

(7)合理选择送桩器,并合理使用。

3.4桩身断裂

3.4.1桩身断裂原因

(1)桩尖破损:遇孤石或障碍物硬打,易使平头桩尖被击碎。

(2)接头开裂:接桩时接头焊接质量差,焊接冷却时间不够,焊好后立即施打或焊缝遇水如淬火易脆裂;接縫间隙只用少量钢板填塞,锤击时应力集中引起接头破损。

(3)加工质量差:方桩制作时漏浆严重或壁厚太薄,或桩身弯曲度超过规定要求。

(4)桩身预应力不高,不足以抵抗锤击时出现的拉应力而产生横向裂缝。

(5)桩身长细比过大,沉桩时又遇硬土层。

(6)打桩锤选择不当,打桩时桩锤、桩帽和桩身不在同一中心线上。

3.4.2预防措施

(1)清除地下障碍物,合理选择桩尖类型。

(2)按规范要求接桩,提高焊接质量,焊接完毕要采取自然冷却,对接时要对焊缝间隙用钢板填满后再焊接。

(3)方桩进场严格检查验收。桩身弯曲矢高大于0.1%桩长的桩不得使用;控制每节桩的长细比,一般不超过40%

(4)方桩在堆放、吊装、运输过程中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执行。

(5)按照重锤轻击的原则合理选择锤型,以减小桩身的疲劳和桩身产生的拉应力。

(6)施工时使桩锤、桩帽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防止偏击。

4.结语

桩基施工是基础工程的重要部分,因此在今后的施工中应该在源头处思考以根本性解决相应问题,从而避免用加宽承台梁等方式解决问题。预制桩施工方便,但是细微的错误就会加剧之后基础处理的难度,因此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把控质量,不论从点位还是标高上,要严要求、细检查,从而减少之后不必要的整改处理措施。

猜你喜欢
中心线预防措施混凝土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树叶竞技场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停机后汽缸温差大原因分析及处理
混凝土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