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

2015-10-21 19:51胡海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白内障效果

胡海英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白内障患者临床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路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内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通过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率,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关键词】白内障;人性化护理;认知率;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15-01

白内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因其患处的特殊性,患者护理过程中也有着相应的特殊要求,需要通过人性化护理模式予以患者生理、心理的全面协同护理[1] 。为进一步确保白内障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科学化,本研究针对性纳入了我院2013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以回顾性分析形式对100例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给予了定向分析,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其中有32例女性(48眼),68例男性(102眼),患者年龄跨度为55~75岁,平均年龄58.7岁,所有患者平均视力为4.2。利用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视力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传统护理方式予以护理,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治疗方法、医院环境、白内障病理知识宣教,术后做好患者用药、换药等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予以护理。

健康教育护理: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与患者实施定向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白内障病情了解程度。根据患者了解程度,由科室护理小组共同制定白内障患者健康教育计划。由临床责任护士根据健康教育计划制定适合患者实际的护理教育方案,让患者明白手术治疗的目的、必要性。通过与患者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解除其思想顾虑,确保患者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2] 。

人性化护理准备:术前3d,对患者术眼点滴抗炎、抗生素滴眼液,为规避手术感染做足准备。术前1d合理安排相应的镇静药物,安排患者处理好个人卫生,着宽松、清洁衣领的内衣。手术当日对患者脉搏、体温、血压进行测量,确保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正常态势。术前30分钟,再次进行结膜囊与泪道的冲洗,通过滴注滴眼液形式作散瞳处理,剪去患者睫毛,以免术中睫毛进入影响手术效果[3] 。还需向患者讲清手术中可能产生的不适感,严格避免无征兆咳嗽、喷嚏等情况,同时提前排空大小便,换上手术衣帽。告知患者术中要保持双眼睁开,尽量减少眼球的转动,配合医生指导,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术后人性化护理:术后需要对术眼滴注地塞米松、妥布霉素眼药水,以预防角膜水肿情况。对术眼需要保持高度清洁,护理人员应定时就患者术眼伤口和分泌物作出清理,并按时滴注眼药水,以轻柔的动作减少术眼刺激。还需定时询问患者是否产生术眼眼球胀痛、恶心头痛等症状,结合患眼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处理。每天清晨换药时候,需叮嘱患者定时滴注抗生素药物,避免感染,同时避免情绪上的波动,保持心情畅快,护理人员可以适当教授患者做一些基础放松动作,通过呼吸技巧、肌肉放松方法,舒缓紧张情绪,达到动态化、人性化护理。

院后人性化护理:因为白内障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短,但其后续恢复却需要继续保持,所以出院前展开健康康复指导必不可少,尤其是院后如何滴药和并发症状观察,均需向患者家属作出系统告知,使家属明确用药方法、眼睛活动量等等,避免患者自身不重视休养,影响患眼康复,同时明确向患者及家属提出复查的时间,术后1、3、6个月时,各需返院作一次复查,并强调一旦出现术眼胀痛、视力减退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到院检查就诊。

1.3评价方法

患者出院时,采用我院自制的白内障临床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予以评估,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軟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认知情况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优良率为90%;对照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的优良率为80%。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得分比较(n,%)

组别 优 良 中 差 优良率

观察组 20(40) 25(50) 4(8) 1(2) 45(90)

对照组 12(24) 18(36) 10(20) 10(20) 40(80)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88%,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人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50 37(74) 12(24) 1(2) 49(98)

对照组 50 20(40) 24(48) 6(12) 44(88)

3 讨论

白内障患者临床护理时,由于患者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特异性,不仅需要手术恢复,同时还需做好术后护理指导,使患者对于疾病达到良好的认知。因此护理过程中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强调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于术前与患者及时沟通交流,可为后续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帮助,而术后通过密切细致的护理关怀、康复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热情,了解白内障的病因、发展、预防及后期保健等方面知识,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优良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率。而观察组患者98%整体护理满意度,也形象反应了患者对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接纳认可。综上所述,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惠萍.白内障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J].中外医疗,2011,28(25)

[2] 张怡.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

[3] 杨芳.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的应用[J].蚌埠学院学报,2012,37(4)

[4] 欧阳结颜.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24):695-696.

[5] 薛利利.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39-40.

[6] 王进敏.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17-218.

[7] 邹菊燕.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28):6186-6187.

[8] 李金娣.農村合作医疗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探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34(6):431-433.

[9] 刘晓燕.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14):86-87.

[10] 黄海华,黄恩娥.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3):63-64.

[11] 马静,陈燕春.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效果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3):2459-2460.

[12]赵惠萍,杨雪莲,刘瑛等.白内障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J].中外医疗,2009,28(25):116-117.

[13]张怡,蔡明铭.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7-18.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白内障效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白内障常见4误区
过多晒太阳有害
灵动耳环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