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分析

2015-10-21 19:51曹小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引流术负压创面

曹小平

【摘要】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为临床护理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07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均采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并予以精心护理。结果:6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且患肢功能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应重视内固定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早期功能锻炼护理以及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等,有助于加快患者的痊愈。

【关键词】骨折复位内固定;负压封闭引流术;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30-01

随着经济增长,高处坠落、坍塌以及交通事故越来越多,高能量损伤所致的下肢开放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四肢创伤急诊的常见及多发并发症,已经受到了广大外科医师的关注。以往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均是采用一期清创加外固定支架,然后二期行皮瓣修复及植皮等方法治疗[1]。但是,术后创面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以及冗长的治疗周期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骨科医师的当务之急是找到一种更有效、更安全、更迅速的治疗严重软组织缺损下肢开放骨折的手术方法[2]。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应及时切开减压,但是创面切开后的闭合及处理仍然是一个难题[3]。随着近些年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发现及应用为广大四肢复杂创面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术后护理研究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因此,笔者选取2011年1月~2014年07月间来我院采用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的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对其精心护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07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4.7岁。其中因车祸致伤38例,高处坠落14例,坍塌及砸伤8例。根据AO系统进行骨折分型: 43-A型29例(A1型10例,A2型17例,A3型2例),43-B2型8例,43-C型23例(C1型4例,C2型16例,C3型3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或者MRI检查确诊为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1.2 手术方法

为减轻患者的痛苦、稳定骨折,预防出血及其并发症的发生,54例患者术前均使用外固定架进行临时固定,然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减压创面上使用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材料覆盖固定带胶引流管于皮肤上,覆盖体积为15cm×10cm×1cm,然后将创面及其周围皮肤用生物透性聚胺甲酸乙酯薄膜覆盖,使创面及其皮肤周围产生负压环境,使用引流管连接创面和负压器。维持30kPa的负压环境5~8d后观察创面,若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创面清洁则植皮后直接缝合;若创面炎性渗出较多、肉芽组织生长不完全则再次换覆盖材料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直到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创面清洁后再直接缝合后再进一步处理[4-5]。

1.3 结果

6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后出院,并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2个月不等。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且患肢功能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2 护理方法

2.1 疼痛护理

患者在手术后1~2d内最容易出现疼痛感,要及时的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疼痛性质等,鼓励患者谈论自己的感受,多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探视,用沟通交流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忽视疼痛的感觉。所有患者都应该使用数字评分法进行评分,若其分数≥4分时应及时报告给患者的主治医师,对患者给予口服止痛药,若是无效就要给患者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6]。

2.2 负压封闭引流护理

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护理的关键就是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其护理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1)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负压封闭引流薄膜是否紧贴于创面周围的皮肤之上,薄膜内能否看见张力性水泡和渗血、薄膜漏气以及肉芽生长情况等,一旦发现上述情况,须进一步进行清理封闭。(2)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引流装置的通畅情况,并且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等情况,以便进行相应处理措施。术后3d引流液因坏死组织脱落以及清创出血等原因而较多,容易堵塞引流管,若发现此情况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使之通畅引流。(3)引流装置应维持30kPa的负压环境5~8d,此后若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创面清洁则植皮后直接缝合;若创面炎性渗出较多、肉芽组织生长不完全则再次换覆盖材料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直到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创面清洁后再直接缝合后再进一步处理。(4)负压封闭引流的关键就是维持有效负压[7]。

2.3 术后功能锻炼护理

相关研究表明,术后功能锻炼的早晚会影响锻炼的效果,术后1d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时锻炼效果最佳,可以加速患者患肢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臀肌、裸关节等收缩活动,每天早中晚各3次,每次30min。另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行辅助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以缓解患者肌肉痉挛。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加重锻炼,例如负重锻炼等。有些患者因锻炼中可能出现疼痛而抵触护理人员的指导,因此护理人员不仅需要进行手把手的指导锻炼,而且要做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以消除患者的顾虑[8]。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54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后出院,而且均获得骨性愈合,且患肢功能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骨折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应重视内固定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早期功能锻炼护理以及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等,有助于加快患者的痊愈。

参考文献

[1]王 琪,祖启明,项良碧,等.外固定架在急诊治疗胫腓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3):280-281.

[2]郭林新,洪加源,丁真奇,等.复杂胫腓骨下段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5):452-453.

[3]曲家富,闫荣亮,曹立海,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33(4):265-269.

[4] 郭太显.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3,33(10):69-70.

[5] 罗国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J].临床医学,2011,31(2):76-78.

[6] 叶铿,周玉.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护理[J].中医正骨,2014,26(2):77-78.

[7]尚琦松,吴兵,盛文輝,等.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大面积创伤中的应用体会[J]. 临床骨科杂志,2010,13(4):436.

[8] 张福囤,刘军龙,邵会永.动力加压髋螺钉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1例[J].临床医学,2011,31(3):54-55.

猜你喜欢
引流术负压创面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研究
间歇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中的疗效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负压救护车为何能隔离病毒
“负压”为何能隔离病毒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烧伤创面处理方法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