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2015-10-21 19:51黄林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小儿护理

黄林英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病例资料,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包括患儿及家长、护理人员、护患沟通、疾病本身,其中医院护理人员所占比重最大,医护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是最突出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提升护理水平,加强医患沟通,能改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帮助小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小儿;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不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41-02

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和护理上,考虑到小儿与成人相比免疫系统、代偿能力等存在差异,通常此病病情变化大,难以控制的特点。加上患儿年龄小,缺乏认知能力,临床治疗依从性较差,需要处理的问题繁多而琐碎。所以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上存在较大特殊性和风险性。另外,大多患儿为独生子女,父母尤其重视临床治疗效果,一旦不满,极易发生医疗纠纷,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风险,因此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存在众多不安全因素。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分布上,38例患儿1-6个月,19例患儿6-12个月,12例患儿1-2岁,11例患儿2-7岁;病情上,24例患儿患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22例患儿患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15例动脉导管未闭,12例法洛氏四联症,7例肺动脉瓣狭窄。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0例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情况调查,所有问卷均有本研究者统一发放并进行填写指导,向患儿家属说明研究意图,填表细则等,取得家属同意和知情权。问卷发放80份,收回80份,收回率100%。同时回顾性分析这些患儿的病历资料,梳理总结收集到的不安全因素。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本院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存在较为复杂的不安全因素,有以下几种:

2.1 患儿及家属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治疗依从性低,不配合护理,造成护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家属因对患儿过多担心和宠爱,不仅会使患儿因依赖家长而抗拒护理人员,还会因对治疗和护理不满意造成护患关系紧张,阻碍到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患儿护理安全。

2.2 护理人员

先心病患儿护理过程中,因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影响到患儿护理效果和身心健康;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交接工作存在疏忽,造成护理效果不理想,影响患儿恢复;部分护理人员护理记录书写不完善,不能对患儿病情做到及时记录或记录不全面。鉴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大多病情发生急,需及时抢救,若护理人员登记和抢救时间时间记录存在误差,会造成患儿病情登记失真。所以,这种情况下,一旦患儿发生意外情况,极易引起医疗纠纷。

2.3 护患沟通

小儿先心病患者年龄小,缺乏沟通和表达能力,需要护理人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真实需求和意愿。部分家长因过度溺爱患儿,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一旦护理工作达不到理想效果,便会迁怒护理人员,引发纠纷,给患儿正常护理工作带来较大隐患。

2.4 疾病本身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快,发病急,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一,一旦不能正确评估患儿病情,不仅会耽误患儿及时治疗和处理,还会影响患儿生命安全,引发医疗纠纷。

3 讨论

3.1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及护理不安全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在胎儿发育的早期,一般是胚胎的前3个月,由于病毒感染、药物损害、电磁辐射、营养缺乏使胎儿心血管发育停顿或发育异常所致。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污染和饮食的变化,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若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到儿童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另外,部分严重、复杂先心病患儿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影响生命安全[3]。而护理工作在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情况调查,认为其中影响护理结果的不安全的影响主要有护理人员、护患沟通、疾病本身,其中医院护理人员所占比重最大,医护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是最突出的影响因素。

3.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干预措施

3.2.1 进行家长教育

家长育儿知识有限,加上過于疼爱患儿,影响正常护理工作。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向其介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工作必要性,增加家长对疾病和护理流程、目的的了解,让家长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在护理过程中引导患儿积极配合。

3.2.2 培养优秀护理人员

考虑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升其护理操作能力,增加护理安全性;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增加其对护理中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分辨和处理能力,以免发生不安全事故;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感,坚持在护理中以患儿健康和安全为首要任务,对患儿充满爱心和耐心,积极认真服务患儿,做好护理工作。

3.2.3 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应重视加强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其家长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患儿真实需求和意愿,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增加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以便进行科学护理。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不断总结归纳护理工作,积累经验,熟悉不同病症患儿护理特点。在护理过程中用沟通方式对患儿进行鼓励,提升患儿依赖感,消除其恐惧心理,促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提升护理水平,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潘舒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健康教育[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11:50-52.

[2]程利平.健康教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1:146.

[3]李蔚.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术后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10:39-40.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小儿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小儿难养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