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患者的可行性

2015-10-21 19:51朱灵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疗效

朱灵

【摘要】目的:探讨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皮肤病患者进行液氮冷冻治疗,根据皮损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接触法、喷雾法和棉签法对病灶实施治疗,加强全程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液氮对皮肤病患者的治疗中,血管瘤、痤疮、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皮肤淀粉样变、念珠菌甲沟炎、瘢痕疙瘩的有效率为100%,寻常疣的有效率为92.6%,总有效率为98.3%;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但是患者均能够忍受且对治疗不造成影响,部分患者的皮损区在治疗短时间内存在色素沉着,在1~2月内自行消退。结论:在液氮冷冻对于治疗皮肤病患者具有显著效果,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把控治疗的深度和时间,结合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可以提高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患者的可行性。

【关键词】:皮肤病患者;疗效;液氮冷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51-02

液氮是目前医学界应用最广泛的冷冻剂,可以使组织细胞内外形成冰晶,细胞脱水,细胞内的电解质随之浓缩,导致细胞的类脂蛋白符合变性,血流阻滞造成组织坏死并脱落,达到治疗的效果[1]。为探讨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患者的可行性,特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20例皮肤病患者,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29.1±1.35)岁,病程为6个月~7年,平均病程(2.14±0.2)年,共有10种皮肤病,包括血管瘤48例,寻常疣27例,痤疮21例,脂溢性皮炎14例,带状疱疹7例,单纯疱疹5例,带状疱疹3例,皮肤淀粉样变5例,念珠菌甲沟炎3例,瘢痕疙瘩2例。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耐冻层度、皮损位置、区域、形态、大小等具体情况确定液氮治疗方式以及时间和次数,治疗3~6d后结痂,10~16d痂皮会自动脱落,如果一次无法完全治愈,再次在于时间间隔为4周。

1.2.1液氮棉签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受病灶形态、位置的影响小,多种皮肤病都可以使用。用保温杯或喷雾罐盛取液氮,使用棉签蘸取液氮,迅速浸在皮损区,可以观察到被液氮涂抹的皮损区表皮变白呈现出冰晶的状态。根据病灶大小确定接触时间和次数,与皮损区的接触时间为10~150s不等,次数1~3次不等,最多5次,当冻结处自行恢复到正常温度即是一个融周期,实施反复冻融至皮损为隆起。

1.2.2液氮接触法:这种方法适合皮损面积小,病灶直径<0. 3cm的患者,如血管瘤和瘢痕疙瘩等,使用冷冻机,根据患者皮损形状和大小选择小于病患1~2mm的冷冻头,与冷冻治疗器的输液管相连,对患者的病灶进行轻压治疗,皮损处边缘发白开始计时,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s,冷冻2次,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不要损伤周围的皮肤组织。

1.2.3液氮喷射法:这种方式适用于神经性皮炎、牛皮癣之类病损区域较大的皮肤病。使用BYD-1型冷冻机,不安装冷冻头,使液氮通过毛细输液管从液氮贮藏器中呈武装喷射到病损区。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疗效标准:痊愈:皮损消失,恢复正常可有少量色素残留。血管瘤为皮肤变平且暗红色色素消失,寻常疣为有助治全部脱落且皮肤恢复平坦;瘢痕疙瘩为皮肤平坦且皮肤变软;其他皮肤病以皮损全部消失。好转:皮损大部分消失,基本恢复正常,但是仍然存在损伤面。无效:皮损大部分无变化或全部无变化,或者在短期内复发。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液氮治疗皮肤病的疗效

液氮对皮肤病患者的治疗中,血管瘤、痤疮、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皮肤淀粉样变、念珠菌甲沟炎、瘢痕疙瘩的有效率为100%,寻常疣的有效率为92.6%,总有效率为98.3%。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液氮治疗皮肤病的疗效

疾病名称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血管瘤 48 37 11 0寻常疣 27 21 4 2痤疮 21 17 5 0脂溢性皮炎 14 11 3 0带状疱疹 7 13 1 0单纯疱疹 5 4 1 0带状疱疹 3 3 0 0皮肤淀粉样变 5 3 2 0念珠菌甲沟炎 3 3 0 0瘢痕疙瘩 2 1 1 0合计 120 90(75%) 28(23.3%) 2(1.6%)2.2不良反应

本组120例患者的液氮治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但是患者均能够忍受且对治疗不造成影响,部分患者的皮损区在治疗短时间内存在色素沉着,在1~2月内自行消退。

3 讨论

液氮对皮肤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利用其极度冷冻对皮损区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迅速杀死病灶区域的细胞,从而使皮损脱落恢复正常[2]。液氮冷冻对皮肤病患者的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具有实施方面、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优势。液氮冷冻的低温不仅能够使病区的组织坏死,还能诱导产生免疫反应,使远处的病损也能好转,这种治疗方式比较安全,疗效可靠[3]。但是如果在操作中方法不正确,比如冷冻过深或冷冻面积过大,可能会过度伤害患者皮损区域组织,造成皮肤溃烂、留下疤痕或色素沉着,因此在操作中要选择合适的冷冻方法,严格规范操作过程,把握好冷冻的时间与深度。

液氮冷冻度皮肤病患者的治疗容易造成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对于降低并发症有积极作用。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术前为患者仔细讲解液氮冷冻治疗的过程以及术后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与患者协商冷冻部位与方式。在术前,要根据病灶形态选择合适的冷冻头,做好术前准备的各项工作。还要把握冷冻深度,结合患者病灶所处的位置具体分析施压力量大小,对于软骨、手面、甲周、头面等脆弱部位,要把握施力大小,以免留下瘢痕,对于角质层较厚的病灶要适当加大施压力度,实施多次冷冻,充分破坏皮损组织。在手术过程中,注重对患者的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身心放松,以免出现精神过度紧张出现冷晕现象,对于出现冷晕现象的患者要停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最后要做好对皮损区域的护理工作,对于疼痛感较明顯的患者给予止痛药,对于出现水疱的患者,水疱如果正常结痂和脱落不需特殊处理,当患者出现的水疱或血疱过大直径超过2mm时,可以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液并给予包扎处理,在一周内不能沾水。还要指导患者预防感染,保持创面的干燥和清洁,短期内不能接触水,不能强行剥痂,对于病灶在足部的患者要减少站立和行走,促进创伤位置尽快愈合。指导患者在一个月内尽量使治疗区域避光,当治疗区域的炎症消退后可以外用防晒霜,以减少色素沉着、促进色素减退。

本研究结果表明,液氮对皮肤病患者的治疗中,血管瘤、痤疮、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皮肤淀粉样变、念珠菌甲沟炎、瘢痕疙瘩的有效率为100%,寻寻常疣的有效率为92.6%,总有效率为98.3%;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但是患者均能够忍受且对治疗不造成影响,部分患者的皮损区在治疗短时间内存在色素沉着,在1~2月内自行消退。结论:在液氮冷冻对于治疗皮肤病患者具有显著效果,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把控治疗的深度和时间,结合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可以提高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患者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付蓉花,李铮,王勇液氮冷冻治疗早期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36(06).457-459.

[2] 王变玲,成小玲,纪从容.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11,21(03).380-381.

[3] 王英夫,辛鹏,游俊.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跖疣疗效观察[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35(06).88-89.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骨散治疗骨痹12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