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问题

2015-10-21 18:50梁小宁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0期
关键词:抗震建筑物结构

梁小宁

摘 要: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材工业的发展,以及审美和人类对高层住宅使用本身的要求,现在的建筑高度记录在不断的刷新。与此同时,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的设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准则,并列举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并从建筑的场地选择、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和结构体系角度探讨了设计当中应该注意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一、引言

建筑抗震的实践表明,高层建筑物如果缺乏良好的抗震设计,没有良好的总体布置方案,仅仅依靠结构抗震计算,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是远远不够的,不能达到良好的抗震效果。当较强地震发生的时候,高层建筑物无法发挥很好的抗震效果,不能起到降低震害的效果。因此,在高程建筑设计的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设计水平,保证高层建筑的强度和质量,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必须重视取相应的策略,从多个方面入手,优化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文章结合高层建筑的设计情况,主要探讨分析了抗震优化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策略,以供实际工作进行参考和借鉴。

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准则

抗震设计要刚柔相济,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在增加结构刚度的同时也要增强地震作用,需要确定合理的抗震措施。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是确保建筑物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在地震力作用下,要求结构保持在弹性范围内正常使用。建筑物的变形破坏性态后不能发生很大的变化,经简单的修复后可正常使用。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允许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但必须保证结构整体的安全。因此,六级以上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每次强震之后都会伴随多次余震,在建筑抗震设计过程中如果若一味的提高结构抗力,就会增加结构刚度。所以,建筑物在地震过程中既能满足变形要求,又能减小地震力的双重目标。因此,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物抗震设计过程中防止造成建筑物局部受损。建筑物的抗震结构体系如果刚度太柔,首次被破坏后而余震来临时其结构将因损伤,结构构件协同工作来抵挡地震作用容易导致建筑物过大形变而不能使用。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地震发生时不会发生整体倾覆。因此,由若干个在地震发生时由具有较好延性。

三、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提高其抗震能力无疑是其十分重要的工作。而要提高抗震能力,首先就得做好设计工作,优化抗震设计,把握好其中的关键问题。具体来说,这些关键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场地选择。场地的选择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场地选择不好,不仅影响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还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具体来说,在进行场地选择的时候,应该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避开危险地段,避开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不利的地段。选择地段安全、地基稳定的地段。如果确实不能避开不良地段的话,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就必须采取相应的促使对地段进行处理和加工,以满足施工的要求,提高高层建设结构的抗震能力。

2. 结构体系选择。第一,结构体系需要避免对高层建筑整体抗震产生不利影响。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不能因为部分结构的破坏而导致整个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能力下降或者丧失。即使某一构件停止工作,但是其他的构件却不能失去效能,以免影响整个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第二,结构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播途径。第三,结构体系必须具备良好承载能力、变形能力、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上述良好的能力,所以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第四,结构体系需要具

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这是应对地震,降低地震给高层建筑物带来损害的必备条件。

3. 结构的规则性。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还需要重视建筑平面布置的规则性。在平面布置上需要注意符合抗震的设计原则,采用规则的设计方案,不能采用不规则的方案。结构的规则性主要表现在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上,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第一,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需要注意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需要比较接近,其变形特性还需要比较的相似。第二,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构成变化比较均匀,不应当有突变的情况发生。第三,从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来看,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注意同一主轴方向的各片抗侧力结构刚度尽量均匀,这样有利于高层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的发挥。第四,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需要注意,中央核心和周边结构的刚度协调均匀,以避免产生过大的扭曲变形。

四、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设计探讨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设计,指在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进行结构设计时,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构造,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需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按照结构的破坏过程。

1. 建筑场地的选择

选择有利的建筑场地,最好选择有利地段,为减轻高层建筑物的震害。当无法避开时,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在选址时,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应加强地基勘察,应采取有效措施。对于不利地段,这就考虑了地震因场地条件间接引起结构破坏的原因。尽量避开不利地质环境,结构工程师应提出避开要求,如活动断层、溶洞、局部突出的山包等。

2.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

根据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持力层的选择对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要求建筑的形状及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宜规则的整体性,不宜用轴压比很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作为第一道防线。在相同的地震力作用下,又要考虑抗震的要求。多道抗震防线,避免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增大建筑物的固有周期,选择基础方案时,以减少输入主体结构的地震能量。受力性能比较明确,必要的强度的刚度和强度分布,既要考虑经济合理,达到减轻主体结构破坏的目的。

3. 抗震结构体系

抗震结构体系体型是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结合设计、经济条件综合考虑与确定,结构体系应具有多道抗震防线,应优先选用不承受重力荷载的构件如框架填充墙构件。应根据建筑类因素,抗震结构体系必须具有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可避免因部分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抗震概念设计在选择建筑结构的方案和采取抗震措施时,首先要考虑地震动的性质及其对建筑影响,将橡胶垫层放置于上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应注意地震的不确定性及其一定的规律性,用以吸收震能量。

五、结语

文章结合高层建筑的设计,介绍了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的关键问题,并分析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够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鑒和指导。然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优化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和实际经验的总结,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并注重创新,以更好的推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光绅,吴建奇.建筑结构抗震设防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10(3).

[2]董丽媛.探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优化设计[J].中华民居,2012(6).

[3]杨磊.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优化设计[J].建筑设计管理,2010(3).

猜你喜欢
抗震建筑物结构
桥梁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My Hometown
爆炸过后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半包围结构
火柴游戏
底框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解析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