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施工控制研究

2015-10-21 19:28许国国
装饰装修天地 2015年5期
关键词:施工控制预应力桥梁

许国国

摘要: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量、荷载等级、行车速度等必然提高,还有一些不可预测的自然破坏力也将危及桥梁的安全。因此,为了交全可靠的建好每座桥,施工控制将变得十分重要,是桥梁建设的安全保证。本文主要介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施工控制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测量

前 言

连续刚构是采用柔性桥墩,使墩梁固结、主梁连续形成连续刚构桥,它是T形刚构与连续梁结合的一种新型体系。九十年代以来,连续梁桥以其独特优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施工中需要梁墩临时固结和进行体系转换,同时需设置大吨位的盆式橡胶支座,增加了养护工作和费用。随着高强混凝土、高强预应力钢材、大吨位张拉锚固体系的应用与发展,由于其具有大跨、高墩的能力,且施工中省工、省料、省时,因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施工监控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的目的是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对位移、挠度、应力、温度的监测和采取施工控制,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结构内力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确保大桥主桥顺利合拢,线形符合设计要求。根据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对大桥进行模拟施工、运营阶段的结构验算和结构分析,在技术角度对施工方案作出一定评价,以便相关单位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或确认。

二、桥梁主跨模拟施工运营阶段的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结构施工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结构分析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结构施工过程一般有倒退分析与前进分析两种方法。结构分析需要在桥梁主跨施工前提前进行。在桥梁的主跨施工悬浇施工前,监控人员根据施工方案中的施工过程与成桥运营情况,通过相关专业软件,参考施工方案和实测相关数据,进行各施工状态及成桥后的内力与位移计算,从而确定结构各施工阶段的内力与位移理论值,计算还可分析确定出桥梁的预拱度。

三、挂篮施工

挂蓝是一个能沿梁顶滑动或滚动的承重构架,其锚固悬挂在已施工的前端梁段上,在挂蓝上可进行下一节段的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的安装、混凝土的浇筑、预应力张拉、压浆等工作,完成一个节段循环后,挂蓝即可前移就位,进行下一节段的悬臂灌筑,直至悬臂灌筑完成。桥挂蓝结构形式为菱形,考虑现场安装方便,杆件联结方式为销接,行走采用后锚自锚式结构及前支座滑动方式,主体结构由主桁、横梁及底模架、悬吊系统、行走系统和模板组成。

四、悬臂施工

悬灌段施工开始头几个节段,由于气温较低,混凝土强度增长慢,加之各工序的衔接不理想,操作不够熟练,施工质量也不够稳定,因而,一节箱梁的施工周期长达10天。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逐渐掌握了施工规律,各工序操作熟练程度有所提高,工序间的衔接比较紧密,使施工周期缩短到平均7天,最短达6天。待合拢段施工后即可拆除挂篮。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

五、现场施工控制

1.现场控制

连续刚构成桥线型将直接影响其结构内力分布,因此,在连续刚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一节段竖向挠度及横向偏位。

1.1 加强原材料进场审批制度:对进场的原材料范规定进行材料性能,必须有原材料合格试验报告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对没有合格试验报告的原材料,一律不能进场。

1.2 强化施工计量管理:对混凝土搅拌机、张拉千斤顶等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标定,并定期检查,出现异常或超过使用期限应立即重新标定。

2.测量控制

2.1 施工放样

梁段施工时,中线按设在两岸的4个控制点进行控制测量,立模放样的测点设在底模板梁段的前缘,在立模时将上述立模标高换算成座标标高。在施工过程中对全桥中线和临时水准点进行定期复核和检查,确保各个结构施工测量的准确性。

2.2 施工观测

重点对2个主墩结构进行施工观测,按照施工顺序,每悬浇一段,在挂篮就位后浇筑混凝土前、浇筑梁段混凝土后、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前、纵向预应力后、移动挂篮前(即进行下一节段作业前)各观测一次。建立每次观测要记录好标高、温度、墩沉降情况等。测量结果以表格形式及时反馈并对一些意外情况在备注栏中注明。

六、参数识别与调整

连续刚构在施工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就是挠度的计算和控制,为确保连续刚构在成桥状态的线形达到设计的要求,施工时确定上部结构每一施工阶段的各项参数的确定和调整。

1.自重力

对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结构来说,由于容重变化、涨模、超厚所引起构件自重的變化是没有恒定变化规律的,但是经常发生。为确定块件实际重量,可预先在悬臂根部某截面处的箱梁顶底板内埋置应力传感器。对于k施工阶段在块件混凝土浇筑前后,观测到截面I(距悬臂根部1.5m处)顶、底板的应力变化量分别为 ,令于顶底板应力观测值 的悬臂端块件重量分别为。

应变计是根据变形转换为应力的工作原理研制的,因此量测的应力值中会含有收缩、徐变的影响。但由于该项检测可在混凝土浇筑前后完成,时间很短,因此,收缩、徐变的影响也很小,这样确定的P,其精度取决于应力传感器与频率测定仪的精度,而与温度变化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关系不大。

2.有效预应力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总体组织工作,同时,方案设计工作也应科学命题,通过完善的施工控制确保施工过程始终控制在可控状态下。然而,连续刚构在施工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就是挠度的计算和控制,为确保连续刚构在成桥状态的线形达到设计的要求,施工时确定上部结构每一待浇梁段的预拱度非常重要。

七、结束语

桥梁施工控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指导桥梁施工,做好过程控制,确保目标桥梁线形、内力符合设计要求,其涉及结构、试验、计算机、测控仪器、通讯等多学科领域知识。本人觉得以下几方面仍需从事监控的科研工作者继续努力:桥梁控制要不光只在施工阶段,还要在桥梁使用阶段长期进行健康检测。因此研发出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如可达50年)的应力温度传感器,可以做到施工时埋设传感器,兼顾桥梁的使用阶段进行健康监测。多学科配合,开发出成熟稳定的智能控制研究系统, 有配套的分析软件,能实时分析监测数据,将结果能以图像动态的直观显示,使得桥梁健康监测智能化、系统化、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雷俊卿.桥梁悬臂施工与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程翔云.悬臂施工中的预拱度设置.公路,2011年第7期.

猜你喜欢
施工控制预应力桥梁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质量控制
桥梁预应力损失成因探究
两种预应力主动加固桥梁技术分析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公路工程桥涵过渡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控制路径研究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控制与质量管理
浅谈小断面隧洞工程开挖爆破施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