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顶建筑工程加层施工技术的探讨

2015-10-21 19:28张立斌
装饰装修天地 2015年5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张立斌

摘要:加层改造对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改善生产、居住条件,加快城区改造都具有现实意义,是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技术条件的一项利国利民的技术政策。但在加层改造施工中也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重点注意,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并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加层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加层;施工技术

前 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旧有建筑的使用功能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为提升房屋的功能,业主通常考虑在原有建筑上加层。近年来,既有房屋加层改造以其独特的技术经济优势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成为既有房屋维修改造中占比例很大的一块,在旧建筑物上加层,可增加建筑面积、节约投资和材料,又可避免拆迁等繁杂琐事,还可节约各项公共生活设备和市政设施,一举多得。但在建筑工程加层施工中也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注意,本文作者就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就加层施工中的柱脚节点构造、新增圈梁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处理、钢柱及钢梁的安装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一、加层技术方案

设计时首先按照混凝土结构方式加一层进行承载力验算,但地基和部分墙体承载力不满足;然后按照钢结构形式加层验算,承载力满足,不需对原有结构加固。综合考虑结构的整体性、承载力及施工要求,决定加层采用轻钢结构。

1.为减轻原建筑的负重,新增层的主体结构采用等截面门式刚架,梁柱采用H 型钢,檩条为C 型钢,屋面板及墙面板采用双层彩色压型钢板,新增加的轻钢结构自重约0.2KN/m2。并且通过验算分析满足结构要求。

2.结合楼房的改造,设计加层时,在与原建筑物保持协调的基础上,将原来外墙开小窗的改开大窗。对于原有屋面,把原隔热层清除干净,排水坡采用C10 炉渣轻质混凝土找平,以减轻下部结构的荷载。

二、柱脚节点构造

原结构上可设置反梁作为钢结构加层结构的柱脚基础。横向反梁的作用主要是传递门式刚架的水平推力。为保证新旧结构有良好连接,反梁与原有圈梁采用植筋连接。施工时要求把与新增反梁连接处的原圈梁或屋面板凿毛,保证新旧结构混凝土的可靠连接。

由于加层为大开间活动室, 刚架设为单跨。在中部跨间无法设置横向柱间支撑,只能在加层两端设置,刚架加层的刚度较小,故柱脚采用刚接方案。由于刚接柱脚平面尺寸较大,而且刚接柱脚传递较大的弯矩,反梁应纵横双向设置,在柱脚处局部加大反梁尺寸。横向反梁用来抵抗刚架柱脚的水平剪力和弯矩。但由于横向反梁的设置,必须在原楼面上增设一层木楼面,提高了加层的楼面标高,所以在设计加层楼梯时应考虑。

三、加层结构新增圈梁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处理

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原建筑屋面混凝土的收缩已完成,而新增反梁混凝土的收缩刚开始,因此新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伴随的收缩会在结合面造成剪切或拉伸,若结合面强度不够,则会形成裂缝,不利于新旧结构的连接。原建筑屋面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界面剂类型、新混凝土种类、粘结界面方位及龄期均是影响粘结强度的重要因素,其中老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大。

1.在新增反梁施工前,对原混凝土表面必须凿毛、打齿槽,所有碎块浮碴都必须清除,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一般老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越大,粘结强度越高,据研究,凿毛界面粗糙度约为2.4mm时,粘结强度提高约20%~113%。

2.使用水泥浆类界面剂可提高粘结强度,且按水泥砂浆、净浆、膨胀浆的次序,粘结强度逐次增高,但以膨胀浆界面剂粘结效果最好。据研究,当膨胀剂掺量从8%增加到10%,12%时,界面强度分别提高2%,12%。

四、钢柱及钢梁的安装

为了保证总的进度计划要求,钢柱、 屋面钢梁在工厂分段制作,然后运至现场拼装。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轻钢结构的施工特点,选用 1台 16t汽车吊承担钢柱、 钢梁的吊装,另选 2 台 8t 汽车吊作辅机,用于构件拼装和二次搬运。因钢梁翼板和腹板较薄,安装位置高,易产生平面弯曲变形,因此先在地面上竖起钢梁作立式拼装(避免平躺拼装后竖立过程中产生弯曲变形),拼装后再进行吊运组装。钢柱具有板薄、易弯曲等特点, 柱的稳定主要依靠柱与柱之间布置较为密集的 C 型檩条和拉条来加强。

五、施工期间防水问题

在原建筑物上直接加层施工必然要全部或局部清除原防水层,一般加层又是在不搬迁、不停业的环境下施工,施工期间的防水问题就十分突出。本工程施工期间正赶上雨季,必须采取特殊的施工防水措施。

1.测量放线找准柱顶位置,首先找到原建筑物施工的坐标控制网进行复测,然后与实物的位置、间距、标高进行复校,两者相符合时才可开凿施工。

2.拆除女儿墙,先在外墙柱顶部位局部凿开1000×1000mm宽的面,凿开后用刀割开三元乙丙防水层,外围砌筑200mm高的防水沿,将三元乙丙四周折起砌入防水沿,顶部制作一个铺彩条布的木框防水盖,施工时打开防水盖,下雨时及时盖上。

3.钢柱底板焊接安装结束后,柱坑内抹一层10mm厚1:2.5水泥砂浆,再涂二遍水泥粉加 YJ302 防水剂,涂匀不留死角。柱子安装后,坑内虽然存水,但无一漏水。

4.整体楼面的开凿清除工作在加层楼面防水完成后进行,虽然增大了施工难度,但使施工期间的防水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轻钢增层还应注意增层外墙板与原房屋外墙的接缝问题。既要防水,也要协调美观,因此,连接配件很关键。

六、施工中的几点体会

该加层工程施工中没有对使用造成不利影响,保证了正常使用。通过本工程施工实践,可为今后类似加层改建工程提供参考。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在轻钢结构加层中,要注意钢柱柱脚与下部结构的连接,因为新加层部分的钢柱柱脚的可靠连接是保证设计、施工质量的关键。原结构混凝土表面粗糙度是影响加层柱脚连接的主要因素。

2.应严格控制新旧结构交接层的施工质量, 以保证共同工作, 使之形成合理受力体系。

3.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以达到最大限度保护原结构的目的。

4.施工时与原建筑物有关的各部位尺寸,应现场调查取证,以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加层施工期间,应对原建筑物及相邻建筑物进行沉降、倾斜观测,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处理解决。

參考文献:

[1]吴宪华.房屋顶部加层施工技术的分析[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6).

[2]CECS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3]CECS78∶96,砖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范.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