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因素及检测方法

2015-10-21 19:28梁忠
装饰装修天地 2015年5期
关键词:压实度公路路基影响因素

梁忠

摘要:土是由土颗粒(固相)、水(液相)及气体(气相)三种物质组成的集合体,这三种物质在体积上和质量的比例关系不同,则会反映出土的物理状态上的变化,土中空隙体积大,土就松,土中水分多,则土就软公路上经常看到路面开裂、沉陷等病害,究其原因,病害出现在路面上,但病根往往在路基上。本文从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构成、压实标准的确定、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公路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与检测方法,论述了路基压实度对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关键词:公路路基;压实度;影响因素

前 言

“压实度”是指:松散土在最佳含水量下通过压实机械进行碾压,使松散土的颖粒结合严密,从而形成密实整体。为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从而使土的单位质量提高,最终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同时增高,达到形成密实整体的目的。

一、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构成

对于路基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有:1.含水量对压实的影响。2 土质对压实的影响。3.压实厚度对压实的影响。4 压实功压实变数对压实的影响。5 土粒级配的影响。

1.含水量对压实的影响

在压实过程中, 土的含水量是影响填土压实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由击实曲线可知道严格的控制最佳含水量是关键,碾压需要克服土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粘结力,才能使土颗粒产生位移并相互靠近。土的内摩阻力和粘结力是随着密实度而增加的, 土的含水量越小时,土颗粒间的内摩阻力越大,压实到一定程度后,某一压实功不能克服土颗粒间的抗力,压实所得的干密度小。 当含水量增加时,水在土颗粒间起润滑作用,使土的内摩阻力减小,因此,同样的压实功可以得到较大的干密度。 在这个过程中,单位土体积中空气的体积逐渐减小,而固体体积和水的体积逐渐增加,当土的含水量达到某一限度后,虽然内摩阻力还在减小,但单位土体中空气的体积已压缩到最小限度,而水的体积不断增加,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在同一压实功下,土的干密度反而逐渐减小,土只有在某一含水量下,才能压实到最大干密度,这个含水量称为最佳含水量。

2.土质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土质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很大。从施工实践可以看出,砂性土的压实效果优于黏性土。 其机理在于土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土粒表面水膜所需的含水量就越多,而且黏土中含有亲水性较高的胶体物质。由于砂土的颗粒组呈松散状态,水分极易散失,所以在这时最佳含水量没有实际意义。

3.压实厚度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铺筑厚度的确定《规范》规定, 分层的最大松铺厚一般宜在30cm~50cm 间,按土质类别,压实机具的功能,碾压遍数等具体由试验确定。一般情况采用 12t~15t 压路机, 松铺厚度绝对不宜超过30cm,且碾压遍数在 8~10 遍才能保证达到压实要求。最好松铺厚度不低于 12cm, 即压实厚度不低于 8cm, 才能保证整个填方的整体强度。首先确定分层,既能保证每层不能超过最大松铺厚度,也不低于最小松铺厚度。施工表明,最好按松铺厚度 30cm 进行铺筑,以确保压实层的匀质性。

4.压实功及压实遍数对压实的影响

压实功能(指压实工具的质量、碾压次数或锤落高度、作用时间等)对压实效果的影响,是除含水量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据此规律,施工实践中可以增加压实功能(选用重碾,增加次数或延长作用时间等)以提高路基强度或降低含水量以达到最佳,需要指出的是,用增加压实功能的办法以提高土基强度的效果有一定限度。压实功能增加到一定限度以上,效果提高就会越为缓慢,在经济效益和工程施工组织上会增大成本或施工组织难度。严格控制最佳含水量要比增加压实功能收效大得多。

5.级配对压实的影响

集料的级配对碾压所能达到的密实度有明显影响。实践证明,均匀颗粒和砂,单一尺寸的砾石、碎石都难于碾压密实。在级配集料基层或底基层施工中, 使所用的集料的级配与室内试验确定标准干容重时,所用的集料级配相同非常重要。在集料发生离析的情况下,添加所缺的料并进行适当的拌和是必要的。施工中,只有严格控制级配,才能确保达到规定的压实状态。

二、现场检测路基压实度的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1.灌砂法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量的砂, 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2.核子仪法

该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测量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这类仪器的特点是测量速度快,需要人员少。该类方法适用于测量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有些进口仪器可贮存打印测试结果。它的缺点是,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害,另外需要打洞的仪器,在打洞过程中使洞壁附近的结构遭到破坏,影响测定的准确性,对于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可作施工控制使用,但需与常规方法比较,以验证其可靠性。

3.环刀法

环刀法是测量现场密度的传统方法。国内习惯采用的环刀容积通常为 200cm3,环刀高度通常约 5cm。用环刀法测得的密度是环刀内土样所在深度范围内的平均密度。它不能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密度。 由于碾压土层的密度一般是从上到下减小的,若环刀取在碾压层的上部,则得到的数值往往偏大,若环刀取的是碾压层的底部,则所得的数值将明显偏小,就检查路基土和路面结构层的压实度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压实度,而不是碾压层中某一部分的压实度,因此,在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时,应使所得密度能代表整个碾压层的平均密度。然而,这在实际检测中是比较困难的;只有使环刀所取的土恰好是碾压层中间的土,环刀法所得的结果才可能与灌砂法的结果大致相同。另外,环刀法适用面较窄,对于含有粒料的稳定土及松散性材料无法使用。

三、结束语

公路路基压实质量的试验室控制, 主要是靠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数据来评定,这些质量检测方法和检测数据是否科学、真实、有效,直接影响着路基质量评定的准确性。总之,路基压实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具體施工中,理论上的知识与施工中的具体指导应该相结合,同时,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牢固树立全员质量意识,根据每条路的不同土质、天然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在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的同时,必须搞好试验路段,试验路段成功并取得精确数据后,再进行填筑路堤的施工。

参考文献:

[1]张超,郑南翔,王建设.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1).

[2]刘显民,刘仲.影响公路工程压实度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的分析[J].科技资讯,2006(08)

[3]王琳婷.路基施工中压实度的控制[J].交通科技,2004(05).

猜你喜欢
压实度公路路基影响因素
简述灌砂法实测公路路基压实度的重要性
浅析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管理对策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公路路基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
粉煤灰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影响因素及施工控制措施
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