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青少年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10-21 19:51鲍希静王印领刘小银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痤疮中医药

鲍希静 王印领 刘小银

【摘要】目的:对针药结合早青少年寻常型痤疮的治疗中起到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青少年痤疮患者6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中药汤药治疗措施,对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并配合耳穴放血、叩刺。治疗告一段落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每个个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41%,实验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寻常型痤疮的治疗中针刺结合疗法于临床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医药;针药结合;痤疮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32-01

寻常型痤疮是青少年在青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的皮肤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粉刺”,俗名“青春痘”。现今医学将痤疮的病因归结为皮脂腺的功能及雄性激素的过度兴奋,从而致使各类炎症,多发于青春期青少年的背、胸、面等部位。大多数类型痤疮的治疗手段为中医西医相结合,有很多治疗手段,但却没有疗效显著的治疗措施。从临床上的实践能够得知,若仅仅采取单一的治疗手段其疗效并不尽如人意。此次研究通过对比中药汤药和针药结合两种治疗手段疗效差距,来对痤疮最优治疗手段进行探索,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诊断原则的寻常型痤疮患者6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范围为(12-23)岁,平均年龄为(18.42±2.31)岁;病程为3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2.31±0.21)年。将其随即均等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其中实验组采取针药结合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中药汤药疗法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范围、性别组成、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每日服用一剂枇杷清肺剂,服用时间为每日清晨,每个星期服用6日。枇杷清肺剂的主要成分及剂量为:生甘草5g、党参12g、生地25g、知母12g、生石膏25g、丹皮10g、黄苓12g、桑白皮13g、黄柏12g、黄连12g、枇杷叶12g。一个疗程为四个星期,治疗共两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患者治疗程序进行分析观察,治疗完全结束后持续对患者进行观察两个月。

1.2.2实验组

服用枇杷清肺剂,服用剂量、治疗疗程和对照组完全一致。在此之外对实验组再实施针刺手段,具体措施为:使用毫针对脸部的天枢、曲池、地仓、四白、迎香、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进针之后,留针半个小时,每隔5分针对患者实施一次运针。每两天治疗一次,一个疗程共有四周,治疗共有两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患者治疗程序进行分析观察,治疗完全结束后持续对患者进行观察两个月。

1.3观察指标

将患者的痤疮疗效分成四个等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对患者皮肤治疗的成效,局部部位炎症的改善情况,以及痤疮的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痊愈:痤疮完全消失。不存在新发的痤疮,治疗后三个月的回访并未發现有复发的情况。显效:痤疮情况有显著改善,出现少量的新增痤疮。有效:痤疮消失30%,出现少量新生痤疮。无效:痤疮情况并未显著变化甚至恶化。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对

实验组34例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体有效率是88.23%;对照组34例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体有效率是79.41%。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对(n/%)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体有效率实验组 34 10(29.41) 14(41.76) 6(17.64) 4(11.76) 88.23%对照组 34 4(11.76) 10(29.41) 13(38.24) 7(20.59) 79.41%2.2 局部炎症好转状况

实验组中基本痊愈例11,显著效果16例,进步4例,无效3例,有效率91.76%为;对照组中基本痊愈3例,显著效果9例,进步1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2.35%,详见表2

表2 炎症好转情况比对(n/%)

组别 无效 有效 显效 痊愈 总有效率实验组(n=34) 3 4 16 11 91.76%对照组(n=34) 6 16 9 3 82.35%3讨论

痤疮是一种皮脂腺、毛囊、皮肤慢性的炎症,现代医学将其发病原因归位3类:(1)雄性激素过分亢进;(2)皮脂毛囊的导管角化进程加速,造成皮脂毛囊的管口阻塞;(3)局部炎症的产生[1]。中医认为针刺能够对经络起到疏通作用,可进一步激发人体的勉励能力,对内部的激素水准进行有效调节,从而起到对皮脂分泌抑制的效果并伴随有散结、消肿、消炎的功效[2]。

祖国医学认为痤疮的病因和人的肾、胃、脾、肺有一定程度的联系[2]。而针刺中的补泄措施是针刺治疗过程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补指的是使用针刺让人体内部各类能力旺盛及恢复;‘泄指的是使用针刺对病邪进行疏泄[4]。通过补泄能够使患者的生理状态恢复到正常的水准。

经由本次实验能够了解,针药结合相较传统的单一汤药手段具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5]。

参考文献

[1]兰东,司天润,赵树玲等.针药结合治疗不同证型女性迟发性与持久性痤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2004,24(6):379-382.

[2]韩玲.中药、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痤疮90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12):207-208.

[3]胡璟,孙亦农,蔡建伟等.针药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2):253-254.

[4]曲晓雪,蔡建伟.针药结合治疗痤疮的机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2):1841-1842.

[5]徐佳.针药结合治疗痤疮80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3):190-191.

猜你喜欢
痤疮中医药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痤疮的形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中医药国际化提速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
药都安国转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