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预制在下颌部瘢痕增生修复中的应用

2015-10-21 19:51张震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修复

张震平

【摘要】目的:总结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应用的效果 方法:在前胸锁骨下区掀起的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下埋植扩张器,注水扩张后将皮瓣转移至下颌部以修复下颌部瘢痕畸形 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3年,色泽,质地良好,收縮不明显,修复效果满意。结论: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扩张后更适宜修复颜面部形象部位。

【关键词】组织扩张术;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下颌瘢痕;修复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65-01

面部烧伤,往往下颌部烧伤严重,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疤痕增生畸形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后期常通过切疤植皮的方法修复,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植皮的效果,难以达到满意程度。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已成为组织缺损修复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皮瓣薄,色泽,质地良,与受区建立血运早,断蒂早的优点。故我科用前胸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预制扩张修复下颌部瘢痕增生畸形,皮瓣厚薄,色泽适宜,收缩不明显,修复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18~35岁之间,平均年龄27岁,均为火焰烧伤后遗留瘢痕,瘢痕位于面,口周及下颌部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口角歪斜,下唇外翻等畸形。色沉色脱并存,瘢痕高出皮肤,质硬,3例充血明显,2例色暗,质稍软,愈合时间在1年~5年之间。

生。查体:面颊部为萎缩性瘢痕,部分色沉,下颌部瘢痕增生明显,高于皮肤,质硬,充血明显,活动度差,左侧口角歪斜,下唇线不齐,瘢痕范围约有15 cm×7cm,前躯干不规则瘢痕散在。在前胸瘢痕上缘自胸骨柄旁平行

1.2 典型病例:某女,30岁,火焰烧伤后2年,面部,前胸不同程度的瘢痕增于锁骨向外设计切口,手术分两步进行操作: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近胸骨区在胸廓内动脉穿支的解剖位置稍外侧1~2cm处,紧贴筋膜表面作分离,在锁骨中线以外区域,于皮下脂肪浅层作分离,以形成胸肩峰动脉终末支营养血运的皮瓣,从而形成不同的内深外浅的组织腔隙,使皮瓣近端为轴型皮瓣拟作递和携带转移用,远端为傍轴型血管的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备作修复用。于囊腔内放置250ML容量的扩张器后缝合切口,注水扩张达到700ml,三个月后,因皮瓣超薄一期转移有恐皮瓣血运障碍,故行延迟手术一次,在本次延迟术中考虑皮瓣转移位置的合适度,将胸廓内动脉穿出侧切断,以形成胸肩峰动脉皮支营养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两周后行下颌部切疤,取出扩张器,将皮瓣近端转移至下颌瘢痕远端,保留部分下颌瘢痕,皮瓣近端缝制皮管,胸部切口直接缝合。皮瓣经过训练两周断蒂,舒展近端皮管,切除下颌所剩瘢痕转移至创面舒平,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附图1)术前病人正面观 附图2)术前病人侧面观 附图3 前胸部埋植扩张器注水后 附图4)皮瓣延迟术后 附图5)一期皮瓣转移至面部蒂部相连 附图6)二期皮瓣断蒂修复面部随访2年

图1)术前病人正面观图2)术前病人侧面观

图3) 前胸部埋植扩张器注水后 图4)皮瓣延迟术后

图5)一期皮瓣转移至面部图6)二期皮瓣断蒂修复下颌部

2.结果:本组5例,皮瓣完全成活1~3年随访,下颌部外形满意,皮瓣无明显回缩,口角无歪斜,唇无外翻等,色泽良好,薄厚适宜,效果稳定。

3.讨论:

面颌部瘢痕虽时久而变平软,但多因外形影响外观,给病人以心理和生理上带来很大的负担,增生更严重者可能造成周围组织器官的变形移位。传统常用全后皮移植,有时因色泽,质较差影响效果,特别是颌颈角消失,再次难达到满意程度。采用传统皮瓣修复较为臃肿,需多次行去脂削薄术。近十几年来所研究的皮瓣,薄皮瓣,为面部瘢痕畸形提供了优良的修复材料[1.2.3].。我们在上胸部设计并形成的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进行扩张其更薄,血运更好,扩张完成后再以修复下颌瘢痕,后期避免去脂削薄手术,且供区可以直接缝合。进行扩张时皮瓣包括两部分:近胸骨段为轴型皮瓣扩张包括颈横动脉前支或胸廓内动脉穿支,该段经扩张后主要以携带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完成转移修复并提供给薄皮瓣血运,后段主要为傍轴型血管的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使远侧的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有充分的血运[4],其中也包括胸肩峰动脉终末支与其建立的动脉网提供血运,为皮瓣在转移时皮瓣无论是顺行还是逆行转移时都提供可靠的血运基础。本病例因面部左侧瘢痕面积较大,因其在设计时顺行转移在修复瘢痕时存在一定的不足,故我们预做逆行转移,所以在转移之前行皮瓣延迟术,延迟术后根据皮瓣情况7~14天再行皮瓣转移术,部分转移后,蒂部缝合制皮管,待远端与受区建立血运后,蒂部经训练皮瓣血运良好时,则可行断蒂修平缝合术[5]。

采用本术式虽然手术分多次进行,疗程较长,但皮瓣应用广泛,效果好,皮瓣质地优良,对于颜面部毁损的患者来讲,受到较好的修复效果,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参考文献

[1] 马显杰,鲁开化,艾玉峰,经横动脉颈段皮支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J].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3;9:22

[2] 杨智义,胡小春,曹建军,等。肩胸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面颈部修复中的应用[J]. 实用整形外科杂志. 1992;3(2):59

[3] 马政,冯立哲。颈肩超薄皮瓣修复面颊部皮肤缺损三例[J]. 中华医学杂志. 1993;73(2):113

[4] 陈宝驹,徐明火,京萨,等. 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扩张术在面部畸形修复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01;10(6):496-497

[5] 京萨,陈宝驹,胸三角轴型皮瓣预扩张修复面部瘢痕效果[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1):1025-1026

猜你喜欢
修复
关于提升架空地线断股修复工作安全性的研究杨暘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浆液循环泵耐磨修复新技术简介和应用
青铜器鉴定与修复初探
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中外比较
WebSocket安全漏洞及其修复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复技术
试论艺术教育的创新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