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52例临床分析

2015-10-21 19:51何迎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素血糖

何迎春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路径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门诊部所收治的52例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将5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项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佳,组间对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具有着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出发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80-01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临床上多采用短期胰岛素治疗,将患者血糖水平予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经现代临床实践发现,于发病初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做出科學强化治疗,可显著管控患者血糖水平,降解葡萄糖毒性,对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做出强化[1]。为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本研究定向选取了我院2012年以来所收治的2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门诊部所收治的52例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吻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所版定的《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标准》要求。采用随机分组法将5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跨度集中在28~71岁,平均年龄(47.4±5.21)岁,病程5个月~1.7年,平均病程(9.8±4.2)个月。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跨度集中在31~70岁,平均年龄(48.4±5.11)岁,病程5个月~1.8年,平均病程(9.5±4.1)个月。全部患者均不存在严重肝肾、心脏等器质性并发症。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本研究所纳入52例患者于入院治疗后均给予常规脏器功能检查,测量患者身高及血压,同时以全自动生化仪予以患者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测量,采用金标法测量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同时给予健康宣教,令患者坚持运动治疗,合理控制饮食结构。再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药物治疗,1.0g/d,选择餐时或餐后即刻服用,以2周为1疗程。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泵输注诺和灵30R作短期强化治疗,2周为1疗程[2]。

1.3?评价标准:经1疗程治疗后依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HBA1c变化情况,血糖控制达标标准为:空腹血糖水平≤6.2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8.0mmol/L,HbA1c%≤6.5%。若血糖水平<4.0mmol/L,即诊断患者为低血糖。停药72h之后进行复查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予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予以表示,行方差检验,P<0.05,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G、HbA1c水平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康复过程比较( ±s)

组别 例数 阶段 FPG mmol/L 2hPG mmol/L HbA1c(%)观察组 26 治疗前

治疗后 12.74±3.61

6.42±1.67 15.23±3.39

7.51±1.94 10.20±3.59%

7.79±1.23%对照组 26 治疗前

治疗后 12.83±3.71

7.79±2.19 15.96±3.52

9.86±2.74 10.51±2.93

8.36±1.332.2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对比

观察组FPG≤6.2mmol/L、2hPG≤8.0mmol/L、HbA1c%≤6.5%的达标患者依次为22例(84.61%)、21例(80.76%)、19例(73.07%)相比对照组患者19例(73.07%)、17例(65.38%)、16例(61.53%)的综合达标率而言,观察组患者效果更佳,组间差异明显,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诉表现的疾病,也是现代临床常见内分泌代谢类疾病,其主要发病机理是由于血糖增高而导致胰岛素β细胞功能出现缺陷,胰岛素抵抗能力下降而引发,在2型糖尿病患者初发阶段有效强化胰岛β细胞功能,纠正紊乱尤为关键。

现实中,二甲双胍药物是为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直接作用于糖代谢过程,促进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利用,从而保护已受损胰岛功β细胞功能免受持续损害,有利于糖尿病的长期控制。而诺和灵30R是为一类人胰岛素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肝糖原分解异生,降低脂质合成,将组织中的葡萄糖予以分解氧化,合成转变为氨基酸脂肪,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刺激患者胰岛素分泌,而增加患者胰岛β细胞负担,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而二者强化联用可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胰岛素泵入诺和灵30R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患者FPG、2hPG、HBA1c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予以了有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光秀.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38(18)

[2] 金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54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

[3] 刘振华.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5(3)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胰岛素血糖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减肥好难!餐后血糖大幅下降更易饿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制度化管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优势
糖友:记得做好血糖日记
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使用中的突出问题及质量改进
胰岛素泵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