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A199、AFP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5-10-21 19:51姜晓萍王日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姜晓萍 王日春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A199、AF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A199、AFP水平检测,并与3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前血浆Leptin和血清CA199、AF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手术治疗1个月后三项指标的水平则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A199、AF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血浆Leptin, CA199, AFP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28-01

瘦素(Leptin)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肝星状细胞也参与其合成与分泌。有文献报道Leptin水平与肝癌的关系密切[1]。CA199是一种分子量为5000KD的低聚糖类肿瘤相关抗原,对消化道肿瘤特别是胰腺癌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已被临床广泛应用[3]。作者将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血浆Leptin和血清CA199、AF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一般资料

1.1.1.病人组:33人。均为海盐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明确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包括体征、B超、CT部分病例经MR证实及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最后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

1.1.2.健康对照组:35人。抽取海盐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经健康体检合格者(其中男18人,女17人,年龄25~60岁),无心、肝、肺、脾、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试验正常,无肿瘤家族史。

1.2.方法

1.2.1.血浆Leptin和血清CA199、AFP水平检测。血浆Leptin检测采用放免法,试剂盒由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血清CA199、AFP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试剂由美国罗氏公司提供,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2.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测数据以X±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回归。

2.结果

健康对照组和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療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A199、AFP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健康对照组和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A199、AFP含量测定结果

组别 n Leptin (ug/l) CA199 (u/ml) AFP (ug/l)健康对照组 35 3.8±2.1 15.2±4.5 10.2±3.8术前病人组 33 △12.2±5.6 △40.4±10.6 △648.8±102.5术后病人组 31 4.0±2.2 16.4±4.7 12.4±4.1△术前病人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Leptin和血清CA199、AF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病人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Leptin和血清CA199、AF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有文献报道,leptin不仅具有调节机体脂肪的沉积,抑制胰岛素分泌和免疫调节的抗炎作用,而且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有高表达[4]。本文检测的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手术前血浆leptin的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则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升高的机理可能性是:因肝癌患者血清中TNF-2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胰岛素、肾上腺素等一类刺激物可能起主要作用。另外,性激素代谢异常,雌激素水平升高,睾酮水平降低,也促进了leptin的分泌[5]。

CA199属于Ⅰ型糖类抗原,是Koprowaki等应用人类结肠癌培养细胞样免疫BALB/C鼠而获得的19种抗体中一种肿瘤相关抗原,类似唾液酸lewis血型抗原的低密糖,在健康对照组血清中含量甚微[6]。本文检测的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手术前血清CA199水平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手术治疗1个月后则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升高的机理是:由于患者肝细胞大量的变性或坏死,使有核细胞内的某些肿瘤标志物释放入血,或因肝细胞基因突变,使抗原表达异常有关,与谢国强等的研究结果一致[6]。

AFP作为HCC诊断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广泛应用于临床。但AFP用于HCC的早期诊断仍然灵敏度不够,应用受到局限。本文检测的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手术前血清AFP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手术治疗1个月后则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毛芝岑等的研究报告一致[7]。

综上所述,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A199、AF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闫伟伟,石燕,戴广海.瘦素与肝癌.标记免疫分析法与临床[J].2012,15(2):123~124

[2]赵长新.血清CEA,AFP,CA199和SA联检对HCC的诊断价值.放射免疫学杂志[J].2010.23.(3):266~267

[3]何浩明编著.医学实验研究论文集.第1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M].1997:164~165

[4]侯桥江,张丽华,王秀文.瘦素及其受体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医学综进[J].2011.12(23):1438~1440

[5]侯桥江,王秀文,张丽华等.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瘦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中国院代医药杂志[J].2011.9(5):5~8

[6]谢国强,邵跃明,杨燕.HCC患者多肽舌长因子及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意义.放射免疫学杂志[J].2009.22(3):203~205

[7]毛芝岑.肝硬化患者血清IGF-I、CA199和AFP联检的临床意义. 放射免疫学杂志[J].2009.23(4):393~394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
三维适形半野轮照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3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
TACE序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探析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安全性观察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不同血流阻断法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