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分型分期及营养状况概述

2015-10-21 19:51邱庆生陈英会王中瑞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营养状况

邱庆生 陈英会 王中瑞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辩证分型以脾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脾肾气虚、湿热、血瘀、水湿或以上证型虚实夹杂为多见。在代偿期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湿热为主;在失代偿期以脾肾气虚、气阴两虚、湿热、血瘀为主;在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以脾肾阳虚、阴阳两虚、湿浊、湿瘀为主。营养状况的改善与健脾益胃补肾关系密切。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辨证分型;西医分期;营养状况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34-01

1中医辨证分型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肾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湿浊证;湿热证;水气证;血瘀证;风动证共10个证型。但是在临床上常常证型间杂出现。诸多医家研究证型分布情况,以掌握临床常见证型,利于疾病的治疗。

钟健等研究患者1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分型发现,本虚证:脾肾气阴两虚证50.68%,肝肾阴虚证21.23%,脾肾阳虚证18.49%,脾肾气虚证9.59%,阴阳两虚证所占极少。标实证:湿热证46.58%,血瘀证23.29%,湿浊证14.38%,湿瘀证12.33%,其他型占3.42%。各本虚证所兼标实证:脾肾气阴两虚证中兼湿热者高达58.11%,兼血瘀者达21.62%,肝肾阴虚证中兼湿热证和血瘀证各占48.39%和35.48%,脾肾阳虚证中兼湿浊证和湿热证各占33.33%和25.93%,脾肾气虚证以兼湿浊证为主,占总数的42.86%,其次为湿热和湿瘀,各占21.43%[1]。李志更等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证候得出临床证候类型有10个,分别为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气虚证、湿热证、湿阻证、脾肾气阴虚证、血瘀证、水湿内停证。其所占频率分别为12. 3%、10. 7%、7. 1%、6. 1%、5. 7%、3. 6%、3. 4%、、3. 2%、3%、2. 6%。病位类证候要素中频数排前3位的是肾、脾、肝。所占频率分别为16. 74%、12. 43%、5. 35%[2]。赵宇等对460 例 CRF 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析,结果 CRF 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其次为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最少;标实证以瘀血证为主,其次为湿浊证、水气证、湿热证,风动证最少[3]。王峥在阴虚证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规律性探讨中认为,CRF虚证中,阴虚证中89.11%兼血瘀证,气阴两虚证中78.14%兼有血瘀证,62.12%兼有湿热证;肝肾阴虚证57.17%兼水气证;阴阳两虚证80%兼湿浊证的表现[4]。

2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分期的相关性

慢性肾功能衰竭与西医分期的相关性研究较多,不同时期以不同的证型为主。

钟建、何立群等研究1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分型及与相关生化指标关系的研究得出湿热证、湿浊证、血瘀证、湿瘀证与肾功能分期的关系。湿热证以失代偿期为最多,湿浊证以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多见,血瘀证多见于失代偿期,湿瘀证以失代偿期和肾衰竭期多见[1]。孙升云等发现CRF 代偿期以脾肾气虚型和肝肾阴虚型为主,失代偿期以脾肾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为主;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则以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占主要地位。韩佳瑞等对61 例 CRF 进行辨证分型,并测定肌酐、尿素氮水平,其自高至低为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发现CRF代偿期以脾肾气虚型和肝肾阴虚型为主,失代偿期以脾肾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为主,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则以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占主要地位。气阴两虚证在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分布较肝肾阴虚证和阴阳两虚证为多,并从代偿期到尿毒症期逐渐减少;阴阳两虚证整体分布较少,并从代偿期到尿毒症期逐渐增多;肝肾阴虚证在肾功能衰竭期出现频率较其它3期高,其次为失代偿期,在尿毒证期分布最少[4]。

有上述各医家研究结果总结出,在代偿期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的虚证和的湿热的实证为主;在失代偿期以脾肾气虚、气阴两虚的虚证和湿热、血瘀的实证为主;在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以脾肾阳虚、阴阳两虚的虚证和湿浊、湿瘀的实证为主。

3中医辨证分型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

我们在临床上往往可以碰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乏力、体重下降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其机理是影响机体蛋白质、氨基酸代谢,使部分血清蛋白质、氨基酸水平下降,引起机体营养不足。

冼启经应用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 26 例,发现应用健脾益肾、 补益气血、祛浊化瘀、升清降浊的加味六君子汤的患者血 HGB、ALB、DPI、DE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SGA 评分及主要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徐成江应用温补脾肾、益胃化湿的参芪健胃汤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厌食症疗效,观察测量干体重(DW)和左上臂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并作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分析,结果得出中药组DW、TSF、Alb、TF、Hb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能增进食欲,改善伴随的上腹部症状及营养状况。杨永铭等观察人参养荣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发现,人参养荣汤使CRF PD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得出人参养荣汤加减能更明显提高CRF PD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并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和食欲。

4问题与展望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慢性疾病造成的肾单位明显减少,使机体在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水肿”、“癃闭”、“关格”、“腰痛”、“虚劳”等范畴。病情严重,治疗比较棘手,预后较差,死亡率高。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证型分布及其与西医分期、营养状况的研究已经很透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有关区域差异、气候差异的研究甚少。

参考文献

[1]钟建,何立群,丁小强. 1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分型及相关生化指标研究[J]. 中医杂志,47(5):374-377

[2]李志更,王天芳,赵 燕,于春光,万 霞,任 婕,王庆国. 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证候与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分析比较[J]. 中华中医药学刊,25(1):52-53

[3]赵宇,占永立,饶向荣,等.460 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分析[J].中医杂志,2009,50( 5) :446-448

[4]王峥,李建鹏. 阴虚证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规律性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8):1287-1289

猜你喜欢
慢性肾功能衰竭营养状况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择时艾灸联合保肾汤应用于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高位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临床观察
饮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研究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