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肌皮瓣修复术治疗小腿跟腱损伤患者临床分析

2015-10-21 19:51蒋峰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临床分析

蒋峰

【摘要】目的:探讨腓腸肌皮瓣修复术治疗小腿跟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小腿跟腱损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腓肠肌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跟腱的一期愈合率、膝和髁关节正常活动率、感染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3.48±3.8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7.26±4.99)min,观察组患者的一期愈合率和关节正常活动率均为100%,且术后无1例感染的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腓肠肌皮瓣修复术治疗小腿跟腱损伤疗效显著,具有手术方法简单、血运及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且术后感染率低。

【关键词】腓肠肌皮瓣修复术;跟腱损伤;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72-01

跟腱是人体的所有肌腱中是最为粗大的,主要是足跖屈和屈小腿的功能,由于其解剖以及运动力学的特点,临床上跟腱受损主要原因为运动和外伤。腓肠肌皮瓣修复术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手术方式,它不但可以修复受损的皮肤,而且还可以通过应用和跟腱相同的组织重建跟腱的功能,是修复跟腱受损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法[1]。本研究对小腿跟腱损伤的患者进行腓肠肌皮瓣修复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腿跟腱损伤患者4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2.46±4.1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17~48岁,平均年龄(31.85±3.77)岁,运动损伤11例,车祸损伤6例,切割伤3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2.92±4.64)岁,运动损伤12例,车祸损伤5例,切割伤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对照组 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清创,使跟腱的断端充分暴露,适当地修齐创面边缘,用改良的Kessler法缝合跟腱,然后沿腱束方向间断缝合,缝合完成后,把橡胶引流条埋置皮下,24小时之后拔掉。

1.2.2观察组 采用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术治疗[2],术前进行硬膜外麻醉,清创,选取皮瓣:皮瓣上界为腘窝下方,下至创伤面边缘跟腱的近侧,胫骨内侧和腓骨外缘为两侧的界限。在皮瓣的上方做切口,露出腓肠肌外缘,钝性分离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由近到远在皮瓣的外侧、远侧、内侧作切口,把皮瓣掀起,“Z”字形延长腓肠肌外缘肌腱性部分,把腓肠肌内外侧头的神经束、血管游离到腘动静脉和胫神经部位,然后行V-Y推进,修复缺损的跟腱。

所有患者术后均用长腿石膏使踝关节固定,在6周后复诊,随诊12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手术时间、跟腱的一期愈合率、膝和髁关节正常活动率、感染率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手术时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3.48±3.8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7.26±4.99)min,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 X±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观察组 20 33.48±3.86对照组 20 47.26±4.99注:经t检验,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一期愈合率、关节正常活动率、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一期愈合率和关节正常活动率均为100%,且术后无1例感染的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一期愈合率、关节正常活动率、感染率比较(%)

组别 例数 一期愈合率 关节正常活动率 感染率观察组 20 20(100.00%) 20(100.00%) 0对照组 20 17(85.00%) 15(75.00%) 3(15.00%)注:经卡方检验,P<0.05。

3讨论

小腿跟腱主要是由肌腱周围组织及其连接处来供血,因此跟腱部位的血供相对较差,发生损伤时不容易恢复,且容易导致感染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本病的治疗方式一般为手术治疗,但是传统的手术创伤较大,操作非常复杂,往往需要分期手术,增加了手术的风险,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带来很多痛苦,并且,传统手术肌腱在移植后活动强度小,恢复的过程非常缓慢,感染的发生率比较高。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术是一种新兴的手术方法,目前临床操作也已经相当熟练,腓肠肌皮瓣修复术术中解剖位置相对固定,操作起来更容易、方便,可以同时对缺损跟腱以及创面进行修复,且移植手术后,对患者的肌力及肌腱部位的血运没有影响,达到一次性修复成功,无需进行第二次手术。在手术中应该注意的是,腓肠肌动脉血供由于具有多样性,血管分布可能会所不同,在游离时要确认所有的分支,在游离皮瓣时,注意保留小隐静脉,以保证皮瓣顺利回流[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3.48±3.8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7.26±4.99)min,观察组患者的一期愈合率和关节正常活动率均为100%,且术后无1例感染的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腓肠肌皮瓣修复术治疗小腿跟腱损伤疗效显著,具有手术方法简单、血运及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且术后感染率低。

参考文献

[1]郑煦光,刘会仁,曲家富.双蒂腓肠肌皮瓣在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395-3397.

[2] 贺慈.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 大家健康,2014,8(16):124-126.

[3] 傅重洋,曲巍,程超,等,小切口内双津缝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2,10(28):913-916.

猜你喜欢
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清肾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63例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80例临床分析研究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125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
自发性结肠穿孔20例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