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2015-10-21 19:28孔祥伟
装饰装修天地 2015年5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美学

孔祥伟

摘要:园林景观规划艺术也称作造园艺术,其是组合园林中各要素并联系周围环境形成以园林美为特征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园林建设,其本质是通过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规划设计,其应在遵循形式美的法则下将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最终实现改变当代社会中美变的越来越单一。

关键词:美学;景观;园林

前 言

园林景观美的衡量标准,从换平淡为神奇、靠水体转化自然、升华意境、弘扬文化及实现生态美等多个角度论述了美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绝对、普遍,并缺乏个性好差异性,导致美的内涵被消弱的现状,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科学合理的利用美学对实现人们在心理上对园林景观设计形式方面的接受,最终实现设计师在经济、道德、大众审美等方面的影响,并实现园林景观的社会认同感。

一、园林景观美的衡量标准

1.布局统一

园林景观内各构景要素应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不同的一致性程度会影响统一感的强弱不同,但过分的一致会导致呆板、沉闷,因此应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坚持多样化统一的原则,最终以实现生物与非生物间能够协调统一,能够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结合并构成各种类型景观并使人感到愉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无论采取曲折淡雅的自然式还是严整对称的整齐式或混合式均应保证整个园林内的协调统一,并应尽量实现园林同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2.平衡与对称

自然界内存在两侧对称和辐射对称两种,无论何种对称均为平衡的,即对称均衡,该种布局具有明显的轴线,可达到庄严、肃穆、整齐、稳定的效果;而两组外表轮廓相似、但内容、实质不同的景物远观虽有平衡感,但近观却存在差异,其是通过虚实手法来实现平衡感,该中平衡称为不对称均衡,该效果可达到轻松、自由、活泼的感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对称均衡可实现景观更接近自然的效果[1]。

3.韵律与节奏

艺术作品中可比成分连续不断的交替出现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美感被称为韵律和节奏,其是多样统一原则的引申,多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及园林设计造型中,在园林中等距的行道树,等高等间距的长廊则可组成简单的韵律;园林中按照高矮错落组成的不规则的重复花镜,其花期可根据季节此起彼落,全年内均可有花欣赏,且各种花的高矮、色彩及季相均在交叉变化内可形成类似于交响曲的节奏效果。丰富的韵律、节奏可在很大程度上增添园林景观的美感。

二、美学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1.换平淡为神奇

美学思想在园林中应用是遵循规定性愈小则想像空间愈大的原则,其首先应简到极点方可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对景观效果进行揣摩、思考,并应通过平淡的暗示来触发人的直觉感受,最终实现在设计师思维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如西湖景色中其轮廓虽简单、色彩也平淡,但其处处可体现自然,最终通过最为自然的景色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实现景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但该类景观不仅靠景致的幽静,更需要通过时间的沉淀方可实现人文同自然间的和谐共处[2]。

2.靠水体转化自然

将山水融入美学是国内传统美学的自然之道,作为自然的镜子的水体在国内园林中比比皆是,水体可代表純净、善美及真实无漏,其既可显示静态美又可显示动态美,同时还可发挥声效应和光效应来给人以境界美的感受。美学在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应用主要为:

静态美。静态水可给人以宁静、平和的特征及舒适、安详的视觉感受,同时可通过映衬周围景色倒影来丰富景观层次,扩大景观视觉空间;动态美。可通过流动及相对不稳定状态使环境呈现出活跃的气氛和充满生机的景象,并可聚焦人们景观视觉;声效应。有趣的流水声可使人镇定、消除疲劳并恢复精神,同时水流声可通过其导向作用来吸引人们探索,而在设计水声时并非均采用改变水面高度来实现,而可通过汇入支流增加水量或将岩石不同摆放规则来改变水流创造不同音调和音质等措施来实现;光效应。特定环境下水体如一面镜子可形象、真实的映射周围物象,当水面出现涟漪则可将影像破坏、破碎,而呈现色彩斑斓的效果,该种波光粼粼的效果可引导游人呈现发现般的激动和欢快,并在感觉上达到喜悦的呼唤和无声的精神激荡。

在水体的应用中应实现水体符合自然形态特征,避免因人为改变某水体的循环过程以及水道、驳岸等溶体形态导致水体间失去联系而破坏其自然平衡状态;应符合水体自然容体形态,尤其在水际边界塑造形象必须相符于自然水体边际特征便于能真实反映水体的自然形态,实现其与自然景观间的融合,并应保证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间的连续性以保证水体的完整;应遵循水体形态与环境相协调,处于平衡状态的水体自身具有严密的协调秩序,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对其中任何一个要素进行改造均可导致系列反映和效果,该类影响并可向各个方向延伸以改变其自然属性,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避免破坏和谐的景观生态系统。

3.升华意境、弘扬文化

国内园林景观并不以创造具体园林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为设计的最终目的,其追求的是意境,即象外之象,而意境则是中国美学的核心,也应为设计者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间最大的凝聚物;同时文化美时国内园林的精华与核心,其通过将天、地、人和艺术道德等何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将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实现形神兼备,即注重整体造型的气势的同时赋予生命的张力[3]。

4.实现生态美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实现生态美则应遵循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应遵循系统效率最优的原则将园林内外空间内各种物质和能源间有秩序的循环转换,具体可通过物种乡土化以防外来物种侵袭而丢掉本土特色;物种多样化来保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流动,并可节省内部空间;层次化结构来构件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合理搭配以创造利于植株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种植结构;严格控制跨地区、跨生境采挖移植野生植物来防止外来物种不能融入当地生态系统内,而降低整个生态系统的抗病害的抵御能力。

三、结束语

园林景观综合了自然、社会及艺术等多个功能,优秀的园林景观不仅考形式上的美,同时必须兼备艺术美,方可最终从根本上达到审美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的应用美学是能否实现未来园林景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杜汝俭等.园林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周小珏.园林美学设计的传承[J].中国商界,2008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美学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园林》
印花派对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中国园林“缀玉集”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