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恐惧症影响因素与防治对策的临床分析

2015-10-21 19:51刘起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临床分析防治对策影响因素

刘起锟

【摘要】目的 探讨性病恐惧症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對应的防治对策,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性病恐惧症患者,共5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有27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联合心理疗法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有26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理测定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后的心理测定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患者出现性病恐惧症的主要因素与患者的心理承受水平有密切的相关性,对其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患者的不良表现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性病恐惧症;影响因素;防治对策;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69-01

性病恐惧症属于一种神经性精神疾病。该病症是指患者对性病产生了一种高度恐慌的心理状态。据相关的临床医学调查显示[1],近年来,我国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患有性病恐惧症的人群数量也随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若性病恐惧症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医学治疗,较易耽误患者的治疗进展,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对其及早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性病恐惧症患者,共5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患者的患病类型又分为:梅毒患者26例,艾滋病患者1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6例,其他类型共11例。并对其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27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9~36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32.26±3.06)岁, 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联合心理疗法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26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29~39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32.27±3.07)岁,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入选的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心、肝、肾等器官发生严重病变者,且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生殖器部位瘙痒、小腹不适、全身无力、精神紧张等主要的临床症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如:主动了解患者的生殖器官炎症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如:真菌、男性尿道的乳酸杆菌等)使用相对应的临床药物进行治疗,即对症下药。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联合心理疗法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即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的基础之上再另加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如:(1)与患者进行良性互动 用主动、热情的方式与患者相交流、沟通,尽快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用幽默性的谈话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此建立出良好的医患关系。(2)向患者及其家属大力普及相关的病理机制,让其充分了解、认识性病,并用专业的医学经验消除患者不必要的医学顾虑,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勇气。(3)注重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 在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多采取耐心倾听的方式帮助患者消除医学顾虑,若发现患者存在异常的情绪变化,如:极度焦虑、烦躁等情绪,应鼓励患者通过合理的途径进行宣泄。

1.3观察项目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理测定评分,并进行分析。其中,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又分为治愈、好转及无效三项。治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且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好转: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好转,对日常的工作生活次序未有较大影响;无效: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未有改变。患者的心理测定评分按0~10分制进行测定,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进行对比,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后的心理测定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观察项目对比表

组别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心理测定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27) 13 12 2 92.59% 3.02±1.03 8.77±1.33对照组(n=26) 9 11 6 76.92% 3.01±1.01 5.31±1.21注:p<0.05

3讨论

3.1引发性病恐惧症的主要因素:(1)患者对性病的病理机制不够清楚,缺乏正确的医学观念,如:患者将性病的危害性过度夸大,或没有及时到医院进行正确、全面的检查和治疗,进而耽误病情,而又由于患者的心理接受能力较为低下,导致患者病情严重时,较易发生心理障碍[2]。(2)不规范性的医学广告加重患者的恐慌心理,误导患者对性病的认识,进而产生不正确的主观臆想。(3)接诊医生的医德不够,对患者进行误诊或错诊,导致患者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损伤。

3.2预防性病恐惧症的主要方式:(1)临床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性的医患互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向患者大力普及正确且全面化的性病的病理机制。(3)注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本文研究,可以得出:实验组(常规治疗法联合心理疗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后的心理测定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实验组的治疗方式是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这也由此证明了,常规治疗法联合心理疗法在治疗性病恐惧症中,是有其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的。

参考文献

[1] 李芳梅.性病恐惧症患者心理分析及临床干预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3,22(6):79-80,87.

[2] 潘新锋.性病恐惧症心理干预的调查[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9):6246-6247.

猜你喜欢
临床分析防治对策影响因素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