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治疗价值

2015-10-21 19:51冯佩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消融子宫肌瘤

冯佩玉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的患者一共有56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肌瘤体积有一定程度的缩小,瘤体假包膜环状血液流动信号完全消失,肌瘤内部处在持续没有灌注的状态,一些病人的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或者显著好转。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滋养动脉治疗子宫肌瘤,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供血动脉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01-02

子宫肌瘤属于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对其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长期服用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停止服用药物以后容易复发。另外,在切除子宫的时候即便保留双侧卵巢,病人也会发生卵巢功能早衰以及绝经等相关治疗[1]。本文笔者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的患者一共有56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的患者一共有56例,年龄在31-49岁,平均年龄为42.7±3.4岁。其主要表现包括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下腹坠胀等,通过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56例在治疗之前没有采取其他治疗。另外,全部为肌壁间肌瘤,病灶直径在21-65mm,平均直径为42.7±5.9mm。

1.2临床仪器、设备

治疗仪器采取HY2900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其探头频率为3.5MHz,治疗超声频率为1.5MHz,最大电功率为1020W,最大输出功率为479.2W,焦距为140mm,焦域为椭球体,其宽度为1.2mm,长度为8mm。治疗参数要根据血液流动丰富程度以及患者耐受程度来给予调整。

1.3临床疗法

适当充盈整个膀胱,采取仰卧体位。治疗区域的皮肤进行脱脂脱气,同时均与涂抹超声耦合剂。水囊仅仅贴在下腹部,采取无麻醉之下进行治疗。监控系统的二维超声清洗显示其病理变化的范围,治疗声束径路要避开肠管。治疗探头要以直线扫描方式进行移动,根据从点到线和从深到浅的方式,使焦点逐层扫描覆盖整个肿瘤区域。每一个层面由监控系统自动采集超声图像给予治疗之前和以后的灰度对比,详细描记相对应的灰度曲线,当做即时评价疗效的主要依据[2]。

1.4臨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的体积变化情况

临床治疗以后,56个肌瘤体积全部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治疗之前3d,治疗以后一个月、三个月以及六个月肌瘤体积对比,其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的体积变化情况( X±s)

时间 平均体积(mm3) 平均体积缩小率(%)治疗之前3d 97.21±58.32治疗以后一个月 58.17±39.43 39.82±19.81治疗以后三个月 36.65±25.34 55.57±25.72治疗以后六个月 29.23±25.61 76.13±28.632.2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内部以及周围血液流动情况

治疗之前的56个肌瘤周围边缘全部能够探及到丰富的血液流动信号,内部能够看见条状血液流动信号。治疗以后通过临床检查,35个肌瘤通过1次治疗以后,其瘤体外部周围环状血液流动信号和瘤体内部血液流动信号随即消失,20个肌瘤由于全部为两侧子宫动脉供血,第二天或者隔日以后经过再一次治疗以后,血液供应完全消失。11个肌瘤由于体积在8cm以上,肌瘤滋养动脉蒂位置相对比较深,经过第三次治疗以后血供完全消失。

2.3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造影剂灌注情况

临床治疗之前,造影剂灌注全部为均匀快速增强,治疗以后肌瘤内部处在一个持续没有灌注的状态。治疗之前3d与治疗以后一个月、三个月以及六个月造影剂灌注峰值强度和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造影剂灌注情况(X±s )

时间 峰值强度 达峰时间(s)治疗之前3d 43.7616.37 29.63±9.06治疗以后一个月 4.85±3.37 17.05±5.14治疗以后三个月 2.64±4.02 14.53±8.12治疗以后六个月 3.96±2.48 15.42±6.272.4临床并发症情况

56例病人治疗以后,其相关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月经量有一定减少,经期明显缩短以及下腹坠胀感完全消失。

3讨论

目前对子宫肌瘤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是通过超声波的相关特性,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在身体内部肿瘤,使靶区内部组织温度在短时间以内上升到65-100OC,其组织凝固性坏死。

本文笔者采取DU8腹部探头在治疗之前对滋养动脉给予投影描记,对动脉的蒂距离皮肤表面的距离给予详细记录,一直到肌瘤包膜的距离,在治疗当中根据距离体表的距离以及到肌瘤包膜的距离初步确定蒂的位置,以覆盖蒂以及超出其20mm的区域当做治疗区域。本文结果显示,临床治疗以后,肌瘤体积有一定程度的缩小,瘤体假包膜环状血液流动信号完全消失,肌瘤内部处在持续没有灌注的状态,一些病人的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或者显著好转,和上述相关报道基本相同[3]。

总之,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滋养动脉治疗子宫肌瘤,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并发症较少,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晓君, 胡兵, 姜立新, 等. 超声造影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初步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 2010,15(4):263-265.

[2] 姜立新, 胡兵, 吴蓉. 高强度聚焦超声损伤兔肌肉组织的超声影像学变化的初步研究[J].声学技术, 2010,24(4): 227-232.

[3] 欧阳艳文, 刘小云, 潘泽魁. HIFU 非侵入性阻断血管治疗子宫肌瘤的初步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31(5): 774-776.

猜你喜欢
消融子宫肌瘤
雪 芒
卜算子·寄远人
移动消融技术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消融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