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分析

2015-10-21 19:51汪佳利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治疗

汪佳利

【摘要】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强的松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祛瘀的中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图分类号】R72.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38-01

前言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表现多样化的风湿免疫疾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发病年龄以20~40岁居多,可损害全身各个器官,其中对皮肤和肾脏的损害最为多见[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认知功能不良、充血性心力衰竭、关节痛等,晚期多因脏器衰竭而死亡。现今的医学水平,尚无根治的方法,多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医治,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治疗效果不显著,且毒副作用较大,五年内发病患者的死亡率达到15%[2]。目前多项研究表明,中草药在治疗免疫疾病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治疗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25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为25~50岁,平均年龄32.25±2.05岁;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4.15±1.33年。观察组中24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为24~50岁,平均年龄32.11±1.88岁;病程为2~11年,平均病程4.71±1.56年。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强的松和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口服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10mg,3次/天,可视病情需要调整用量。此外,将环磷酰胺注射液(江苏盛迪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857)0.4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周。每个月连续用药两周,三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同样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强的松和滴注环磷酰胺,另加服用活血祛瘀的中药。药方组成:15g葛根、15g赤芍、20g丹参、10g川芎、15g益母草、30g鸡血藤、10g牡丹皮、15g白芍、10g桃仁、10g红花,每日1剂,300mL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以上药物每个月连续用药两周,三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疗效判断标准

体征和各系统症状消失,经检查身体各机能恢复正常且六个月以上无复发为显效;体征和各系统症状有所好转,经检查身体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且六个月内无反复病情为有效;体征和症状均无改变,身体无明显好转,病情加重甚至病发死亡为无效。(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8%,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 50 12(24.00) 17(34.00) 21(42.00) 29(58.00)觀察组 50 30(60.00) 15(30.00) 5(10.00) 45(90.00)注: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较大,P<0.05。

3.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会损害患者脏器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目前的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其中以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最为常见。该药对治疗红斑狼疮虽有一定疗效,但毒副作用大,所以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并且按时服用。

现今中草药在治疗免疫性疾病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认为红斑狼疮患者低热不退、关节肌肉疼痛、舌质红绛、面部红赤斑疹等均由瘀热所致,应采用活血祛瘀药方进行治疗[3]。临床药学研究表明,益母草在抑制抗体形成细胞的同时还能减少已生成的抗体;桃仁和红花具有抑制体液免疫的作用;鸡血藤、丹参等可促吸收和消除已沉积的抗体复合物;赤芍能有效抑制活性T淋巴细胞[4]。该药方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减少激素治疗的副作用,而且还能有效预防复发和维持病情。因为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中药药方无法对所有症状都进行治疗,所以为了降低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当就患者的临床表现适当控制药方的用量[5]。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相比,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更为显著,且能够有效缓解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02):284-286.

[2]邹里彬.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及发病机制探讨[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04):25-27.

[3]李惠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2):25-26.

[4]朱震.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3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44(11):25-26.

[5]蔡得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07):100.

猜你喜欢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继发血小板减少1例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病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