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拦河闸对河道生态有何影响及其对策

2015-10-21 19:08林少强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解决对策

林少强

【摘要】:在运行过程当中,拦河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会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这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节制闸、蓄水闸、防潮闸、进洪闸等进行相关内容调研,分析了拦河闸运行管理对生态的影响, 并针对拦河闸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措施,对拦河闸的优化调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拦河闸;河道生态;双面影响;解决对策

1引言

作为在河道当中整合水位、控制流量的挡水建筑, 拦河闸在防洪、灌溉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拦河闸的功能作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对拦河闸全面了解和掌握以及探讨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拦河闸进行相关优化,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本文将对部分拦河闸进行了调研, 重点选择在河流流域中具有代表性的节制闸、防潮闸、进洪闸、蓄水闸等拦河闸,通过对它们的分析研究, 提出拦河闸在具体运作的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2拦河闸运行生态影響分析

拦河闸运行管理使建设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 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而逐渐产生了新的生态平衡。这种影响有双重性, 既有正面影响, 又有负面影响。这里对拦河闸的结构进行一下说明,其结构图如下图一所示:

2.1正面影响

2.1.1增强防洪排泄的能力

拦河闸的建设改变了以往河岸许多拦河蓄水的现象, 它通过对水闸进行调节, 提高了地区的局部排涝功能, 使得水流上下畅通, 防洪能力显著提高, 减少了一些利益纠纷及常年拆堵水坝所消耗的大量人力和财力。

2.1.2灌溉供水

灌溉供水的实现改变了灌溉地区的生态环境, 水源开始直接为人服务。这就大大的提高了上游的蓄水量,为河岸两旁的农业高产创造了条件。

2.1.3改善当地交通条件

拦河闸在建设完成之后, 在连接河流两岸交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1.4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大多数拦河闸所在地已经形成一个新的生态与居住环境, 成为一个区域性的景观,此外拦河闸还能够通过拦截污水, 确保了下游的生态环境不被污染。

2.1.5调节当地的气候以及保护生态的替代机制

拦河闸在水流量、引水灌溉区的环境温度、湿度等方面得到了有效调节。拦河闸建设之后出现了新水源混合区域, 它替代了原来的水源浅滩和深潭; 过坝水源的净水含氧作用同样有利于鱼类等生物的生长。

2.2负面影响

2.2.1削弱了蓄洪能力

拦河闸的建成引发了河湖面积变化和河道的淤积,致使河口淤塞, 这些都使得河流削弱了其蓄洪能力。

2.2.2河道水量和水质的变化

随着水位的不断增高, 河流流速降低, 水源的自我净化能力下降, 容污纳污能力变弱, 拦河闸前面能够容纳的化学需氧量渐渐小于现在的排污量。这就充分的说明, 虽然拦河闸本身并不产生污染, 不过拦河闸的建成会削弱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从而造成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2.2.3拦河闸的存在破坏了水体的连通性, 污染物在此大量积聚。

为了确保灌溉等农业用水, 所调研的河流上大多拦河闸在整个枯水季节内基本上处在一个关闭的状态, 因此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拦河闸前面大量聚集, 在汛期到来开闸泄洪的时候, 这些污染浓度高的水体集中下泄, 很容易就会影响两岸村庄的生活用水安全以及相关水域生物大量死亡等污染现象。

2.2.4阻塞河道当中的鱼类洄游。

在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拦河闸没有建立鱼类通道, 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繁殖极易受阻, 部分水生生物通过引水闸游到了各个通道内和田野当中, 致使鱼类等水生生物大批死亡。

2.2.5淹没损失

一般情况下,小型拦河闸在防洪上的设计指标比较低, 当遇到大洪水的时候, 就会造成上游一定范围内的滩涂被淹没,这就会对拦河闸的上游造成影响从而产生泥沙淤积,下游容易下切河道, 影响两岸生态环境的恢复。

3对策分析

3.1调整拦河闸的运行模式,同时兼顾生态环境

调整拦河闸的运行模式, 渐渐的恢复河流的连通性,通过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和加强水体的自净能力, 从而增加各类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为了尽量避免污水集中下泄, 可以实行对水污染进行联防,不仅要从防洪、供水等角度进行规划和调度, 而且还要兼顾防污目标的实施, 比如经常保持污水较少流量的下泄, 通过清水进行稀释以及充分发挥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降解污染。此外, 为了防止污染叠加, 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行污水的错峰调度和调节, 以期减少和降低对下游水流的污染影响。同时, 要实行水质的动态监控和信息的传递, 尽量避免水污染等灾情。

3.2建立拦河闸运行管理状况的评估制度

该制度重点是对一些河道上拦河闸的现有作用和它对生态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估, 依据评估的结果确定到底要不要对这些拦河闸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整以及改建, 当拦河闸其基本功能大部分丧失或是对生态环境有严重不利的影响,同时从总体上来说弊大于利时, 就应该适时及时的进行改造。

3.3集中调度水源, 减轻河口淤积

河口建闸之后, 潮波的形式就会从原来的推进波变为立波的形式, 此时,涨潮时的平均流速会大于落潮时期的平均流速, 涨潮时的带沙能力也大于落潮时的带沙能力, 导致河口淤积。面对河口严重的堵塞对河道恢复的不利影响, 在定期疏导的同时, 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减轻河口堵塞: 第一是保持入海河道环境的最小径流量, 减轻河口的淤积泥沙, 同时保障鱼类等洄游生物的生长环境; 第二是有效利用拦河闸上的有限水流量,集中定期的下泄, 在带走拦河闸上大量淤积泥沙的同时, 对河道口的淤积进行高速冲刷。

3.4适当改建拦河闸, 扩展其生态功能

过去,在拦河闸的设计当中考虑较多的是确保引水的安全, 这样就会忽略河流在生活用水以及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 此时拦河闸的建设大多不设一些冲砂和泄洪闸口。此类拦河闸在改建过程中,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怎样对河流的生态进行修复。

3.4.1增设鱼类通过孔口

对于一些功能较为单一的拦河闸, 应该在闸体的底部位置增设鱼类通过孔口, 该孔口的大小应当依据河道生态用水以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客观具体要求设置。这样在枯水季节就可以有效确保鱼类安全洄游和过闸, 同时也能够确保下游河岸居民最基本的生活用水要求, 减少下游河道发生断流情况。

3.4.2引水口前设置拦鱼网

为了防止鱼类等水生生物进入田间, 应该在引水口之前设置拦鱼网, 促使鱼类通过过鱼孔口安全的进入下游水道。

3.5恢复自然生态,调整拦河闸布局

对一些失去基本作用的拦河闸进行统筹合并,不过对于那些具有防潮的水闸需要采取其他方式来解决挡潮等问题, 在恢复自然生态的同时, 用最少的经济费用来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

3.6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影响, 建设生态友好型的新型拦河闸

通过前期具体的工作, 在拦河闸的设计规划阶段认真充分的考虑它的生态影响, 可以使拦河闸在发挥其功能的同时, 最大程度的缩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4结语

拦河闸在发挥自身功能的同时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通过采取一些措施, 从设计规划、调度运行、工程改建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的消除或减小拦河闸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同时要对已经建设完成的拦河闸进行重新评估, 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调整其运行方式,以期让其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

【参考文献】

[1]邹体峰 对拦河闸的相关研究[J]水利研究,2012(02)

[2]王海峰 拦河闸对河道生态的影响探讨[J] 科学报,2014(10)

猜你喜欢
解决对策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输电线路运行事故及其解决对策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