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在美容皮肤科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5-10-21 19:51史倩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史倩

【摘要】目的:分析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在美容皮肤科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进行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的1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的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介绍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机理、注射方法以及具体操作,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6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在美容皮肤科学中效果显著,要严格掌握注射剂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肉毒杆菌毒素;美容皮肤科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76-02

在美容皮肤科学中常采用胶原注射、皮肤磨削术以及激光重塑术等进行美容,但其效果不佳,副作用较大,且易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除此之外,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美容需要麻醉,恢复慢,创伤性较大,因此,未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随着技术的发展,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渐渐被用于除皱中 [1]。本次研究选取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在美容皮肤科学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进行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的1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的观察组,同时选取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注射部位:鱼尾纹、眉间纹、抬头纹随机,仅注射一个部位。两组患者年龄为25-55岁,不包括哺乳期妇女、一年内曾注射过肉毒杆菌者、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经常服用抗炎药物者及有重大疾患者,其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意义。

1.2研究方法

1.2.1产品处理

市场上一瓶肉毒杆菌毒素的含量为100U,于2-5℃冰箱中保存,常温下放置时间不可超过30min,注射时用2.5ml生理盐水稀释即可。

1.2.2注射方法

注射前清洁面部,化妆者要完全卸妆。将面部行常规的消毒,对注射点进行设计,引导患者显示皱纹,在肌肉丰满处进行注射, 两侧的注射部位要对称,深度进入皮肤内2-3mm,避免注射入血管内,严格把关注射剂量。注射后,用拇指轻轻压迫2-5min,安排患者静坐20min。

1.2.3具体操作

1.2.3.1去除鱼尾纹

临床上美容发现由于表情过多以及光老化等因素使去除眼眶外侧的皱纹比眉间的皱纹复杂[2]。具体注射方法为:注射部位多在眼眶外侧,两侧均采取3个注射点,剂量为4U/每个点,共24U。

1.2.3.2去除眉间纹

眉间纹是表情纹,主要由降眉间肌、皱眉肌、眼轮匝肌以及表降眉肌相互作用而成。眉间肌在两眉毛之间,具体注射方法为:对于女性,由于其肌肉较薄,一般在眉间纹处选取5个注射点,4U/每个点,共20U;对于男性,其肌肉较厚,可 5U/每个点,共25U。

1.2.3.3抬头纹

对抬头纹起主要作用的肌肉为帽状肌膜,其次为降眉肌、表降眉肌、眼轮匝肌以及皱眉肌等。具体注射方法为:由于患者只有一个深沟纹较容易变平,因此,对注射点要进行精准的设计,可以采取多个点进行注射,4U/每个点。

1.3评价标准

满意度评价标准:总分为10分,非常满意10分,满意7-9分,一般4-6分,不满意0-3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6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表1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结果(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对照组 40 0 3 1 36 7.5观察组 160 125 20 14 1 90.62X2值 - - - - - 0.000P值 - - - - - <0.052.2并发症

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头晕,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中有7例出现头晕、局部血肿、表情僵硬,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n,%)

组别 例数 头晕 局部血肿 表情僵硬 过敏性休克 发生率对照组 40 1 0 0 0 2.5观察组 160 3 2 2 0 4.37X2值 - - - - - 0.588P值 - - - - - >0.053讨论

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分离的一种神经毒素,此次研究主要观察动态皱纹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后的效果,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阻断突出前膜释放的乙酰膽碱到神经肌肉的连接,将收缩造成皱纹的肌肉麻痹,阻断肌肉收缩,中断神经对肌肉的传递,从而放松引起皱纹的肌肉,去除皱纹,起到年轻化的作用效果。肉毒杆菌毒素注射除皱法,是一项全新概念的除皱方法[3]。相关文献报道显示,长期大剂量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的患者有产生抗体的可能性,但非常罕见,只要合理应用,严格掌握方法、剂量,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则不会产生抗体[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认为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用于临床美容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不需要住院和麻醉、安全有效,但仅为初步研究,所以需要进一步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参考文献

[1]虞瑞尧,薛文昌.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在美容皮肤科学中的应用[J].皮肤病与性病,2000,15(04):12-15.

[2] 郭全保,林桂松.A型肉毒素在面部除皱的应用及其并发症的防治[J].当代医学,2009,15(31):186-136.

[3] 高海鹰.A型肉毒毒素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1,28(35):145-146.

[4] 王荫椿,韩义贞.肉毒素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上)[J].中国美容医学,2012,11(01):88-91.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