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15-10-21 19:51张兴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脑血栓安全性

张兴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辛伐他汀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并对比分析患者服药前后的相关机体指标、服药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3个月及6个月时的IMT、TG、TC及LDL—C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少。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在临床上深入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脑血栓;辛伐他汀;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86-01

脑血栓是一种严重威胁着任命健康与生命的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一般会出现

偏身麻木 、偏瘫、眼球偏斜等症状[1],因此,该疾病一直被医学工作者所重视。随着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研究表明,治疗脑血栓的关键在于缓解动脉硬化,因此一些能够软化血管药物已被发现可以用来治疗脑血栓,辛伐他汀就是这些药物中的一种[2]。为分析探讨辛伐他汀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我院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4.5±3.8) 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5.8±4.1) 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CT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脑血栓,且80例患者均排除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肺疾病及肿瘤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年龄、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常规的调压、溶栓、抗血小板等治疗,服药的规格为:100mg/d,1次/d,疗程为:6个月,服药时间:早饭后。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患者一般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其规格、疗程及服药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同时患者需在晚上入睡前服用辛伐他汀片,服药规格为:20mg/d,1次/d,疗程为:6个月。在患者服药前、服药3个月及服药6个月时,使用超声检查检测患者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IMT),同时采用酶法测定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患者服药前、服药6个月时的TG、TC、LDL—C及HDL—CIMT及服药前、服药3个月、服药6个月的IMT,同时观察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价总有效率。其中,总有效率的评价标准依据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评分标准[3]来进行,具体如下:基本痊愈标当患者服药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同治疗前相比减少91%一100%,且病残程度为0级时,患者基本痊愈;当患者服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同治疗前相比减少46%一90%,且病残为1-3级时,患者病情处于显著进步阶段;当患者服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同治疗前相比减少18%一45%,且病残为4-6级时,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处于进步阶段;当患者服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减少程度在17%以下时,患者的病情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进步率+显著进步率+基本痊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服药前后的TG、TC、LDL—C及HDL—C对比

两组患者服药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TG、TC、LDL—C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服药前后的TG、TC、LDL—C及HDL—C对比(mmol/L)

组别 阶段 TG TC LDL—C HDL—C观察组 服药前 5.79±0.71 1.93±0.65 3.50±0.72 1.49±0.51 服药6个月 5.21±0.65 1.49±0.67 2.80±0.74 1.52±0.53对照组 服药前 5.81±0.70 1.92±0.64 3.49±0.71 1.51±0.50 服药6个月 5.41±0.63 1.71±0.68 3.11±0.73 1.50±0.522.2 两组患者服药前、服药3个月及服药6个月的IMT对比

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服药3个月及6个月的IMT要明显小于服药前,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服药3个月及6个月的IMT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服药前、服药3个月及服药6个月的IMT对比

组别 例数 服药前 服药3个月 服药6个月观察组 40 1.52±O.26 1.31±0.23 1.24±0.29对照组 40 1.59±0.29 1.66±0.30 1.73±0.322.3两组患者服药后的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研究结果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血栓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类疾病,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中最为常见的为脑梗死及动脉粥样硬化[4]。脑血栓发病较急,严重者会出现脑出血,甚至死亡,因此该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造成了嚴重的威胁。辛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该药物的作用机理[5]为:该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及巨噬细胞的活化,从而使得血管舒张程度及内皮细胞纤溶作用提高,进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产生抑制,最终对脑血管产生保护作用,同时,该药物还能抑制斑块的产生,从而使得血管内不会出现过多的斑块对脑血管形成阻塞,但服用该药物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肝脏损伤[6],因此临床使用时应密切注意。另外,临床上使用治疗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时,一般还会使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能够起到间接性的溶栓作用,进而提高辛伐他汀的临床效果。

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得到,辛伐他汀用于脑血栓患者治疗时,能得到较高的总有效率及较低的病残程度,且能使患者的粥样斑块厚度及血脂明显降低。因此,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成思,申珊,朱浩猛. 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0):8+41.

[2]苗国云. 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2014,12(6):26-27.

[3]李秀艳. 辛伐他汀治疗89例脑血栓临床疗效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5):104-105.

[4]高峡. 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56例疗效观察[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33):62-63.

[5]吕卫群. 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差异[J]. 山西医药杂志,2015,44(4):401-403.

[6]陈清杰,杨毅宁.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2):279-283.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脑血栓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探讨
辛伐他汀与血脂康一样吗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