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病人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措施

2015-10-21 19:51董惠卿吕永霞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产程孕产妇胎盘

董惠卿 吕永霞

【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与病人的心理变化。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40例产后失血量>500ml的产妇进行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预防、监测、讲究、护理的对策、做法和体会。结论 产妇心理的分析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帮助。

5产后出血;心理问题;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08-01

1臨床资料

选择临床病例40例,年龄最大41岁,最小30岁。其中子宫收缩乏力26例,胎盘因素8例,软产道损伤4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所有病例经积极抢救和护理后痊愈出院

典型病例

潘**,女,38岁,以妊2产1宫内妊娠39+6周,双胎,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中度贫血于2003年4月30日入院。护理体检:T36.3·C,P80次/分,R20次/分,BP18/12KPa,双下肢浮肿+++,阴道无流血,胎膜未破,宫高47Cm,腹围119Cm,胎方位:ROT/LSA,胎心音140、144次/分,皮肤无黄疸,无不良生育史,生活习惯,俩便无异常,社会、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良好,对新生儿性别无要求,对疾病认识缺乏,对治疗方案能理解和配合,对分娩的疼痛耐受性较差,心里紧张,原因为双胎妊娠,水肿,血压高,焦虑,担心分娩不顺利,产后出血,对今后的身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2 护理措施

分娩属于生理现象,但对产妇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产后出血发病突然,无心理准备且症状明显,病人的心理反应较为强烈。护理人员需要针对产后出血病人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

2.1.1建立完善的孕产妇抢救组织

我旗在2003年建立了孕产妇抢救中心,我院亦组成了抢救小组,成员由院领导、职能科室主任、产科、儿科、内科、外科、护理技术骨于组成。每天有孕产妇需抢救,抢救小组成员可马上召集到位。

2.1.2加强人员培训

对全体产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孕产妇、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特别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要求全体产科护理人员熟悉掌握各种妇产科危重病人抢救常规。和掌握各种急救设备、一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2.3加强各种急救物品、设备、药品的管理,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完好率达100%,有专人负责,有检查登记,用后及时补充、维修。

2.2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

(1)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中开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如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时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准备。使用催产素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

(2)第二产程要主义太新变化和科学接生,注意保护会阴,防治软产道损伤。胎儿免除后立即监测出血情况,收集出血方法采用容积法。

(3)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

(4)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小时,如2小时阴道出血量超过200ml应积极找原因给与相应的处理。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脸色。检查宫缩和阴道出血。特别要警惕识别产妇大出血发生休克的一些症状。

2.2.3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住院分娩

2.2.4抢救护理

(1)召集抢救人员马上到位,指定1任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2)迅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把握抢救时机,马上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可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血压、脉搏、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视病情而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

(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的吸氧。因失血过多,流经肺的血量减少,吸氧可加大肺泡及血液的氧化作用,使机体缺氧得以改善。采用双鼻导管,流量为4—6/L分,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通畅。

(4)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

(5)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及时、有效的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做好抽血交叉配血及相关的术前准备。

(6)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血,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7)做好心理护理,绝大多数病人对出血存在的恐慌心理,应在做好抢救已护理工作的同时,安慰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细心、热情,解除其紧张心理,保持镇静,积极配合医生、护士进行诊治。

3讨论

3.1 产后出血发生快且来势凶猛,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抢救组织、当本院或基层医院发生产后出血病人时能及时组织抢救人员到位,并能很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技术力量、人力、车辆、血缘、设备等),为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3.2 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资料显示发生产后出血孕产妇多为高危妊娠者,且有存在许多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因此,作为产科工作人员药掌握和识别高危妊娠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才能及时发现其危险因素,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不良病史如:产后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难产史、剖宫产史、5次以上分娩史、2次以上人流史、子宫肌瘤史、肝炎高血压、贫血、血液病等病史。妊娠期有:双胎、羊水过多、巨大胎、妊高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骨盘和胎位异常等,分娩期有: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急产、难产、阴道手术产、剖宫产、胎盘滞留等。

3.3 产后出血抢救中药的一环在于及时发现与处理,而及时地发现产后出血主要依靠产房工作人员和护士的认真细致的观察。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审慎、独慎的精神做好病情的观察。对产妇要严密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以及宫底的高度。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量多,开始先在子宫腔或阴道内贮留,以后再流出,血呈暗红或有凝块,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症状。小量持续不断的出血,当失血量达到使机体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口渴、打呵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促迫,处冷汗、面色苍白以及脉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故对小量持续出血不可忽视。

3.4 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要全力以赴地进行抢救,产科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各种急救常规、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才能保证抢救成功。

3.5 产后出血的发生往往有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存在,如孕产妇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而隐瞒生育史,有些有婚前生育史者隐瞒人流史,有些经济困难者不愿意剖宫产(有手术指征者),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孕产妇的整体护理,以良好的沟通技巧深入地与孕产妇交谈,认真的收集其信息资料,从而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同时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了解其各种生理、心理、社会的需求,尽力满足其合理的要求。本资料显示35例病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引起宫缩乏力的原因除生理、病理因素外有许多的心理因素,如产前、产时心理、精神紧张、担心不能顺利分娩,担心胎儿是否正常等,因此,要针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恰當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使孕产妇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理。

3.6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和孕产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孕产妇接受的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出血不良结局的危险越高。而孕产妇能否接受保健服务与其自我保健意识有很大的关系。本资料显示35例产后大出血病人有5例未做过产检,有3例在家中分娩。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宣传保健知识和住院分娩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的卫生、保健意识。

参考文献

[1]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7.

[2]张伟红,李法开,刘长清,现代分娩学,齐鲁护理杂志,2006,1378

[3]王力敏.妇产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8.

猜你喜欢
产程孕产妇胎盘
延伸化助产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心理状态及产程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谈“手剥胎盘”莫色变
胎盘大补靠谱吗
胎盘出现问题时如何应对?
齐齐哈尔市2004-2008年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动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