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10-21 19:51王晓燕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肺心病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王晓燕

【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2014 年12月接收的186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作试验组(n=93例)与对照组(n=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 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给予以人文关怀为主导的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临床效果;人性化护理;肺心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20-02

肺源性心脏病亦简称为肺心病,属于性质比较严重的肺部疾病之一,大多是由一些慢性肺部病变进展而来。通常依据起病的缓急或病程的长短,肺心病有急性与慢性之分[1]。慢性肺心病进展较慢,临床上除了有肺、胸疾病原有症状外,还会逐渐有心、肺功能衰竭或者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出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较大。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86例慢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对研究结果作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组所选的186例患者,均符合“华北地区第4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2]。依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n=93例)与对照组(n=93例)。其中试验组男56例,女37例,年龄58-89(73.65±3.11)岁,平均病程(6.7±2.8)年,对照组男54例,女39例,年龄59-87(70.60±3.15)岁,平均病程(6.4±2.6)年。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对照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病患入院后,按常规治疗方案实施氧疗、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等治疗,并按照具体病情,酌情给予强心剂、呼吸兴奋剂治疗。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症状,记录大小便等出入量,辅助排痰,合理指导饮食、作息、活动,预防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试验组实施对照组相同护理措施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主要实施过程为:(1)心理疏导。因阻肺心病疗程较长,易复发,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压力,引发多种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情绪疏导,对其疑问及时解答,并告知一些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建立克服病魔的自信。(2)创设人性化的环境。考虑到患者的日常需求,病房内可以提供一些比较常用的家电,例如电吹风、电热水壶等,另外,在浴室、洗漱间等湿滑地方,张贴显眼的安全提示标语,让患者感受人性化的关怀。(3)在一些护理细节上给予人文关怀。如在冬天,输液前先帮助患者暖手,充分充盈静脉,且在患者情况允许下,静脉留置针尽量选用小号的。(4)采用人性化语言,注重舒适护理。在护患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注意言辞及语气,避免不礼貌用语,语气忌生硬、粗鲁,态度要温和,话语要充满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尊重与关心,增加其身心舒适度。

1.3效果判定标准[3]

依从性:按时用药且配合护理操作,遵从医嘱为好。大部分未按时药且配合护理操作,且不遵从医嘱为差。

满意度:调查表由本院护理部自制,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三级,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

治疗效果:

显效: 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提升2级,无意识障碍,生活能自理,实验室指标无异常;

有效: 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提升1级,无意识障碍,生活基本能自理;实验室指标较大改善;

无效: 症状、体征、心功能等级以及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甚至更严重。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 0 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作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3讨论

慢性肺心病病情复杂,难以治愈,加之患者大部分是60歲以上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一种或多种基础性疾病,对患者身体各方面的功能存在较大影响,甚至降低了其生活自理能力。以“人文关怀”理念为指导的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人性化、细致的护理,既能保障病情获得有效的护理,也兼顾了患者各种需求,能够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性,对护理的满足程度也相应提高[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出24.73%,治疗总有效率高出12.9%,满意率高出11.83%,组间各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护理慢性肺心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病情,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增强其对护理的满意度,不仅有益于患者疾病康复,而且可降低护患纠纷的风险,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此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敏娥, 钟辉华.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9):3293-3294.

[2] 韩秋丽, 张小河, 张优惕.人性化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7):1091-1092.

[3] 陈敬平, 韩玉锦.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6):74-75.

[4] 徐 祯, 庞艳蓉, 熊萍.人性化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护理作用分析 [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11):85-86.

猜你喜欢
肺心病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