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车祸致面部外伤患者焦虑的影响

2015-10-21 19:51赵平宋瑞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外伤焦虑护理

赵平 宋瑞娟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车祸致面部外伤患者焦虑的影响,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的车祸致面部外伤手术患者共5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跟踪随访,在住院时及住院期间手术后焦虑状况,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面部手术患者术后心理治疗后焦虑状况。 结论 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较入院时减轻(p<0.05)。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车祸致面部外伤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

【关键词】 车祸致面部外伤;焦虑;外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58-0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25%的住院患者是因为车祸所致,其中,面部受伤的机率是最高的。

1.1研究目的及目标

探讨护理干预对车祸致面部外伤患者焦虑的影响,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

2.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的车祸致面部外伤手术患者共50例。术后坚持其他辅助治疗20.5%。

2.2研究方法

取得患者同意后,在患者住院期间将问卷以及焦虑自评量表[1,2],

发给患者自行填写,当场收回。研究工具:一般资料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对照组由专业护士对患者遵医嘱进行各种治疗和基础护理。干预组主要表现在对病人进行各种操作治疗和病人沟通,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并给与心理疏导,缓解病人焦虑和心理压力。

2.3研究步骤

2.3.1建立小组:由两组专业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负责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

2.3.2对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每日的护理工作由两名专业护士按常规对患者进行各种治疗和基础护理。干预组主要表现在对病人进行各种操作治疗和病人沟通,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支持,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病人焦虑和心理压力。

2.3.3资料分析

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统计检验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3.1两组焦虑量表(SAS)评分比较(见表1)

两组病人SAS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术前3天 手术当天 术后6天对照组 25 47.75±7.55 49.12±6.34 47.89±7.07干预组 25 47.11±7.69 42.49±7.65 41.04±5.56P >0.05 <0.01 <0.014.1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车祸致面部外伤后,患者对自身的形象一时间难以接受。产生极度的悲伤心理,焦虑自己的外在形象和以后生活的质量,以及各种社会活动障碍,而且由于这些障碍,导致不能和同龄人完全融合而感到孤独、失望、悲伤或愤怒,这些损害可能导致一些行为上的异常。生活质量评估可作为一个量化的标准来判断疗效,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全面评估人的健康状态与疾病治疗的效果评定,需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活动等诸方面进行,对治疗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4.2对自我形象的影响

车祸致面部外伤患者不但要承受车祸时候的心理冲击,而且要接受自己面部外伤会留疤痕的事实。这会影响工作及个人形象,使患者产生极为严重的焦虑心理。

4.3 对社交的影响

颜面部位置暴露,疤痕的形成影响美观,患者难以接受。在与人交际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焦虑因自己的容貌而失去良好的社交活动。

4.4为焦虑病人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焦虑病人在身体和情绪上那种痛苦感受和体验需要人理解、支持、鼓励和安慰。家属、亲人和朋友是病人最亲、最理解的人[3]。来自于亲人的鼓励和安慰使患者心灵得到满足。国外学者曾用家属鼓励法止痛,帮助患者走出焦虑的困扰。

争取患者信任与配合,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焦虑的信心。护士必须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获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可降低焦虑和提高疼痛阈值。护士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对疾病知识的宣教,消除患者因对疾病的不当认识而产生的恐惧。

舒适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周围环境及心理环境。病房安静、清洁,柔软整洁的被褥,有利于术后患者睡眠舒适; 对失眠患者給予诱导睡眠,听雨声或海浪声。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引导患者摆脱疼痛或淡化疼痛的意念,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对缓解焦虑具有积极的作用。护士或家属尽量多陪伴患者,与其谈心交流,进行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如读书报、听轻松音乐等,使患者身心放松、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在护理焦虑患者时,不随便议论其病情程度,不说不利于病情的话,避免对患者的恶性刺激[4]。

5.1 讨论

在面部外伤患者中,焦虑发生率增高2-3倍[5]。由于研究对象存在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差异,手术对症状的存在有了缓解,但是仍然存在生理功能及生活自信度的改变。为了使患者及早适应新的生活走出焦虑,作为护理人员建议临床护理工作中作到:

(1)对焦虑患者进行焦虑评分,了解焦虑状况。心理护理该组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运用良好的言语和沟通技巧,对其予以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6],充分取得其信任,迁延不愈而使病人产生的忧虑、悲观心理,安慰、鼓励病人使其树立信心,坚持治疗,消除忧虑、悲观的心理状态。针对病人的不同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及病程的长短等情况耐心的疏导,并向其说明该手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介绍成功的病例,详细的讲解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顾虑等[7]。

(2)重视焦虑对患者的影响[8]。一方面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另一方面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正确引导。患者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做好家属的宣教,家属的冷漠或不恰当的暗示可能产生负面效应,我们采取与家属良好的沟通,充分发挥家属的情感支持效应,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基于随访时间与方式的差异存在,可能存在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呼吁更多的人重视车祸的危害,谨慎驾驶及出行,使社会上多些文明与和谐,携手社会的力量帮助创伤患者,使更多的人走出焦虑的困扰。

(3)加强患者自我认知的提高,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对证论,外在美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在追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灵的美,使患者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的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徐斌,王效道,刘士林主编.心身医学.第一版.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0;142-147

[2] 柏李,胡增建.疼痛的处理及其生理学基础.国外医学护理分册,l994,l3(3):1l-14

[3] Fisch M .Treatment of in postoperation

[4] 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价.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123- l24

[5] 张雪艳,谢雪华,王东明. 慢性疼痛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山东精神医学,2002; 15(2):111-113

[6] 李秋萍。李江梅,疼痛患者的信息知情情况和焦虑程度的调查.[J]

[7] 黄国秀,耳碧喉科破坏性手术患者术后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4):19

[8] 岗崎寿美子.疼痛护理的评价.中华护理杂志,l992,27(7):291

猜你喜欢
外伤焦虑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
隐睾、睾丸外伤与睾丸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