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措施探讨

2015-10-21 19:51周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干预措施不安全因素手术室护理

周蓉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简要分析我院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经过我们对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后,明显的降低了手术室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发生手术医疗事故的几率。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效果。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91-02

手术室护理安全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安全管理工作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一般都有焦虑紧张的情绪,有的甚至有心理过激的反应,这样的话会严重影响手术麻醉的过程和整个手术的过程。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手术环境,手术室医护人员就必须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减少手术中的不安全因素,使得医患关系和谐有序,医疗事故不断降低。

一手术室护理中出现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分析

1.1 医护人员不充足

手术室的要求很高,床户比没有达到国家卫生部的要求,从而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长期负载工作会使得医护人员身心俱疲,在认知行为上面会出现反应缓慢、工作质量降低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若是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暂缺的情况下,会使得这种情况明显加重,新增的医护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不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因此就需要经验丰富业务精明的医护人员多次加班,长此以往,会使得医护人员的医护质量大幅度的下降。也就大大增加了手术出出现不安全因素的几率[1]。

1.2安全系统的管理理念薄弱

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行业的服务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如果手术室护理人员不重视相关的工作流程,就容易造成失误。比如在手术前没有清点好相关手术需要的医疗器械,就有可能导致手术被迫中断,给患者带来危险;手术后如果没有及时清点物品,也有可能导致医疗器械留在患者体内的现象,这些微小的问题如果不注意,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和无法预料的后果。

1.3 医护人员和患者沟通不良

目前医护人员的学历大多还是存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个人的综合素质差异很大,有个别的医护人员甚至不能够达到职业的规范要求,所以很可能会使得和患者的沟通出现问题,不能够帮助患者了解到手术程序,沟通不充分或者是存在知识讲解不到位,会使得患者出现心里恐慌,对医生缺乏一定的信任,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产生医疗事故[2]。

1.4医护人员操作水平没有及时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手术中使用的各种仪器也不断的更新,操作方法也发生了改变,然而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却还是止步不前,使得专業知识或者是操作规范不达标,从而使得在护理工作的时候不能够很顺畅的完成,在护理操作的时候极容易出现失误,比如说在清点器械的时候,若是不按照正确的操作过程,则会和手术医生的配合不协调,很难进行手术操作。在一些紧急的复杂手术案例中,若是出现上述情况会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不利于手术操作;对于手术过程中意识保持清醒的患者来说,他们心里会因为医师的操作而极度的产生不安,降低对医师的信任感,使得手术心里负担加重,手术后的恢复治疗也会受到影响。

二对患者的问卷调查

我们对手术室的护理事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本次问卷选取2014年间我院参与手术的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100例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为观察组,另外100例采取了相关改进措施,为实验组,发现对于手术中的不安全因素,如果能够提前采取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手术医疗事故,提高患者满意度,结果如下表:

患者满意度调查

分组 例数 对手术的满意人数 对护理人员的满意人数 手术医疗事故发生率观察组 100 90 92 2实验组 100 96 98 1二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干预措施

2.1 充足医护人员

充足的医护人员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所以医院方面要配备充足的人员。护士长需要对于人员进行合理的编排,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处在一个自由健康的工作环境,保证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对实习护士、进修生以及手术室中新进护士进行统筹管理,分层进行训练,使得每人都能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对于考核制度要进行严格制定,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降低手术中出现不安全因素的几率[3]。

2.2 加强对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安全管理

医护人员的安全系统管理理念薄弱,要时常对医护人员进行医护专业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定期的对安全体系进行完善,促使医护人员对自身忧患意识提高。对于医护质量要进行不定期的会议讲评,并对医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认真的分析,找出解决方案,落实跟踪,从而使得医护质量得到上升。

2.3 与患者和家属加强沟通

只要是手术,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都存在一定的焦虑担忧情绪,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医护人员就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术前讲解相关手术的注意事项,安抚患者和家属焦虑的情绪,让他们放心,一定要最大程度的配合好我们的医护人员。还有医护人员在和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在手术室打电话、手术过程中大声喧哗、说不负责的话都可能使得患者对其护理进行投诉,造成纠纷[4]。

2.4 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

医院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相关培训,多组织讲座和课堂,让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医院新进的设备,要求每个医护人员都能熟悉其操作过程,并且要熟悉操作的规范性,这样才能保障手术和护理的顺畅,也能提高手术中医护人员的配合协调性。

因为在手术过程中,特别是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来说,注意力高度集中,尤其在意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如果操作中衔接不好,极易让患者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降低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降低对手术的配合度,不利于手术效果和病情的康复[5]。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要对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及时完善专业知识,提高手术技术水平,提高操作水平。和患者沟通的时候要注意方法,注重责任心,得到患者的信任,这样才会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良好的手术室护理情况能够显著的帮助患者的康复,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邱锦芳,郑灵,邓小嫡,田荣,赵静.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 当代医学,2010,13:109-110.

[2] 程雪英. 浅谈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J]. 当代医药论丛,2014,07:21.

[3] 张玉春.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731-732.

[4] 赵红蓓.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244.

[5] 刘军艳.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防范对策[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05:133-134.

猜你喜欢
干预措施不安全因素手术室护理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