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5-10-21 19:51陈规凤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护理对策

陈规凤

【摘要】目的:分析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3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手术过程、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明确诊断后均行常规关节置换术,并由术后即刻开始进行定期随访,记录随访一月内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34例行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一年内共计发生深静脉血栓82例(61.19%),综合分析各相关危险因素显示,有糖尿病病史,且使用低分子肝素类抗凝药物而不使用骨水泥,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且不行早期活动等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视为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P<0.05),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关节置换术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复杂多样,临床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操作,还应关注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干预,以减少其发生几率,提高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预后质量。

【关键词】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相关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68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93-02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性关节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关节置换术的比例也不断攀升。深静脉血栓是关节置换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体病因不详,相关临床表现主要起源于手术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深静脉血栓起病隐匿,一旦发病极易造成肺栓塞从而导致患者死亡,死亡率极高[1]。因此,明确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提高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我院探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 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行关节置换术患者13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手术过程、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临床资料。患者男75例,女59例,年龄为32~78岁之间,平均年龄(44.2±1.3)岁。随访期一个月内,发生深静脉血栓病例82例(61.19%),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48.2±1.7)岁;52例未发病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为33~71岁之间,平均年龄(46.5±1.6)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关节置换术,根据病情不同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均采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半卧位,行常规人工关节置换术。比较分析所有患者随访期内发生深静脉血栓情况及血、尿实验室检查结果。

1.3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軟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计数资料分析 表1结果显示,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情况与其患侧部位,手术类型,吸烟与否,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是否使用骨水泥,是否使用抗凝药物以及是否有早期活动等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其中有糖尿病病史,且使用低分子肝素类抗凝药物而不使用骨水泥,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且不行早期活动者,复发危险性明显偏高,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表1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计数资料分析(n)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受人工关节置换,以此寻求更为有效、直接的治疗。由于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大都是老年人,手术的单双侧选择以及类型、麻醉方式还需要考虑到患者具体的身体条件。深静脉血栓作为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具有极高的致死率,栓子一旦脱落游走,极易造成患者心肺栓塞甚至死亡。因此,理想的关节置换术治疗方案应首先从控制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着手,对相关危险因素作出及时干预,从根本上减少患者心肺组织的损伤,阻止血栓的发生。

我院回顾分析若干行关节置换术患者就诊期间临床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病史,且使用低分子肝素类抗凝药物而不使用骨水泥,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且不行早期活动,均与血栓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完善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危险因素的评估,对于有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应加强临床监护管理,同时对行髋关节置换术且使用抗凝药物而不使用骨水泥的患者,应密切留意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督促患者术后早日进行下床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或长时间淤积,以帮助患侧组织血液流动,加快组织再生修复。同时还应留意患者下肢浮肿情况,对于出现深度水肿的患者,应报告临床医师进行早期处置干预。对所有患者都应积极开展相关的临床知识教育,帮助患者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健康生活[2]。

综上所述,具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进行关节置换术后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给予早期积极的护理干预,警惕血栓形成,以保护患者心肺组织,提高预后疗效。

参考文献

[1]刘汉民,钟伟建,洪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158-159.

[2] 刘军,沈飞,黄际河.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33(7):84-87.

猜你喜欢
深静脉血栓护理对策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分析
骨折患者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意义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预防脊柱外伤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探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