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阑尾切除术后康复效果观察

2015-10-21 19:51蔡丹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心理状况

蔡丹平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模式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9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5)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况方面SAS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综合护理;术后恢复;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02-02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中常见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急性阑尾炎有效治疗方式之一[1]。手术过程的有效护理以及合理安抚患者焦虑心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重要意义。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恢复及心理状况的影响,对我院阑尾炎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方式考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3年6月~2014年11月来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阑尾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5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2.3±2.7)岁,术后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18例,化脓性阑尾炎20例,坏疽穿孔阑尾炎7例;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6.5±2.6)岁,术后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16例,化脓性阑尾炎19例,坏疽穿孔阑尾炎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行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术前行常规检查,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于脐点部位作3~4mm切口,腹腔镜置入,检查腹腔有无出血现象;然后将腹腔渗液吸出;最后采用三孔法行腹腔镜切除术,切断阑尾,切除后残端黏膜使用电凝灼烧处理。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入院病情评估、术前准备工作、生命体征监测、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加强对患者健康宣教,向患者详细讲解阑尾炎的相关知识及腹腔镜切除术的方法及治疗过程,使患者对阑尾炎及腹腔镜切除术有一定了解;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为患者建立病例,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及相关检查等知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针对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通过讲解一些手术成功案例来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消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向患者讲解术后会出现剧烈腹痛,传授一些镇痛技巧和方法,如卧躺方式、胸式呼吸技巧等。②术中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若患者出现急性大出血,则及时将患者送入手术室,行开腹手术。③术后护理:一般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心律、血压等;同时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避免风寒引起其他并发症发生;日常生活护理:术后指导患者采取半卧位,引导患者下床活动,避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做好饮食护理: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禁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营养治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观察患者术后是否有出血、腹痛、血压骤降、呼吸困难、脉搏加快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降到最低;出院指导:嘱托患者术后8~10d切忌剧烈运动,保持卫生清洁,告知患者保持腹部穿孔干燥,术后1周即可淋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分值越高,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组收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采取( +S)表示,P<0.05则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n=45)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上,腹腔镜切除术在阑尾炎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尽管腹腔镜切除术的切口较小、切除组织体积较小,但也会对患者的机体功能造成创伤,且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2]。通过对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工作,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疼痛护理、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日常生活护理(卧床休息、饮食护理、运动指导)、出院指导等,有效改善其预后。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况方面SAS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对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旭红. 不同护理模式对阑尾手术患者综合护理效果的比较分析[J].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5):619-620.

[2] 王卉. 不同护理模式在阑尾手术患者中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31(34):111-112.

猜你喜欢
阑尾切除术术后恢复心理状况
麻醉前静注帕瑞昔布对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桂北地区长寿之乡永福县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根部的不同处理方式
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对策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粪石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穿孔手术方式探讨分析
全程无缝隙护理对胃切除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降压舒心操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评价
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