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对基层医院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2015-10-21 19:51唐秧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降低优质护理服务剖宫产

唐秧玉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250例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250例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孕妇的剖宫产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经阴道分娩的病例,发生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比率未见增加,且母乳喂养成功率比对照组高。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降低;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47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13-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对阴道分娩疼痛的恐惧感也日益增加、对产痛承受力下降,盲目选择剖宫产解决分娩问题的产妇越来越多,导致剖宫产率逐年增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的推荐,剖宫产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但2010年我国剖宫产率高达46.2%,超过该警戒线的3倍,位居亚洲首位[1]。因此如何通过产前护理来正确引导产妇形成良好心态、积极参与自然分娩,从而降低无剖宫产指证的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成为产科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科对住院孕妇给予针对性优质护理服务,探讨其对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产科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住院的5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所有对象均为单胎、头位产妇,产前检查均排除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以及有阴道试产禁忌证者。观察组250例中,年龄20~40岁,平均25.4岁;孕周37~42周,平均38.9周;初产妇153例,经产妇97例。对照组250例中,年龄20~41岁,平均25.7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周;初产妇158例,经产妇92例。两组孕妇年龄、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孕产妇入院后助产士以热情的态度进行接待,并主动介绍病房环境、诊疗过程及相关规章,询问病史、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健康宣教等。严密产程观察,进入第一产程送待产室观察。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4cm,送产房做好接生准备工作。开始分娩后,由一名助产士及一名助手,医生到場,仰卧于产床上,常规消毒接生[2]。不永许家属进入产房陪护。

2.2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其具体措施包括:

2.2.1责任制护理模式,分组包岗:每小组成员有主管护师、护师、护士等组成,小组长均为一位业务娴熟、工作认真负责的资深主管护师担当,共承担6~8个床位的护理工作,实行8h在班、全天负责制,而且小组长必须参与到孕产妇的全程护理,待产室及产房另设一位业务娴熟、工作认真负责的资深主管护士担当小组长,这样既有效保证产妇获得高质量的护理,又避免产妇对年轻、资历浅的助产士产生的担心、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对孕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不利因素。

2.2.2促进有效适应,初产妇通常在孕妇中占较大比例,由于该类人群缺乏怀孕和分娩经验,对住院环境的陌生感,加上担心自然分娩的疼痛、胎儿安全及自身意外等情况,孕妇入院后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紧张焦虑感,因此在孕产妇入院后助产士不仅热情地接待,主动介绍病房环境、诊疗过程及相关规章,消除陌生感,同时护理人员需要熟悉孕产妇产前检查情况和结果,根据孕产妇的个体差异来进行针对性宣教、心理疏导及耐心指导,让孕产妇充分了解相关分娩知识,正确科学地认识正常分娩过程,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分娩的过程。

2.2.3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住院期间尤其需要注重护患关系的构建,提高孕产妇与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感,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增强孕产妇对助产人员的信任度,有助于孕产妇在产程中积极配合,保证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和完成,避免各种人为因素导致的剖宫产,此外护理人员需在分娩前对每位孕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问题进行积极的评估,做好各种防治预案和措施。

2.2.4心理护理促进产程。临产后产妇的焦虑、宫缩的剧烈疼痛,导致产妇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辗转反侧。这时助产人员陪伴,正确评估产妇的耐受性,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安慰产妇,在文化和习俗允许的范围内,不仅用语言,还要给予产妇赞扬、微笑、抚摸、握手或友好和尊重等形体语言,有利于减轻产妇焦虑;同时让家人、丈夫陪伴,给与强有力的情感支持[3],让其在漫长分娩过程中感受到支持和保护。利用拉美兹分娩镇痛法指导放松,如呼吸训练和放松训练。呼吸训练可减轻疼痛及促进产程进展。放松训练可使腹部及会阴部肌肉放松,甚至全身肌肉放松。助产士通过谈话的方式转移产妇注意力,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呼吸,助产士或家属在产妇宫缩时可根据音乐的节律按摩腰骶部,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痛苦。对产程中的有关检查、操作,事先应给予解释、说明,争取产妇合作,并将检查的结果告诉产妇及家属,当产妇得知胎儿宫内情况良好,产程进展顺利,会立即缓解紧张情绪,增强信心,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分娩的过程。尽可能减少产房内噪音,避免对产妇的不良刺激,在宫缩间歇期间鼓励产妇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糖水饮料等,补充液体和热量。防止由于体能虚脱而延长产程。

2.2.5产程早期体位干预。临产后,胎头入盆,胎膜未破,宫缩不强时,日间多鼓励在窒内活动或爬楼梯,以加快产程进展。第一产程宫缩不强时,助产士与产妇及家属积极、有效沟通,形成医、护、患互动,指导产妇爬楼梯,分娩球辅助设施来减轻疼痛,自由体位、左右侧卧位、侧卧俯位、膝胸卧位等。

2.2.6自由体位分娩 第二产程不要着急用力,在休息期后产妇自己想用力时,可采取自由体位:侧卧俯位、膝胸卧位、坐位分娩,目前侧卧位用力效果较好,可改变一些细微的异常胎位至正常分娩,母婴结局良好。尽可能让产妇做到吃好、睡好,及时排空膀胱,减少医疗干预。[3]。让产妇心情放松、产妇和婴儿宫内情况良好,耐心等待,常常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切以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为中心,积极做好产时人性化护理服务,不断的给产妇恢复信心,保证自然分娩的顺利完成,避免各种人为因素导致的剖宫产.

2.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者产程长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母乳喂养情况,并采用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对两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2.4%(p<0.05),对照组为1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0.028),观察组明显较低,见表1。观察组阴道分娩219例,总产程平均11.40小时,发生产后出血4例(占1.8%)新生儿窒息发生3例(占1.37%),母乳喂养成功100%;对照组阴道分娩201例,总产程平均12.6小时,发生产后出血5例(占2.49%)新生儿窒息发生4例(占1.99%),母乳喂养成功89%;两组中均未出现重度窒息新生儿。经观察,两组中均未出现重度窒息新生儿,1min评分高于8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七例新生儿窒息,1min评分6~7分,复苏成功,全部新生儿均存活,全部安全出院。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100%,对照组为8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41,p=0.000),观察组明显较高,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孕妇剖宫产率尤其是无指证的剖宫产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导致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不断增多,虽然随着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剖宫产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安全性上都有了较大提升,但如剖宫产率过高其危险性仍然存在,研究显示与自然分娩相比较,无指证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感染、羊水栓塞、吸入性肺炎等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而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更是高出2~6倍[4],这不仅给孕妇家庭造成严重医疗负担,也容易引起严重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剖宫产率上升除了医院方面和产妇自身因素外,社会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包括一些传统观念认为自然分娩的痛苦和危险性、孕妇与家属对产科医学知识的缺乏以及从社会获得的一些关于阴道分娩的负面信息等,都会增加孕产妇的紧张、恐惧和焦虑感[5]。因此如何消除孕妇负面情绪、充分了解分娩知识及树立其正确生育观成为产科医护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与以往缺乏对社会因素及孕妇心理因素影响认识的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较,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以孕产妇为中心,在注重心理需求的同时,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建立护患之间相互信任、和谐的良好关系。资料显示约90%的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由于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而造成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并发症而导致剖宫产率升高[6],因此通过产前和产时积极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来消除孕产妇这些负面情绪,为其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树立其自然人们的欲望及克服痛苦与困难的信心。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与以往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仅护理满意率达100%,高于对照组的88.8%,而且剖宫产率为1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表明通过优质護理服务模式,使产妇获得产前及分娩过程的心理、身体全方位护理,从而降低了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兰兰.优质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32-133.

[2]魏碧蓉,主编.高级产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版,2011:69-81

[3] 陈改婷,张宏玉,主译.产程进展手册[M].世界用书出版公司,2版,2011:93.

[4] 戴秀蓉,林慧梅,胡智灵.产前优质护理对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20(21):74-75.

[5] 刘素群.优质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85-186.

[6] 李春花,邓彩芬,陈弟,等.优质护理服务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3):743.

猜你喜欢
降低优质护理服务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降低企业杠杆率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改进运行模式降低供水电耗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