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2015-10-21 19:51王艳红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王艳红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的应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4年4月期间160例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和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两组患者的AMI知识了解度和住院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健康教育之后,实验组对AMI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以及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随访中,实验组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情况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护理干预式的健康教育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住院满意度,且有效降低并发生的发生概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18-02

本文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4年4月期间160例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72名男性,28名女性,年龄为46~73岁,平均年龄为(62.7.4±7.2)岁,将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标准诊断,排除精神疾病患者、神志不清患者、无法语言交流患者、智力障碍患者和烟中肾肝功能障碍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方法、病因及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和健康教育方式,具体为:(1)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次数,避免不良刺激。(2)为患者供氧,间断性或持续性供氧,以补充患者心肌的耗氧量。(3)为患者提供低脂、低盐且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保持多餐少食,并保持大便通畅。(4)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变化,记录出入量。(5)输液时速度不宜过快,避免患者发生急性肺水肿。(6)为患者提供出院指导:顶住患者劳逸结合,食用低盐、低脂食物,按时服药,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复查。

1.2.2实验组方法

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一下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状态一般较差,紧张、焦虑、恐惧、意志消极等负面情绪居多,造成患者不配合治疗,护士需安慰患者,为期讲解病情,对患者做鼓励,增强患者树立信心,当患者心理情况稳定,护士需为患者介绍医学知识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做康复运动,使其恢复生理状态和体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患者安排生活,让患者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开朗的心情,且充满自信。

(2)饮食指导:发病期以低脂、低盐且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为主,多食用水果和新鲜蔬菜,同时多饮用水,保持大便通畅。

(3)供氧指导:一般使用鼻导管和鼻塞进行吸氧,时间控制在24小时~48小时之间,量为4L/min~6L/min,必要时为患者提供面罩供氧,从而缓解患者缺氧症状,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出现并发症,也能缓解患者恐惧和焦虑的情绪[1]。

(4)生活休息指导:病发前三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所有生活活动由护士协助完成,之后可适当进行自主运动和上、下肢被动,无并发症患者可坐起,缓慢从床上过渡到一起上,20min/次,3~5次/日,随着时间推移可做适当次数调整。

(5)二便指导:患者需多饮用水、水果和新鲜蔬菜,以保证大便畅通,排便过程勿用力,避免加大心脏负担,若大便无法排除,可使用甘油或开塞露挤入肛门,若小困难,为患者插入导尿管。

(6)用药指导: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服用的药物分三种,第一种是硝酸酯类药物,第二种是溶栓药物,第三种是抗凝药物,护士需根据患者的情况,严格根据用药要求为患者提供给对应药物,服用药物前,护士需考虑不同药物可能造成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为其提前做好对应准备。

1.3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时采用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每道题 5 分,共 20 道问题,满分为100。满意:>80 分;比较满意:50~80 分;不满意:<50分。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临床资料均在 SPSS14. 0 统计学软件下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健康教育之后,实验组对AMI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以及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如表一所示。

表一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组别例数满意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有效率对照组80 35(43.8) 14(17.5) 31(38.7) 49(61.3)实验组 8062(77.5) 4(5.0) 14(17.5) 66 (82.5) 3.讨论

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供血出现中断或者急剧减少或,导致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且持久的缺血,最终造成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塞是一项心内科急重症,并发病率极高,有很大的危险性,且容易复发[2]。因此,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情况一般较差,紧张、焦虑、恐惧、意志消极等负面情緒居多,最终出现患者不配合治疗的现象。

将健康教育在患有急性心梗的患者进行应用,可以的有效降低病人死亡率,同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整体生存质量,是一项值得进行推广的应用。健康教育的应用,要求护理人员要掌握更多知识以及技能,还有更加全面的手段和技术,从而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服务,满足患者多种需求,这样不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还能使护理工作更加顺利,提高档次和水平,向更深层的方向发展[3]。

参考文献

[1] 李伟,周惠成,高东升,谢传革,景丽荣.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态与有关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12. 45 (03) :121-123

[2] 李素芳,刘艳香,卢凤丽.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期间分期心理护理探讨[J]. 现代护理. 2011. 78 (07) :156-158

[3] 贾新平,刘艳萍. 急性心肌梗塞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观察及护理[J]. 河南医药信息. 2011. 22 (09) :174-175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塞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60例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监护及整体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