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2015-10-21 19:51苏世美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手术室麻醉护士

苏世美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的心理及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心理干预。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每位手术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怕痛以及恐惧、焦虑心理。护士只有掌握每位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恰到好处的进行心理护理,解除其思想顾虑,使病人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疾病的早日康复。结果 有效地降低患者紧张怕痛、恐惧和焦虑心理,从身心两方面配合手术和为术后恢复做好准备。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信任、依赖感,从而建立了良好的互相合作的护患关系。结论 护士只有掌握每位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恰到好处的进行心理干预,解除其思想顾虑,使病人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疾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手术患者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47-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出来。护理心理学作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手术室有其特殊性,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较短暂,而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又十分复杂,如何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护士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护士只有掌握每位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恰到好处的进行心理护理,解除其思想顾虑,使病人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疾病的早日康复。

1 手术患者心理分析

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1.1 怕痛以及恐惧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害怕手术中的疼痛,甚至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否是每位患者最基本的心理状态,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等。

1.2 焦虑心理 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环境的陌生,对手术缺乏正确完整的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出血,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主刀医师技术,手术后的休养问题,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一些情况考虑过多,极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2 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

2.1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干预

2.1.1 手术前日访视患者 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他们,主动与患者谈心,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告诉他们手术时有医生、护士、麻醉师等多人会负责他们的安全,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不适。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并突出强调患者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2.1.2 患者入手术室的心理干预 患者入手术室时安排护士迎接 ,要求能叫出病人姓名,及熟悉所要进行的手术,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与其适当交谈, 并搀扶着病人进入手术间。让患者感到手术室医务人员对他的情况都很熟悉而增添安全感及信任感。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内室温及湿度要舒适,室内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不可窃窃私语,更不可下命令式对患者发号施令。

2.1.3 关于麻醉的心理干预 介绍麻醉医生的技术力量,耐心细致的解释麻醉方式及注意点,协助指导患者配合麻醉.告知患者术中麻醉师还会根据手术需要辅助用些镇静药,可能您一觉醒来,手术已经结束了。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这样不仅减轻了手术带来的恐惧、不安、焦虑的心情,也可促使血压、心率恢复正常,增强了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麻醉和手术。

2.1.4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消除顾虑 家属的情绪变化会影响患者情绪。应告知家属克制焦虑、不安、悲观情绪,指导家属学会进行积极的心理安慰,这样有时会起到医护人员难以起到的作用。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2.2 手术中患者的心理干预 在术中,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格观察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路是否通畅。还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如心情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有牵拉反应时指导做深呼吸并尽量放松,随时解释,使手术顺利完成。器械护士必须眼疾手快地配合手术,还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禁止参加手术人员在手术室内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

2.3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有助于护士评估手术中的护理效果和积累护理经验。当患者知道手术室的护士仍然关心他们的术后情况时,就会感到很愉快,这种愉快的情绪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3 体会

3.1 消除手术患者的恐惧与焦虑是心理干预的关键 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生理反应,通过心理干预,有效地降低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关心,有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这样患者就会情绪稳定、精神轻松,从身心两方面配合手术和为术后恢复做好准备。

3.2 确保患者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信任、依赖感,从而建立了良好的互相合作的护患关系,另外还可督促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照护。

总之,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用美好的言行温暖患者因疾病而受伤的心,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能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参考文献

[1]孙剑,巢金林,王焕林,等.创伤患者的手术与焦虑状态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3):141-142

[2]石玉娟.心理行为干预对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作用.护理研究,2004,2:240-241

[3] 罗洁芳.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心理护理.现代医院,2004,4:34-35

[4]刘庆红.子宫全切术患者的焦虑心理与术前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2,19(2):37-38

[5] 赵岳.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术前应激水平及其主要应激源的调查.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5(2):29-32

猜你喜欢
手术室麻醉护士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我的好奇心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